请教08年8月福建省出台一个暂行规范里的一个问题
fjwlk83
fjwlk83 Lv.2
2009年01月05日 17:39:19
只看楼主

08年8月福建省出台一个暂行规范。其中有一条规定是这样的:⑵ 对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框架柱的线刚度须大于框架梁的线刚度的1.1倍。我想问:这里的大跨度是指多大的才算大跨度,还有计算框架梁的线刚度时是否要考虑梁翼缘板的作用,按教科书上的计算法:中梁刚度要为2倍的EI就是2EI呢,如果是,这条规定是不是不好满足呢。例如:4米层高。柱550X550,跨度8米,梁高800。柱梁线刚度比为5.5X5.5X5.5X5.5/3.2=285.9

08年8月福建省出台一个暂行规范。
其中有一条规定是这样的:
⑵ 对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框架柱的线刚度须大于框架梁的线刚度的1.1倍。
我想问:这里的大跨度是指多大的才算大跨度,还有计算框架梁的线刚度时是否要考虑梁翼缘板的作用,按教科书上的计算法:中梁刚度要为2倍的EI
就是2EI呢,如果是,这条规定是不是不好满足呢。
例如:4米层高。柱550X550,跨度8米,梁高800。
柱梁线刚度比为

5.5X5.5X5.5X5.5/3.2=285.9
2X2.5X8X8X8/7.5=341
285/341=0.83小于1.1
不满足要求,
这时要到柱截面600X600才能满足。
这样一般8X8米柱网,都要在顶层做到600X600的柱子才能满足这个柱梁刚度比大于1.1的要求。
我感觉这条是不是太严了。如果是三、四级框架的话。是不是也要那么做,
我现在做了一个二级框架的宿舍楼跟厂房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有些困惑。希望大家解惑解惑。
免费打赏
fjwlk83
2009年01月07日 10:05:48
2楼
另外,林同炎的“结构概念与体系”第二版中第58页。有提到一个“框架作用”的概念,认为梁柱刚度比大于4时,接近完全框架作用。它可以改善柱的效能。他使柱的反弯点接近柱中心,使每根柱好像两根短柱那样,反弯点的位置决定了短柱的相对长度,其结果是减小了水平荷截作用下的变形,还改善了轴向荷载作用下抗压屈能力。

这跟上面的感觉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设计思路。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