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规程2008学习总结
bill62
bill62 Lv.7
2008年09月08日 09:25:07
只看楼主

最近参加了桩基规程08版的培训,现将有关的学习心得以及部分笔记总结献出来与大家共享,望各位补充。一、关于学习08版桩基规范的总体思路 多利用天然地基,如果可能可以放弃桩基 若利用桩基,应考虑尽量减少桩的数量,尽量考虑土体的作用,多考虑桩间土、承台下土的贡献度 应有整体弯矩与局部弯矩的概念,并能在概念设计用具体运用 桩的设计应增沉与减沉结合,局部强化与弱化结合,局部平衡与整体协调

最近参加了桩基规程08版的培训,现将有关的学习心得以及部分笔记总结献出来与大家共享,望各位补充。
一、关于学习08版桩基规范的总体思路
多利用天然地基,如果可能可以放弃桩基
若利用桩基,应考虑尽量减少桩的数量,尽量考虑土体的作用,多考虑桩间土、承台下土的贡献度
应有整体弯矩与局部弯矩的概念,并能在概念设计用具体运用
桩的设计应增沉与减沉结合,局部强化与弱化结合,局部平衡与整体协调
免费打赏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09:31:04
2楼
二、关于与94版规范的区别点
增加的内容:
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贯穿整本08版桩基规程的核心思想)
桩基耐久性规定;这部分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应力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
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
局部调整的内容:
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
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
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力系数和端阻力系数;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0:09:02
3楼
关于与94版规程的区别点补充:(调整补充中)
其实整本规范与94版相比绝大部分都有所改变,由于两本规程的社会环境差别较大,其思路也有较大差别,总体个人感觉新的规范更加人性化,局部更加合理化,规范更加认可桩基的经验性,并非绝对强调计算。用以后某些情况下布桩按承载力计算要差一截也是可以的,并非完全依靠承载力去解决,同时尽量避免均匀布桩、、、
1、单桩承载力的计算方面由于回归安全系数法,也就没了抗力分项系数与承载力分项系数
个人感觉此部分以后计算反而简化了,再也没了恒活的4个调整系数,只有一个安全系数K=2 (香港K=3 日本K=3)
2、08板取消了侧阻和端阻的群桩效应系数,注意对于部分地区的单一粘性土设计人员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一点安全度
3、承载力的计算基本不考虑沉管灌注桩,主要是这一技术安全事故偏多,质量难以保证,感觉这一技术逐渐倾于淘汰的 边缘。
4、对后灌注浆技术的大力吹捧,同时强调了对承台周边土体回填的要求,如果可能尽量考虑混泥土回填、、、我们可以引申到地下室周边、、、目前不少施工单位多用现场开挖的种植土、、、杂填土回填、、与计算理论严重不符,是在令人堪忧。
5、软弱下卧层的计算与94版有较大变化,主要是修正深度Z取值范围变了,同时附加应力的计算也不同,现在计算出来的附加应力有所提高,另外取消了桩距大于6D的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注意公式用fak只能做深度修正,并且rd=1.0.
6、桩基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由1.0~1.7调整为0.4~1.2之间;同时考虑了后注浆、挤土类桩的工艺调整系数。总体经验就是:凡挤土桩多数沉降可能大于计算值。应注意桩基规范中的计算与地基规范仍然有所区别、、、
7、关于桩的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个人认为还处于低级阶段,全是一些纯粹的统计回归公式、、、
8、桩的裂缝计算,估计原来做的不少项目都不会满足的、、、
9、承台的计算,主要就是最小冲垮比和剪跨比分别从0.2和0.3调整为0.25.
10、墙下条形承台梁的理解,注意不是剪力墙,仅仅指的是砌体墙下条形成太亮
回复
qqshift
2008年09月08日 11:08:41
4楼
谢谢,上次听课老板没让去,郁闷惨了,期待中~~~~~~
最好做成电子版以附件传上来。


附 2008桩基规范电子版。

[ 本帖最后由 qqshift 于 2008-9-8 11:13 编辑 ]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5:12:49
5楼
先把讲课的课件给弄上来吧,至于个人的总结慢慢再写,再修改!时间有限,个人的一些体会只能抽空写一点。
以下是讲课的课件一共8 部分
第1部分: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5:17:25
6楼
规程第3部分

[ 本帖最后由 bill62 于 2008-9-8 16:02 编辑 ]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5:40:18
7楼
规程讲座第2部分: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6:10:29
8楼
规程讲座第4部分: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6:16:31
9楼
规程讲座第5部分:
回复
bill62
2008年09月08日 16:37:35
10楼
规程讲座第6部分:
回复
tsywts
2008年09月08日 16:49:37
11楼
兄弟:还有两个呢? 什么时候上传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