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裂缝控制
yun9fan
yun9fan Lv.7
2008年07月29日 20:59:21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软件简介: 可以轻松绘画施工平面,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软件.可以绘制材料、地形、给排水、机械、道路、绿化等设施。 附件名:200810111223689294784.rar 文件大小:3187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软件简介:

可以轻松绘画施工平面,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软件.可以绘制材料、地形、给排水、机械、道路、绿化等设施。



附件名:200810111223689294784.rar

文件大小:3187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免费打赏
yun9fan
2008年07月29日 21:03:41
2楼
 1.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

  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一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协调进行。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

  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

  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

  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

  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2.4挖、填土方量

  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填方地段和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3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3.1倒行子法

  倒行子法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

  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行划行取土。沿开挖线,以l米宽度分别向上向下划行,确定取土带和填土带。平整时先挖第一取土带,直至标准地面以下7寸,将土填入第一填土带,将第二取土带厚约7寸耕层肥土,填入第一取土带槽底。再开挖第二取土带生土,填入第二填土带,同时将第三填土带表土反卷在第二填土带上,如此抽生留熟,依次平整。

  采用此方法平整土地有两大优点:可保留表土,保持地力均匀;平地加深翻,可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但此方法操作较为精细,影响施工进度。

  3.2抽槽法

  抽槽法也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具体操作分三步进行:

  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开槽平整。根据设计划行,开槽取土。熟土放至槽梁,生土垫至低处。

  最后搜根平梁,进行合槽。

  采用抽槽法平整土地的最大好处是,可同时开多槽,进度快,工效高。缺点是,合槽时,梁上表土不易保存,造成地力不匀。

  3.3全铲法

  全铲法是一种主要依靠机械进行土地平整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把设计地面线以上的土一次挖去,起高垫低。

  这种方法适于机械平整,工效高。但出现生土多,地力不易恢复。人工平地不宜采用此种方法。

  4土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传统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梯形法(断面法)、辛卜生法(抛物线法)、等高线法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软件被广泛地应用到土方量计算中。常用的有MAPGIS制图计算软件、TFT土方计算绘图软件、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4)。采用相关软件计算土方量,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但其运算原理,与传统计算方法并无实质性差异,而且必须以精度较高的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而平原地区的大多数土地整理项目区,总体地形平坦,微地貌复杂,地面高差常常在1米以内,项目区地形图中甚至没有一条等高线。这样的地形图当然不能作为土方量计算的基础图件。必须先按照一定规律采集项目区各离散点的地面标高,然后才能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方格网法正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有必要在此对这一传统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加以说明。

  方格网法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基本原理是:把要平整的土地分成若干方格,测出各方格点的高程,计算出它们的平均高程,根据平均高程和设计坡度,求出填挖边界和各方格点的填挖数,最后计算挖填土方量。以下以河北省阜城县土地整理项目区中的一个典型地块(400×400米)为例,介绍方格网法计算挖填土方量的简要过程。

  4.1测设方格网

  先在要平整的地块内测设方格网,方格的大小根据地形繁简程度和施工方法而定,一般人工施工多用20×20米方格,地而起伏较大时用10×10米;机械施工多用40×40米或100×100米。因项目区地形起伏不大,且以机械施工为主,方格的大小拟采用100×100米,各方格点按所在的横纵行列编号(如2.1等),测设完毕绘制一张略图。

  4.2测量各方格点处的地面高程

  用水准仪实地测量各方格点的水平读数(精确到毫米),为以后运算方便需将该水平读数换算成海拔高度。各点的高程值应按点号记录在设计图中各方格点的右上角。

  4.3计算方格网的平均高程

  由于各方格点所控制的面积不相同,四角点和周围边点控制的面积较中问各点所控制的面积小,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高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以一个方格的四分之一作为一个单位面积,定其权为1,那么各点的权分别是:角点为l(a角=1),边点为2(a边:2),中心点为4(Q中=4)。加权平均法就是把各方格点的高程分别乘上各点的权,求得总和后,再除以各点权数总和,此加权平均值即为项目区的设计高程(H)。照此方法计算,此典型地块的加权平均高程(H)为12.584米。

  H=[a角(H角1+H角2+H角3+H角4)+a边(H边1+H边2+…+H边12)+a中(H中I+H中2+…+H中9)]/(4 a角+12 a边+9 a中)

  =[1×(12.810+12.466+12.488+12.618)+2×(12.818+12.615+12.680+12.302+12.374+12.460+12.545+12.502+12.601+12.854+12.811+12.730)+4×(12.684+12.614+12.594+12.612+12.481+12.488+12.400+12.481+12.534)]/(4×1+12×2+9×4)

  =12.570(米)

  4.4计算斜平面上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和填挖数

  为排水需要,每块方田都平整为南高北低的斜平面,纵向坡降1/5000,横向水平。因方田形状规则,故其重心点必然在“土方工程设计图”中纵坐标为2的那条近东西向直线(0-2)上,因平整后东西向水平,此线上各点的高程均为12.570米。南北向两方格点间的设计高差为0.02米(100×1/5000),以设计高程12.570米线为基准,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是向南递增0.02米,向北递减0.02米。各点设计高程的推算,均直接在略图上进行,设计读数写在各方格点的右下角。

  当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计算校核无误后,可按下式计算各点填挖数:

  填挖数=地面高程。设计高程

  式中:填挖数为“+”时,表示挖方;

  填挖数为“-”时,表示填方。

  各点的填挖数在略图上直接算出,写在各点设计高程下面。

  4.5计算零点位置,画出填挖边界

  在方格的挖方点与填方点之间,必定有一个不挖不填的点,即填挖边界点(零点),把所有相临的零点连接起来,就是填挖边界线(零线)。零点和零线是计算土方量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计算零点位置的方法所依据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图1)。



图1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

  因为xl/h1=l/(hl+h2),所以Xl=l.hl/(hl+h2)

  式中:

  l——方格边长;

  h1、h2——方格两端的填挖数的绝对值;

  X1——零点①距填挖数为h1的方格点的距离。

  如在“土方工程设计图”中,0-3点与0-4点填挖数的绝对值分别为hl(0.130)和h2(0.084),方格边长为Z(100),0-3点至零点①的距离为x1,则:

  Xl=100×0.130/(0.130+0.084)=60.75米

  同理,求出各零点②,③,④,……⑦的位置,然后在图上连出零线,并在实地根据方格点找出相应的零点位置,用白灰撒出零线,作为施工时的填挖边界(图2)。

  
         
         
         
         
 


图2填挖零线设计图

  4.6计算填挖土方量

  根据零线位置和各方格点处的填挖数,即可分别算出各方格中的填方量和挖方量。这样算法虽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大,本设计采用近似算法。在一个方格中不分别计算零线两侧的填方量和挖方量,而是把方格四个格点填挖数的代数和乘以四分之一方格面积,作为该方格中应运进的填方量或要运出的挖方量。通过计算本方田的总填方量为5975.00立方米,总挖方量为5920.00立方米(图3)。

12.530 -0.084 -830.00 12.680 l-3   12.530 -0.228 -1507.50 12.400 2-3   12.530 -0.156 -777.50 12.48l 3-3   12.530 -0.070 -432.50 12.534 4-3  
12.550 0.130 167.50 12.615 1-2   12.550 -0.150 -665.00 12.612 2-2   12.550 -0.069 -640.00 12.481 3-2   12.550 -0.016 -427.50 12.488 4-2  
12.570 0.045 1022.50 12.818 1-1   12.570 0.042 177.50 12.684 2-1   12.570 -0.089 -357.50 12.614 3-1   12.570 -0.082 -337.50 12.594 4-1  
12.590 0.228 1605.00 12.810 1-0   12.590 O.094 1097.50 12.730 2-0   12.590 0.024 1182.50 12.8ll 3-0  12.590 0.004 667.50 12.854 4-0 


  总填方量和总挖方量在理论上应相等,但因为存在测量和计算误差,两者总有些出入。为了求得填、挖土方量相等或相近,需要多次调整设计高程,计算填、挖土方量。反复调整工作可使用相关计算软件来完成。
回复
yun9fan
2008年07月29日 21:14:19
3楼
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标投标制,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作用优化各种相关资源的配置,从而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工程建设。工程量清单是在建设工程招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及招标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结合工程情况、企业实力和竞争机制情况,考虑各种因素,自主填报综合单价。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公布实施,国家七部委第12号令《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建设部令第107号《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及一些相关文件的出台,从法律上对招标投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依法招投标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工程量清单报价是与国际惯例所采取的科学合理的招标投标方式之一,也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跨出实质性的一步。建立新的工程招标投标计价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在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量定额的基础上,遵循价值规律,建立起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政府对建筑市场的宏观调控、有得社会全面监督、有利于维护建设各方合法权益、有利于公平竞争、合理确定工程价格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以下是笔者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问题所作的几点探讨:

  一、编制工程量清单

  编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我国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尽相同,不得各投标单位参加各地的招标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应加以研究完善,编制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做好“三统一”即统一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清单应按照施工项目招标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预算定额、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质量评定标准、现行的设计图集等技术资料、招标文件要求和规定进行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应使用规范术语,对允许合并列项的工程在工程量清单列项中需准确表述。按现行项目划分规定,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应列非实物形态的竞争费用项目,如:建筑脚手架费、垂直运输费、超高费、机械进退场费、安拆费等,由投标人根据施工方案列入措施费用项目。对钢筋、铁件等用量消耗,应算出钢筋、铁件量差,列入工程量清单钢筋砼分部,并按不同品种列入材料表中。工程量清单中采用的材料、设备如设计图纸不很明确,招标人有指定要求的,由招标人在清单中说明其规格,型号、等级等要求,如无法确定项目设备价格供投标人参考。但对图纸明确的材料,原则上不得暂定价格。

  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投标人使用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报价为工程量清单项目计价总和,综合单价就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直接费指: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点交、文明施工费、技术措施费、提前竣工增加费、优良工程增加费等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间接费指施工企业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企业管理费、财务费、按规定支付造价管理部门的定额测定费及有权部门规定支付的上级管理费。利润根据施工企业实际情况计入获利期望值;税金按国家规定应计入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税及教育附加税。社会劳动统筹基金按照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等有关规定列入。编制报价时,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参照现行预算定额确定,价格参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价格信息或结合市场情况确定,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根据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情况确定。规费、税金、劳动统筹基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费比率及计算办法确定,还应考虑相应的风险。在投标报价的封面签署页应加盖单位印章、编制人员资格印章。

  三、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评标

  在整个评标中价格是关键,也是竞争的核心。招标价格的竞争是实质性的竞争,而对于工期、质量只是作符合性评定,对于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虽然也作为评价因素,但所占比重不大,只是在价格接近时起到作用。取消以标底为基础的上、下限额,企业自主报价。《招标投标法》规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争,在实行企业自主报价后,难免会遇到低于成本报价的情况,如何界定?本人认为,标底仍是招标人控制投资、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主要措施。的编制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对目前建筑市场中盲目压价行为有重要作用。必须以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消耗量定额编制行业成本为标底,标底对投标单位不公开,但在开标时可以向评标委员会公开并只作参考,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是招标人对招标工程所有物自我测算和控制,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预测价格反映社会必要的劳动价值,是社会平均成本,是基准价。投标人的报价是“个别成本”,故投标低于标底时不应一概为废标,而应对低于成本的报价进行分析,现在我省部分地市实行的无标底招标,并非真正意义的无标底,标底还是有的,只是在具体招标时淡化其作用,不把招标人对项目所编的标底作为评标或定标的具体尺度,只是作为业主自己的一个参考价,业主对项目工程的价格心中有底,当所有投标人的报价均高出标底时,作为项目业主拒绝所有投标的依据。又当过分低于标底,投标人应说明采取什么措施,从而降低成本。“如果低于成本”投标人无利可图,质量、工期一定得不到保证,劳资纠纷、纠纷增加,引发社会不安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采取可行的方式也要防止串标引起的高价中标控制过低中标价格,当出现特殊投标报价时,业主保护的自身利益可以否决本次招标,也符合国际惯例。

  四、工程量清单的深度与结算

  对工程量清单中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应表述准确与完整,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留缺口,尽可能减少暂定项目。由通行的预算价格招标改进为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实行了量价分离、风险分担。工程量清单编制一定要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依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由招标人确定,由投标人对给定的工作量做出不低于成本价的报价。设计的施工图应有足够深度,尽量减少变更。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误差的风险由招标人承担,工程报价的风险由投标人承担,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对等的一般原则。实行工程量清单对所有投标人均在统一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力竞争价格。计价有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结算周期。对工程量清单结算价调整,应按以下方面计算:对投标人报出的综合单价一次包定,不作调整。工程竣工结算时,实际发生的招标时所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的工程量变更和由于招标人原因造成的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预调整。工程量清单中已有的项目按报价中的综合价确定,清单中类似的项目参照报价是商定,清单中没有的项目按照现行定额及有关规定计算。

  五、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

  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的招投标及“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方法。严格执行准入审查,为招投标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招标方式上,为了“适应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应出台以“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中标”为原则的建筑工程评标定标方法,由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专用条款的有关要求,根据企业水平、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在评标过程中,通过技术评标、询标、定标等环节,评审投标人报价是否合理,质量和工期是否得到有效保证,以合理低价研究室中标方,由当地的造价部门参与工程招标的开标、询标、评标过程,以保证承发包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造价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为企业提供服务,改变指令性定额的政府控制转变为制定适应市场需要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适应“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以“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中标”为原则,认真研究合理低价这个课题,从价格构成、行业平均成本、历年工程造价指数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研究,通过实践,摸索经验,引导和扶持施工企业编制企业定额,确定企业成本价格,适应竞争的需要。
回复
yun9fan
2008年07月29日 21:22:32
4楼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也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工具上,事故类别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五个方面。从施工特点看,主要由于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高处作业防护不严、基坑及模板工程支护不牢、施工临时用电不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善、教育培训不力、不文明施工等原因造成。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建筑施工在这五方面的事故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5%以上,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35%左右,触电事故占20%左右,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伤害占10%左右,坍塌事故占5%左右,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这五个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

  一、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二、触电事故

  (一)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

  3、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

  4、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

  5、施工现场电线架设不当、拖地、与金属物接触、高度不够。

  6、电箱不装门、锁,电箱门出线混乱,随意加保险丝,并一闸控制多机。

  7、电动机械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

  9、不按规定高度搭建设备和安装防雷装置。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

  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

  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

  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

  9、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高度搭建机械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

  三、物体打击事故

  (一)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交叉作业劳动组织不合理。

  2、拆除工程未设置警示,周围未设置护栏和搭防护隔离栅。

  3、揽风绳、地锚埋设不牢或揽风绳不符合规范要求。

  4、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

  5、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或向上递工具、小材料。

  6、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稳、过多、过高。

  (二)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

  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

  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绳的使用情况。

  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乱堆乱放。

  四、机械伤害事故

  (一)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

  2、传动带、砂轮、电锯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

  3、机械工作时,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4、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电锯无防护挡板,手持电动工无断电保安器。

  5、起重设备未设置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联锁开关等安全装置。

  (二)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五、坍塌事故

  (一)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

  2、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3、在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不按规定随意堆放建筑材料。

  4、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搭建不牢。

  5、拆除作业未设置禁区围栏、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

  6、施工机械不按规定作业和停放,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太近。

  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维护。

  8、挖土作业时,有人员在挖土机施工半径内作业。

  (二)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

  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

  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认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59—99,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心、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严格按照部颁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作业,加大安全防护设施方面的投入,不得任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杜绝麻痹思想和冒险蛮干,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交底工作;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对违章作业者要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把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降低到最低点,切实保障施工人员 .
回复
dyjl08
2008年10月30日 21:12:42
5楼
是软件,不知你又搞哪样东东? ????????????????????????????????
回复
pengyonggs
2008年11月10日 21:54:36
6楼
:victory: :) :lol :time: :handshake :Q :L :handshake
回复
pengyonggs
2008年11月23日 00:42:25
7楼
是软件,不知你又搞哪样东东:handshake
回复
ab_cd10
2008年11月30日 12:01:02
8楼
我本来以为也是软件呢!!不过也行,也学到点知识!!!
回复
andson1212
2008年11月30日 16:17:40
9楼
我本来以为也是软件呢!!不过也行,也学到点知识!!!
回复
wangguoxin-1
2008年12月21日 17:03:15
10楼
能提供点就不错了:lol
回复
yangg418
2009年08月15日 08:22:55
11楼
不错的资料啊,谢谢楼主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