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工艺
zsd_4959516623
2022年09月01日 15:38:45
只看楼主

3.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给水排水构筑物中的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调蓄池构筑物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现浇施工工艺。 3.2 引用文件 3.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3.2.2 《地下防水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8 3.2.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 3.2.4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

3.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给水排水构筑物中的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调蓄池构筑物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现浇施工工艺。

3.2 引用文件

3.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3.2.2 《地下防水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8

3.2.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

3.2.4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

3.2.5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验收规范》GB50141

   其它有关规范资料及以往施工经验。

3.3 术语

3.3.1 施工缝  construction  joint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而在预先

选定的停歇位置留置的搭接面或后浇带。

3.3.2 后浇带  post-placed  strip

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时设置的后浇筑的施工缝。

3.3.3 变形缝  deformation  joint

为适应温度变化作用、地基沉陷作用和地震破坏作用引起水平或竖向变位而设置的构造缝。

3.3.4 止水带  water stopping  bad;water sealing  bad

在构筑物或灌渠相邻部分或分段接缝间,用以防止接缝面产生渗漏的带状设施,其材质

类型有金属、橡胶、塑料等。

3.4 施工准备

Ⅰ 技术准备

3.4.1 施工前结合施工工艺做好综合性图纸会审工作,落实图纸和设计交底内容。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4.2 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对关键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组织专家坤正,并按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执行,有变更时应办理变更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并留存交底记录。

3.4.3 施工员应对作业队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要点、注意事项、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等,并留存书面交底记录。

Ⅱ 物资准备

3.4.4 采用的各种材料,其品种、规格、质量、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4.5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掺用外加剂时,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3.4.6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国家最小净距的3/4,同时不宜大于40mm。

3.4.7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3.4.8 混凝土中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3.4.9 橡胶类止水带应平整、尺寸正确,其表面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金属类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位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3.4.10 国家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经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结构的钢筋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执行。

3.4.11 止水钢板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焊接节点不能出现漏点。一般是采用冷轧板作为母材,厚度一般为2mm或3mm。

3.4.12 预留预埋件的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4.13 原材料在运输、保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坏。

3.4.14 应采用低碳、节能、环保的材料。

Ⅲ 施工设施准备

3.4.15 按照施工阶段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施工机具和设备,如特种设备、吊装机械、钢筋及木工加工设备、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机具设备。应按有关规定,完成相关报验手续,保证设备良好运行。

3.4.16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具及设备。

Ⅳ 作业条件准备

3.4.17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下列情况和资料:

1 现场地形、地貌、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其他设施及障碍物情况;

2工程地质和水温地质资料;

3气象资料;

4工程用地、交通运输、疏导及环境条件;

5施工供水、排水、通信、供电及其他动力条件;

6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主要设备和特种物资情况;

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温和航运材料,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冻结资料和土层冰冻资料;

8与施工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3.4.18 施工测量应实行施工单位复合制、监理单位复测制,填写相关记录,并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进行现场交接桩,对所交桩复核测量;原测桩有遗失或变位时,应补钉桩校正,并应经相应的管理部门确认。

2构筑物放点后要完成规划验线工作。

3 临时水准点和构筑物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零食水准点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

4 临时水准点、轴线桩及构筑物施工的定位装、高程桩,必须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5 与拟建高程衔接的已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必须校测。

3.5 施工工艺

3.5.1 工艺流程

图片

3.5.2 垫层施工

垫层应在池底各种预留管线完成、设计和地勘基槽验收合格后分区、分块施工。

3.5.3 防水层施工

如设计有结构防水,垫层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施工。

3.5.4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加工

钢筋进场检验及钢筋加工、连接、安装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执行。

钢筋安装应按国家新型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3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2钢筋安装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大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里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压区内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航系那个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却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B的规定(图1.3.2-1)。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断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3 矩形水池

底板钢筋安装应预先根据底板筋的直径与分布情况,确定上下层筋的保护层垫块与架力筋的摆放间距以及钢筋固定方法。首先测量定位放线,弹好钢筋位置线,安装底板下排钢筋,摆放钢筋马凳,安装底板上排钢筋,使其稳固不变形,其次是调整好底板上下支池壁、柱根部钢筋位置,使池壁、柱预埋筋对准其位置。底板筋垫块的位置要与排架的立筋位置相对应,为使底板筋稳固,在上下层筋之间加斜向筋。

池壁钢筋安装前,为控制池壁竖向钢筋的上顶高度,在池壁“八字”(腋角)部侧面上,测量高程控制线,标明到池顶的高度,据此安装竖筋。安装重点控制内外层钢筋的净尺寸,为此采用排架或板凳筋做法,按施工图保护层厚度要求加工排架,误差不大于±3mm,排架间距不应大于1.0m,垫块位置要与钢筋排架指点位置相对应,绑丝扣应向内侧弯曲。

顶板钢筋应根据配置情况设置架立主筋,其做法是用双层钢筋的内层筋作为架立水平筋,排架间距一般取60~80mm,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应与排架的立筋位置相对应。

后浇带处钢筋不得断筋,并且在浇筑之前,需做好裸露钢筋的除锈工作。

4圆形水池

圆形池底板钢筋网多由辐射状和环形钢筋组成。环形钢筋加工线根据设计圆弧按环分别放出大样图,根据进场原材长度分段弯曲成型。户型钢筋小曲率段可采用胎具和钢筋弯曲机加工,大曲率段加工宜采用钢筋弯曲机。钢筋安装时,先定出底板中心点,然后每根辐射筋沿底板径向电厂上弹墨线,再用米尺在辐射筋墨线上按设计图纸标注环向筋位置。钢筋放线完成后,按设计图纸分别安装环向筋和辐射筋。每环环向钢筋分段安装时,因钢筋安装存在误差,最后一段应根据已经安装完成段实际测量长度下料。下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后用垫块垫起,然后安装架立钢筋。上次钢筋网安装时,西安在架立筋上定位辐射筋位置,然后采用下层钢筋网安装时的方法标注环向筋的位置,并按设计要求完成上次钢筋网的安装。钢筋安装误差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的相关规定。

安装墙体插筋时,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施工时可在底板钢筋网上墙体内外钢筋所在位置分别加上一道环向定位钢筋,以保证墙体插筋位置的准确。墙体插筋应结合墙体高度、第一道施工缝、接头错开率和原材料长度等综合考虑下料长度。

3.5.5 模板施工

1 严格按照方案控制底板模板安装顺序,尤其是施工缝、“踢克”位置直顺度控制,加强带后浇带位置模板处理;采用吊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用模板的抗浮措施。

2 池壁模板施工时中线控制模板直顺度、板差控制值;池壁模板和“踢克”模板处的连接,模板和模板之间支搭的处理;内外模如何连接,穿墙螺栓的安装方式和定位。池壁模板拼装完成后,采取支、拉措施保证整体稳定性,应按先调直、后扶正的顺序施工。

3注意顶板模板安装顺序、控制要点、质量标准,顶板承重排架与顶模板安装顺序。

4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选型和选材及其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5底板模板应固定牢固,严格控制竖向支撑间距,当采用钢模板是,竖向支撑间距应不大于1000mm,采用木模板时,竖向支撑间距应不大于500mm。

6池壁的施工缝按设计要求留置。设计未要求时,池壁与底部相连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底板上面不小于200mm处,底板与池壁连接有腋角时宜留在上面不小于200mm处。施工缝多做成凸缝或留设平缝。

7池壁模板根据实际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牢固稳定。

8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随浇筑混凝土随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的施工方法。安装池壁的最下层混凝土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在浇筑混凝土钱,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经验收合格后,将窗口封闭。

9模板可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按先内后外顺序支搭。内模用钢筋环或扁铁撑固,用短木支顶在脚手架上固定,用内模固定外模并在模板内设置数量符合计算要求的对拉螺栓,中建设置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止水环,脱模后在池壁形成的螺栓锥形槽,应采用无收缩、易密实、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与池壁混凝土颜色接近的材料封堵。

10池壁模板竖向由下而上分层安装,水平从端头顺序安装,钢模安装前涂隔离剂。有预留孔洞或预埋管时,宜在孔口或管口外进1/4~1/3高度处分层;孔径或管外径小于200mm时,可不受此限制。

11 应在池壁最下层模板施工时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部杂物清扫干净。经验收合格后再将将窗口封堵。

12 池壁穿墙管道应加设止水环,止水环与主管应满焊,并应将其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火焊固在主筋上,同时加强该处局部模板的支撑,保证位置准确。

13池壁的整体式内模施工,模板应事先做好连接装置,使其能迅速安装。当木模板为竖向木纹使用时,除应在浇筑前将模板充分湿透外,还应在模板适当间隔处设置八字缝板,拆模时,应先拆内模。

14池顶板模板,可按与常规支设肋型梁板或无梁楼板相同的方法,用木顶柱或用钢管脚支架来支撑。

15当设计有后浇带时,后浇带处侧墙模板需超出后浇带宽度两侧分别不小于300mm;模板两侧采用穿墙螺栓紧固。

16拆模顺序,参考国标《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要求执行,待混凝土大道设计强度及规范要求强度后,模板按照“由上而下,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顺序拆除。

3.5.6 混凝土浇筑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1 底板混凝土浇筑应由一侧向另一侧,获中间向两侧获两侧向中间进行,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浇筑方式采取斜向推进,用振动器振捣密实。由底板雨池壁、柱放大较连接部位,待底板浇筑完成后,稍停0.5~1.0h,待沉实后继续浇筑,避免在接缝处出现质量缺陷,池底板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赶光压实。

2 池壁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规范分组,依次对称、分层、交圈、均匀浇筑。矩形池壁浇筑应从中心部位开始向两侧对称进行,严格控制浇筑速度,按照模板设计控制每层的浇筑高度,一般每层不超过50cm。混凝土浇筑应通过串筒分层均匀下料,在门子洞处用振动器分层振捣密实,振动棒插入间距不大于其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宜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直至表面无下沉、无明显气泡,严谨超振、漏振。浇筑预留东口、预埋管处混凝土时,应从一侧布料,使振捣充分的混凝土自由流动到另一侧。池壁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避免留施工缝。浇筑时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模板有变形、漏浆,预埋管有无移位,发现情况及时纠正。

3 池顶板混凝土浇筑顺序与池底板浇筑顺序大致相同。小直径水池顶板应由一端向另一端获中间向两端进行。

4 池壁浇筑时尽量不留施工缝,必要时在池壁底部设置水平施工缝,未知设在底板腋角以上,缝内设止水带。

5 底板宜在长、宽方向上设置膨胀加强带,施工时,先用小膨胀量的混凝土浇筑一侧,浇筑道膨胀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量混凝土浇筑,然后继续用小膨胀量混凝土浇筑加强带另一侧,以实现连续浇筑。壁板在雨底板膨胀加强带相对应的未知设置膨胀加强带,后浇膨胀较强带待两侧混凝土浇筑完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大膨胀量混凝土进行浇筑。

6 膨胀加强带来两侧步子密孔钢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钢丝网垂直不知在上下层钢筋质检,两端分别固定在钢筋上。

7 混凝土浇筑时要解决好止水带位置处混凝土窝气问题,加强振捣。浇筑过程中随时调整止水带,防止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位移。

8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补的超过2m,如超过2m时,须采用辅助布料措施,用串筒或溜管等。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浇筑混凝土时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混凝土凝结之前将后续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时间应按所选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9 后浇带浇筑时间应按设计要求,如无明确要求,宜在两侧混凝土养护不少于42d以后进行,其混凝土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先将松动的混凝土块及浮浆凿除,清除后浇带垃圾,用高压水枪冲净并充分湿润混凝土表面,清除残留积水。当后浇带处钢筋已锈蚀,应进行除锈,钢筋除锈后要及时浇筑后浇带处的混凝土,避免钢筋再次锈蚀。振捣混凝土时,应确保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结合紧密。二次浇筑混凝土完成后,表面应覆盖湿麻袋浇筑养护,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其上不得堆放重物,其下支撑不得拆除。

10 施工缝处理时,已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在混凝土表面上浇筑时,应凿毛、吹扫、清洗,去除浮浆,露出坚实基面,并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墙体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应先铺一层与混凝土强度的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宜为50mm。

11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按施工方案击实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应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敞露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右凝结水,控制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池内加热养护时,池内温度不得低于5℃,且不得高于15℃,并应洒水养护,保持湿润,池壁外侧应覆盖保温。

12 如果安装刮泥机,池底和池顶混凝土浇筑质量应满足所选用的刮泥机设备安装对结构的工艺要求。

3.5.7 满水试验

池体施工完毕后,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满水试验,具体试验方法见本标准第2章《满水试验施工工艺》。

3.6 质量验收标准

本节依据《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等规范编制。

主控项目

3.6.1 进场钢筋的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每批的出场质量合格证书及各项性能检验报告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3.6.2 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3.6.3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6.4 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试验和评定强度。抗冻及抗渗试验应100%合格,表面无露筋、蜂窝、孔洞、裂缝等缺陷。

3.6.5 水池和进、出水管安装应按规定进行试水,严禁出现渗漏现象。

一般项目

3.6.6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钢模板板面不应有明显绣渍。

3.6.7 整体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3.6.7 整体现浇混凝土水处理构筑物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图片


注:止水带指为防止变形缝因两侧结构变位导致渗水或漏水而设计设置的阻水装置,不包括施工单位

为防止混凝土施工缝漏水而加设的止水板。

3.6.8 水池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图片

注:H为池壁全高。

3.6.9 对有运行设备的池体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池体在平面高程、平整度、轴线位置、边缘线位置等几何要素中还应满足运行设备安装的精度要求。

3.7 成品保护

3.7.1 应重视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和最终的成品保护。

3.7.2 应重视设备预留、预埋、池体混凝土结构保护。

3.7.3 应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3.7.4 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大蛇跳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7.5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因施工机械或车辆振动对未达到强度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3.7.6 已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彼岸面须加以防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3.7.7 止水带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扫干净。不再在上面堆放材料、机具,不得敲、踩。止水带铺贴后,不得随意刻画彼岸面,不得有任何硬物在防水层呢个上拖行。防水层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确保防水质量。在浇筑侧墙混凝土时,应注意振动棒不应直接接触防水层以免破坏防水层,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手推车、铁铲等工具不得直接基础防水板。

3.8 职业健康安全

3.8.1 大雪、大雨、大雾、沙尘暴、和风里大于5级以上恶劣天气,应停止一切室外作业。3.8.2 钢筋加工机械应设专人管理,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试运转,确认机械设备运行符合安全要求;下班后,必须切断电源,锁固电闸箱,并清理现场。

3.8.3 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使用前,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应设专人随时检查,发现变形、位移。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确认安全。

3.8.4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材料供应、现场环境等条件进行设计,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应符合施工安全要求,能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的附加荷载及风负荷。

3.8.5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安装,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设计实施,严禁任意改动。

3.8.6 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经混凝土试块强度检验,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高处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并按拆除方案规定的程序、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

3.8.7 混凝土浇筑前采用空气压缩机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时,空压机的电气接线与拆卸必须由电工操作,严禁气嘴对向人、设备、设施等物体。

3.8.8 经常检查供电线路绝缘情况,做好机电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

3.8.9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和脚手架进行监护,随时观察模板及其只支撑系统和脚手架的位移、变形情况,出现异常,必须击实采取加固措施。当出现坍塌征兆时,必须立即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离开危险区,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处理。

3.8.10 夜间施工应有充足的照明。

3.8.11 雨期应做好地面排水,确保场地无积水,冬期现场应采取防滑措施。机械挖土,在挖掘机工作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作业。

3.9 绿色施工要求

3.9.1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3.9.2 施工单位应编制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3.9.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连续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3.9.4 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9.5 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处适当设置洗车池,运弃渣土应覆盖,防止扬尘;运弃带泥水的渣土应用封闭车厢,防止遗漏,污染道路。

3.9.6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合计总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9.7 施工中应及时清理浮土,斌刚才去洒水、覆盖等降尘、防尘措施。

3.9.8 现场堆放土方应按规定进行覆盖,外运渣土击实清运。

3.9.9 夜间施工中应采取降噪措施,减少扰民。

3.10 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应按照工程所在地的资料管理规程要求进行相应记录:

3.10.1 钢筋及焊条、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3.10.2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检验记录;

3.10.3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及试验报告或商品混凝土的合格证;

3.10.4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3.10.5 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表;

3.10.6 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3.10.7 混凝土施工日志。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某地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体结构设计施工图

400m3/d生活污水处理池体结构设计图纸


知识点:池体结构施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