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总结
liugang200302012
2008年07月23日 11:21:46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盛龙花园二期桩基工程施工一、 工程概况盛龙花园(二期)工程由九栋21~30层商住楼和一所幼儿园及一所小学组成;地下室一层,平时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设六级人防分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0819m2,地下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基础采用复合基础形式,在地下室中庭部位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塔楼部位采用筏板基础与桩基础结合形式(设计管桩总数约11895根)。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盛龙花园二期桩基工程施工
一、 工程概况
盛龙花园(二期)工程由九栋21~30层商住楼和一所幼儿园及一所小学组成;地下室一层,平时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设六级人防分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0819m2,地下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基础采用复合基础形式,在地下室中庭部位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塔楼部位采用筏板基础与桩基础结合形式(设计管桩总数约11895根)。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二、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场地内的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上古生界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场地内下伏基岩属于上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其岩性主要为大理石,次为灰岩。中风化大理岩呈灰白色,破碎-较破碎状,溶洞和溶蚀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分布。微风化大理岩呈白色,为较硬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
本场地为典型的溶岩地貌,溶洞、溶沟、溶槽较多。岩面起伏较大,相距1米,岩面高差可达10—20米,在地质钻探过程中曾出现塌孔,偏斜等现象;其中8、9、10#楼,部分岩面高于底板底面,而5#楼基岩最深可达80米。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本工程9#,10#楼部分区域为隐伏岩溶发育区,基岩中溶蚀裂隙、溶洞中等发育,局部溶洞呈串珠状分布。大部分溶洞填充灰色可塑状含碎石粘土或流塑状粘土,局部夹石块。
为了掌握详实的地质资料,先后增加了超前钻和物探,经物探显示,岩面起伏基本与超前钻吻合,岩面起伏较大,部分区域甚至有反岩面。
2、水文地质特征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纪土层孔隙中的潜水和溶岩裂隙水,粗砾砂层和基岩顶面的流塑状粘土是主要含水层,其透水性较强;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含碎石粘土层的透水性较弱。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可溶性大理岩中的溶洞及裂隙内,溶洞连同性较好,岩溶水十分丰富。场地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地下水径流补给,其水位、水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
三、 桩型选择及桩基施工情况
1、桩型选择
根据业主要求,项目部于07年4月12日开始做人工挖孔桩和冲击成孔灌注桩的工艺试桩。对在施工过程中挖孔桩出现水量过大,孔壁坍塌等问题;冲孔桩出现卡锤,留浆等现象,以及在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同时多次组织施工、岩土专家对工程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决定于5月下旬开始静压预应力高强管桩的工艺试桩工作,并就管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桩挤土隆起、桩上浮、偏位、断爆桩、桩过短、桩施工压力值控制等技术问题作了提前预见,提前分析,并在工艺试桩阶段通过不断摸索经验,逐步加以解决。
2、工艺选型
业主多次组织邀请专家会同设计、地勘、监理等部门最终确定采用静压桩与筏板基础相结合作为本工程的基础形式。
3、施工中处理的问题
A、配桩工作:岩溶地区岩面起伏大,岩面陡峭,溶洞、溶槽多,相邻1.2米的桩,桩长相差可达10—20米,施工中,项目部及时总结相邻桩的施工情况,同时结合超前钻和物探报告尽可能准确预计桩长,从而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
B、桩施工压力值的控制:岩溶地区断桩爆桩率极高,在试桩阶段采用直径400桩,爆桩高达80%,后改为直径500桩,爆桩减至20%。同时在压力值控制方面,项目部先后作了多个压力值的试桩。并及时将爆桩率、桩的施工过程情况、溶洞的穿过情况等综合分析结果,向设计单位和业主进行了汇报。从而选择桩承载力特征值55T的技术指标,减少了材料浪费,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C、溶洞的处理:根据地质报告项目地区溶洞见溶率高达30%。所以溶洞的处理就成为重点。为此我项目在施工中先后尝试了多种引孔方案,先是钢桩引孔,未能成功;其次采用钻孔植桩的工艺,经现场分析,钻孔植桩可有效处理和解决溶洞问题。但缺点是费用高,工艺复杂,周期长。通过合理的技术分析,项目部会同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减少了植桩的数量,合理简化了施工。
D、上浮、偏位,雨季施工措施情况:设计中桩净距仅0.7米,桩偏位及桩上浮情况明显,土体上浮隆起高达1米多。为此,我司专门针对每个塔楼制定了桩基施工方案,明确了桩的施工顺序,减少挤土效应。同时在施工中,不断的对隆起土体部分进行清除,保证桩的定位准确。对桩身上浮现象确定了复压的施工做法保证桩的有效承载力。7、8月份为雨季,极其不利于基础工程的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项目部采取了用大量的砖渣铺垫临时道路及施工区域,减少了雨季的不利影响。
E、桩尖选择:本工程开始时,桩尖采用常规的V型十字桩尖,高度200,施工过程中发现桩尖容易沿着斜岩面滑移,断爆桩量较大;第二次选用︻型十字桩尖,高度200,同样无法满足要求;第三次决定采用V型十字桩尖,高度300,断爆桩数量大有减少。
四、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完成情况
1. 岩溶地区管桩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配桩困难,相当部分(约30%)无法准确配桩,导致截桩量大,材料浪费较多;基岩面起伏大,岩面斜陡,导致管桩嵌岩不稳,滑移断裂,废桩率较高,约15%。
2. 由于本工程项目用地地质多溶洞,特别是9#及10#局部位置溶洞较集中,存在溶洞发育成片的可能性,我项目部邀请国内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研究,根据专家讨论的意见决定采用钢管桩进行引孔,根据引孔试验的结果,溶洞顶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引起的,局部的破坏不至引起整个溶洞的塌陷,而且钢桩引孔的时间长,费用高(每根钢桩能引20~30根桩) ,引孔完成后也无法保证预应力管桩的栽桩成功。经过各方再次讨论研究,决定采用先引孔后植桩的方式继续进行施工。由于钢桩引孔及冲孔引孔工艺都不能适应本项目复杂的地质条件,最终确定采用专业钻冲孔设备进行引孔,以解决保证垂直度、防止溶洞塌孔、穿越斜岩面及判断入岩深度等几个重要的技术难题,同时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据了解,此种专业钻冲孔设备现在全广东省只有两台,项目部于2007年11月22日引进了一台,并从2007年11月24日开始进行试引孔,从施工情况来看,由于在溶洞密集区钻孔将穿越复杂的多层溶洞,造成成孔后提升钻杆时容易出现卡钻头、钻杆拧断及堵塞风眼的情况,处理以上问题消耗相当长的时间。截止2008年4月8日才完成全部引孔(总计460根)。
3. 引孔完成后的栽桩工艺也是一项技术难题,由于引孔时风机吹出的泥浆和石渣将孔口遮蔽掉,另外在引孔时由于要经过多层溶洞及斜岩面,也会有偏孔的情况,主要是要解决如何能保证栽桩时能对准已经引好的孔位。在试栽桩时,前3根都很正常,第4及第5根就出现了没对准孔位在第一层溶洞顶将桩压断的情况,现决定采用用400直径的钢管制作一根引孔器,在栽桩前先用引孔器找准已钻好的孔再栽PHC桩的方法,以保证栽桩的成功率。目前已经全部栽桩成功。
4. 基础类型新颖,地质结构复杂,桩基施工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先后增加了多种施工工艺和工序,如补桩、复压、先引孔后压桩,调整边坡范围增加止水帷幕等。施工涉及接桩、截桩、二次截桩乃至多次截桩、补桩、拔桩、送桩、复压、先引孔后压桩、挖到岩石面做桩墩、加厚底板、清理桩间土等多种工序,耗用工期长,工期压力巨大。
四、 桩基工程检测结果
目前桩基小应变动测已经完成和静载检测除9#楼外也已经全部完成。
小应变动测共检测1200根,检测结果本工程桩基一类桩占桩基总数的30%,二类桩占桩基总数的50%,三类桩占桩基总数的15%,四类桩占桩基总数的5%左右。
本工程桩基静载根据规范要求,选取四类桩进行检测,共选取120根左右进行检测,除5#楼一根,10#楼两根桩外全部合格,土方开挖后发现不合格桩的有效桩长均为一米左右,甲方、监理、设计院一致同意将不合格桩拔除,将基础加深。
本工程检测结果,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设计理念。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
盛龙花园二期项目部
2008.04.08
免费打赏
qin.jq
2008年07月24日 14:15:51
2楼
不详细,不能好好学习!
回复
hzjcs01
2008年11月04日 12:54:56
3楼
楼主辛苦了!
好东西,顶!
希望楼主将他编制得更详细些,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期待您好的新的力作!
回复
shuyun568
2008年11月13日 11:40:26
4楼
先下载来,以后用得上的,谢谢了
回复
lzflklxj
2009年08月15日 10:47:46
5楼
希望楼主将他编制得更详细些,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回复
csg8921
2009年08月17日 16:10:36
6楼
不算总结,桩基础总体施工质量不好
回复
smwood0
2009年08月20日 10:23:19
7楼
是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谢谢楼主
回复
gdfszhddr
2009年11月13日 16:38:18
8楼
不良地质,地质资料和施工资料不详细,80米深,500管桩,超了。
回复
liangsl220
2010年02月08日 16:14:13
9楼
很好的实践经验,对我很有帮助,谢谢了
回复
zxyzrt
2010年03月04日 10:10:45
10楼
检测结果本工程桩基一类桩占桩基总数的30%,二类桩占桩基总数的50%,三类桩占桩基总数的15%,四类桩占桩基总数的5%左右。
回复
qq252533201
2010年03月04日 12:46:00
11楼
不是很详细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