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水资源学》(全文)
ljty_2006
ljty_2006 Lv.8
2008年07月14日 21:08:17
只看楼主

虽说比较基础,还是发来给大家共享.....·水资源学(science of water resources)研究地球水资源的形成、分布、运动和演变规律,及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人类对水的需求和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的科学。水资源学具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属性,并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研究对象 主要有:①地球本身的水资源。包括在大气层、地球表面及表层中一切形态的水,总量约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约占2.53%,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最密切。每年通过全球水文循环不断更新补充的地表水(主要是河川径流)和地下淡水资源直接关系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其中全球年径流量多年平均约为4.7万立方千米,是水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②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对水不断增长的需求及合理解决水的供需问题。③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问题。

虽说比较基础,还是发来给大家共享.....


· 水资源学(science of water resources)研究地球水资源的形成、分布、运动和演变规律,及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人类对水的需求和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的科学。水资源学具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属性,并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研究对象 主要有:①地球本身的水资源。包括在大气层、地球表面及表层中一切形态的水,总量约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约占2.53%,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最密切。每年通过全球水文循环不断更新补充的地表水(主要是河川径流)和地下淡水资源直接关系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其中全球年径流量多年平均约为4.7万立方千米,是水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②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对水不断增长的需求及合理解决水的供需问题。③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问题。

研究内容主要有:①基础研究。包括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数量、质量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相互转化、运动和演变规律等。②应用研究。包括不断改进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科学技术,合理体现水资源多种功能的效用,优化水资源在不同地区和用水户间的配置和调度,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③综合研究。水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但有时也会带来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不利的副作用。寻求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使副作用减到最小,或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研究特点 由于水资源的形成与水文、气象和地质因素有关,而水文和气象因素的随机性要求对此进行较长期连续观测以加深认识,水资源研究也要求在不断加深认识中逐步深入掌握其变化规律。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又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关。水资源学的发展动力是社会的需要,是人类为不断改进生存和发展环境与条件的需要。因此,水资源学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循序渐进。

学科体系 水资源学是自然资源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开发利用和保护又是技术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而其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涉及社会科学中一些领域。其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学;而气象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则是其专业基础学科。对水资源本身的认识涉及资源科学和自然地理,而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工程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和管理学。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比较独立的工作领域或内容,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水资源法学以及各个阶段和全过程的决策理论和方法等,有些已经形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有些还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发展趋势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观察研究,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时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入。随着水资源供需形势的日益突出而对水资源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与要求,水资源科学也不断获得进展。其研究发展趋势是:①通过与水文科学和大气科学的协作,进一步掌握可用水资源的形成、运动、转化和演变规律,提出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目标。为了较准确地掌握全球以至不同地区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必须不断改进水文和气象观测体系,建立以新技术为主体的全球水文和气象观测系统,以取得更加充实、完善的水文和气象资料,不断提高对水资源未来状况进行预估的能力,作为进一步研究全球和区域水资源问题的基础。②水资源学研究的核心是合理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水资源配置问题。为此,对需水、用水、供水的调查和前景预测、节水技术、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调度、来水预测、洪涝的防治及其转化利用、污水处理回用等,都要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和深入。对于有些地区水资源供需形势已经紧张,但各类用水量仍继续增长,天然供水水源又不能进一步扩大,要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③水资源学必须开拓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目标开发的研究领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和保护环境及生态系统相一致,开发的规模要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研究本国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要尽量配合由各国协作的全球水资源研究计划。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并在21世纪中都要进行的全球变化研究,如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等,都是要求各国共同参加协作的跨世纪长期科学计划,其中都涉及水资源问题,对水资源科学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为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但在实践中要全面贯彻执行这一原则,要进行许多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法学的研究,这也是水资源学在前进中应把握的重要方向。(陈家琦 许新宜)
w_benz
2009年05月26日 11:01:30
22楼
打包了,方便各位同志下载!!

还是感谢楼主!!:kiss: :kiss: :kiss:
回复
leez2008
2009年08月08日 09:45:42
23楼
(water transformation among precipitatio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 water)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水量循环和平衡关系。地表水、地下水是陆地上普遍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两种水体,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主要指河水和湖泊水,由降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所补给,以河川径流、水面蒸发、土壤入渗的形式排泻;地下水为贮存于地下含水层的水量,由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所补给,以潜水蒸发、河川基流、地下潜流的形式排泻。土壤水为吸附于土层包气带的水量,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起“桥梁”作用,但不能作为工程措施引用的水源,故不列入三水转化之内。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用区域水循环概念模型表示。

如果把区域内3种水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则天然状况下某一时段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式中:P为降水量,R为河川径流量,E为总蒸散发量,Ug为地下潜流,△V为区域内的蓄水变量。

在多年均衡情况下,蓄水变量可以忽略不计,①式可简化为
回复
shuibar
2010年03月02日 10:54:00
24楼
直接上传全文不更好?
回复
shuibar
2010年03月02日 16:26:55
25楼
有心的同志,谢谢
回复
zhyfounder
2010年04月15日 16:42:56
26楼
:L
回复
georgiana2006
2010年04月19日 15:28:14
27楼
感谢22楼的筒子直接上传全文,这样看起来才方便嘛
回复
karellxc
2010年05月05日 22:30:47
28楼
楼主辛苦啦
回复
sjydizhi
2010年07月06日 09:04:13
29楼
下来学习学习下。
回复
hb441708yangchao
2010年07月28日 14:16:04
30楼
终于找到了,感谢致敬
回复
hyh8096
2010年08月10日 15:53:08
31楼
感谢楼主提供的水资源百科概念性的知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