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是住建部发布并于 2023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一项国家标准,在建筑防水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24。 核心原则与理念 新规范强调了 “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 的 16 字原则,凸显了防水工程应以预防为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体现了防水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1。 明确工作年限 地下工程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是住建部发布并于 2023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一项国家标准,在建筑防水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核心原则与理念
新规范强调了 “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 的 16 字原则,凸显了防水工程应以预防为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体现了防水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明确工作年限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与结构主体同寿命,这意味着地下防水工程需要具备长期稳定的防水性能,以确保地下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 20 年,对屋面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抵御长期的风雨侵蚀。
室内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 25 年,提高了室内防水的标准,特别是对于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容易积水的区域,能更好地保护室内装修和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严格材料要求
质量性能提升:对防水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耐水性、耐候性和耐久性,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例如,在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防水涂料要能长期抵御雨水侵蚀;在紫外线强烈的地区,要具备出色的抗老化性能。
环保性能受关注:优先选用无毒、无味、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产品,保障居住者健康。这不仅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符合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细化施工规定
基层处理: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坚实、无起砂、无裂缝、无空鼓,含水率符合施工要求。施工前,必须彻底清理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杂物等,确保基层干净整洁。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等节点部位,要进行特殊处理,做成圆弧或钝角,防止应力集中导致防水层开裂。
工艺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和施工部位,明确了具体的施工工艺要求。如涂刷厚度必须均匀一致,多遍涂刷时,每遍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确保无漏刷、无气泡。同时,要注意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在低温、高湿或大风天气施工,否则会影响涂料干燥和固化效果。在一些特殊部位,如屋面天沟、檐口等,要增设附加层,增强防水效果。
强化质量检测
施工过程中,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如基层处理、涂料涂刷、节点处理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工后,必须进行闭水试验或淋水试验,观察足够时长,确保无渗漏现象。只有通过严格检测的防水工程,才能交付使用,这就像产品出厂前要经过严格检验一样,确保每一个防水工程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提升设防要求
增加防水道数和厚度:平屋面工程一级防水部位旧规需要两道防水,新规需要三道防水,二级防水部位旧规仅需要一道防水而新规需要两道防水。建筑室内楼地面防水,新规必须要求 2 道防水且有一道必须是涂料或卷材。
明确各部位要求:对地下工程、屋面工程、外墙工程、室内工程、蓄水类工程等不同部位的防水等级、用材和用量都做了详细规定。如防水等级为一级的框架填充或砌体结构外墙,应设置 2 道及以上防水层;封闭式幕墙应达到一级防水要求等。
新国标《防水通规》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其发布实施,将全面提升工程防水质量,为降低建筑渗漏和根治渗漏顽疾打下良好基础。它对防水企业的技术创新、配方研发、生产工艺、品质保障等层面均提出更高、更细化的要求,也为建筑防水工程提供了更科学、更严格、更实用的标准,让建筑在面对水的威胁时,能更好地保护内部结构和使用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