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无用研究社 ? ? 衣食住行,这是生存必备的四个要素。 穿衣,吃饭,安居,最后才开始探索世界。 而衣食住行中,只有“住”,也就是建筑,是人在地表之上,对自然做出最大规模的改造, 而这种改造是具备长期的延续性的。
转自公众号:无用研究社
而衣食住行中,只有“住”,也就是建筑,是人在地表之上,对自然做出最大规模的改造, 而这种改造是具备长期的延续性的。
大到一个国家,则需要治下居民的 “安居乐业”。
而对中国而言,由于近代化进程的并非由内而外,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传统的剧变。
由于木构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榫接在一起, 它们对于调整倾角、平衡弯矩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后,它们成为一种 阻尼装置, 通过斗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两点成一线,而三点成一面。如果我们立起了三个柱子,就能够撑起一个屋顶。
但三角形的房屋对人的居住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房屋内部每一个角都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死角。
如果我们在三个柱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柱子,将整个房间扩展为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利用。
整个房屋在外观上看起来,也可以更加简洁大气。
在取原木为料时,不可避免的要对原木进行切削,从树木中取出的良材如果被截成小段,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对原木大量需求, 木材的使用便有了极为严格的把控,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因小失大的现象。
当然也并不是说六边形,八边形的建筑就不可取。增大边数,对空间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我们常见的魁星楼或者楼阁塔,正是因为塔的收分,会使顶层的空间变得极为狭小,如果增大立方体的面数,就保证了顶层空间不过于狭窄。
- 柱网 -
就中国古建筑而言, 我们将两个柱子中相隔称为一间。
间, 这个基本单位,基本固定了中国古建筑的营造的逻辑。
比如我们常说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即,这个建筑的宽度为九间(十根柱子),长度为五间(六根柱子)。
柱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逻辑,而在柱子之间如何布置,就决定了这个建筑的 “气质”。
柱子间布满了厚重的泥墙,那便是朔北的苍凉大气。
柱子间遍布透气的棱窗,那就是江南的温婉。
当然,柱子也不都安分守己,有的会移动位置,例如我们常见的移柱法,典型例子就是朔州崇福寺。
在大殿内部,也不是需要布满立柱,例如常见的 “金厢斗底槽” ,即柱网呈 “回” 字形,为大殿留够放置佛像的空间。
即使面阔相同的两间大殿, 不同墙面的位置,也会给建筑造成不同的视觉观感。
例如太原晋祠圣母殿与大同善化寺大殿,同为七开间大殿,但风格截然不同。
墙体与立柱不同的位置关系,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出了极为不同的气质。
柱网之上,则需要布置纵向与横向的构件,用以串联立起的柱子,将之合为一个整体。
我们将这一构件称之为 “阑额”, 而在建筑内的阑额被称为 “屋内额”。
阑额之上,有的建筑为了安置斗拱,又会添加普拍枋。
为什么柱子上不是直接放我们熟悉的 “横梁” 呢?
因为在梁架与柱网间还有一层 “斗拱” ,这一古建筑中及其重要的构件,将东方建筑美学与力学结构发挥到了极致。
2. 抗震作用: “斗”与“拱”之间以榫卯连接,结合紧密,但晃动时可以通过摩擦减小动能,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3. 装饰作用: 构造精巧 的 斗拱,本身就是精美的建筑装饰, 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到明清时,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构件。
我们将 佛光寺东大殿 的斗拱与 故宫太和殿 的相比,就几乎能看出唐代与清代二者极大的差异了。
说完了斗拱,不妨让我们再往上走。 从一根柱子上的结构,扩展到对整个建筑的理解。
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抬梁式,穿斗式,与井干式。
抬梁式: 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叠数层瓜柱和梁,每层梁逐层收短,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
在平行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的檩条。从而使荷载由檁到梁再到柱,逐层传递。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有较大的使用空间。 缺点是柱梁等木构架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这种木构架多用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 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条,不用架空的抬梁,柱与柱之间用数层“穿”贯通,连成一个整体。
优点是较小的材料可以建造较大的房屋,山面抗风性能好。 缺点是柱和枋较多,室内不能形成较大的连通空间。
这种木构架多用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而且常常与抬梁式混合使用,如抬梁式用于明间,穿斗式用于次梢间。
井干式: 做法是以圆木、矩形或六角形木料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井壁状木构墙壁和三角形山墙,在山墙之上直接架檩布椽。这种构架出现较早,最早见于商代墓椁,汉墓仍有应用。
优点是做法简单。 缺点是需要大量木材,消耗木材较多,受木材长度限制,通常面阔、进深和门窗较小。 这种木构架多用东北林区和西南山区。
佛光寺大殿 在结构上是以列柱和阑额构成内外两圈的柱架,再在柱上用斗,明乳栿、四椽明栿和柱头枋等将这两圈柱架联系起来,形成支撑内外槽的天花。
这么一来,就在建筑里形成了 内外 两个 大小不同的空间, 而在天花以上部分还有草栿梁架结构。
天花以上是四椽草栿和草乳栿,草栿承托槫子,梁栿上抬平梁,托脚用于草栿与平梁间。
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槫,形成三角形屋架。
经过历代的演变, 古建筑的梁架发展,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一套体系。
进入古建筑后,即使不了解各个构件所起的功能,但也能在第一时间为这种精妙的建筑结构所震撼。
这便是,古建筑独有的魅力。
重檐庑殿顶: 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屋面平缓,正脊较短,正脊两端为鸱尾。
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只有最尊贵的建筑可以使用,如故宫太和殿和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式的屋面式样,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因此又称九脊顶。
(单檐)歇山顶: 其外形即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大部分配殿是这种屋顶类型。
攒尖顶: 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一点,形成尖顶屋顶,其上再覆以宝顶,多用于面积不大的塔寺阁等建筑。
平面有方形、圆形和八角形等。攒尖顶单檐为多,重檐较少,三重檐极少。
悬山顶: 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处也有出檐,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北方则多用硬山顶。
硬山顶: 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墙平齐,没有伸出部分。屋顶简单朴素,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卷棚顶: 卷棚顶其实是歇山、硬山、悬山屋顶的一种变化型体,屋面前后两坡之间呈弯曲的弧线形,没有正脊。广泛用于园林的亭轩廊榭等类建筑,在宫廷和寺院里也有卷棚顶的附属建筑。
盝顶: 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平顶,下接一圈外檐。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房屋多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如故宫钦安殿。
万字顶: 组合型屋顶,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状,有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的寓意。如圆明园中的“万方安和”。
而相较于西方建筑所追求的个体形象的高大与宏伟, 中国的古建筑则多讲求群体性。
不论是皇家宫殿群、佛家寺庙,还是私家园林、住宅民居, 都采用多类型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组合的方式,形成建筑群落。
- 先秦建筑 -
夏朝发展夯土技术,与木构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西周将“茅茨”演进为“瓦屋”。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是最早的用瓦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 具有完整的“前堂后室”的布局。
春秋、战国盛行 台榭建筑, 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建筑,外观壮观宏大。
- 秦汉建筑 -
木构架建筑渐趋成型,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一定的发展。
木构架建筑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构架形式已经出现。
河南荥阳出土的陶屋和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住宅图案中, 有抬梁式木构架形象。长沙和广州出土的东汉陶屋,有柱头承檩的穿斗式木构架形象。
砖石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 四川绵阳汉平阳府君阙, 由两座枋木构阙组成,南阙为母阙,北阙为子阙。
整体分为 阙基、阙身、阙盖 三部分,南阙上刻有车马出行图,舞乐图,母子猕猴,蟾蜍和朱雀等雕刻,北阙刻有追猪图,女子扶门远眺图、佛教造像图等雕刻,图案精美。
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总体风格是豪放补拙,整体造型平直舒展。 屋面和檐口是平直的,屋脊的尽端微微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
- 唐式建筑 -
唐代建筑风格是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色调简洁明快,常用朱白两色彩画,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唐代建筑达到力与美的高度统一,在建筑上没有为了装饰加上去的多余构件。
- 辽金建筑 -
在外观比例上,出檐深远,但开间和柱、枋、斗栱的比例不同,总体风格自然与唐和辽不同。
- 宋式建筑 -
北宋木构架建筑在唐和五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 明清建筑 -
明清木结构建筑,从官式建筑来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加强了构架的整体性,节点简单牢固;
另一方面,再也没有金元时期灵活处理空间和构件的方法,构架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每一种房屋的大小、尺寸和比例都是绝对的。
关于古建筑,我们始终有一个误区。放在博物馆中的可以称之为文物, 那穿越时间而来的建筑又是否要以文物的形式看待呢?
答案是肯定的。
大规模的人口扩张与城市迭代,使得古建筑不再适用于大规模人口居住的需要, 成为了时代发展中逐渐淘汰的构造形式。
建材的更新,让木构也逐渐被替代,这 个过程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古建筑并非适宜当代人的居住需求。
而由自然而生的房屋,也因朝代更迭而回到大地的怀抱,或焚毁,或兵戎,或是年久失修,落幕繁华。
如汉魏洛阳城阊阖门与明中都午门,都仅留下了残基与夯土。
中国古建筑,与自然相伴相生, 与时代同频,与历史同辙,与天道同归。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 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