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也叫抗浮桩,是承受拉力的一种基础形式。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而抗浮锚杆则为抗拔桩且承受拉力。 抗浮锚杆分为土层抗浮锚杆和岩石抗浮锚杆。目前涉及到锚杆检测的现行规范主要有: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依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锚杆检测规范, 以下就检测标准中的内容对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做些探讨。
抗浮锚杆,也叫抗浮桩,是承受拉力的一种基础形式。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而抗浮锚杆则为抗拔桩且承受拉力。
抗浮锚杆分为土层抗浮锚杆和岩石抗浮锚杆。目前涉及到锚杆检测的现行规范主要有: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依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锚杆检测规范, 以下就检测标准中的内容对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做些探讨。
基本试验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验收试验的目的在于检验锚杆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基本试验又称极限抗拔试验,在锚杆施工前,都应进行基本试验检测,以确定锚固体与岩体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试验锚杆采用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锚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且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锚杆的抗拔试验采用分级循环加载,每级加载观测时间为5min,待读数稳定后方可加载下一级荷载,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位移不应小于3次。
各规范对最大试验荷载的表述不尽一致,依据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锚杆最大试验荷载不宜大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8倍,而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规定最大试验荷载不宜大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9倍。
基本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参考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除建设方有特殊要求外,最大试验荷载一般取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8倍。
当锚杆的极限抗拔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判定锚杆破坏: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的位移增量的2倍;锚头的位移持续增长;锚杆杆体破坏。
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应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上述的破坏标准时,极限承载力为最大试验荷载。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规定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进行锚杆验收试验,验收试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初始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倍,分级加荷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5倍、0.75倍、1.0倍、1.2倍、1.33倍、1.5倍。试验中,每级荷载应稳定5~10min,并记录位移增量,最后一级荷载应维持10min,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超过1.0mm,则该级荷载再维持50min,并在15min、20min、2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记录锚头位移增量。锚杆验收试验检测数量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依据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中规定,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5倍,临时性锚杆最大试验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
依据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中的规定,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所测得的位移总量,应超过该荷载下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抗浮锚杆的验收试验是在基本试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基本试验得出的极限荷载为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而验收试验是检验抗浮锚杆的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看出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是相辅相成的,要控制抗浮锚杆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