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李国豪逝世
rebod
rebod Lv.10
2005年02月26日 09:49:26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李国豪逝世 日期:2005-02-25 作者: 来源:文汇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常委、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1岁。

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李国豪逝世
日期:2005-02-25 作者: 来源:文汇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常委、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免费打赏
xsshhl
2005年02月27日 19:42:00
2楼
致哀悼!
其实这些头衔里我就喜欢--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
回复
pkmercury
2005年02月27日 20:12:53
3楼
真可惜,中国又失去了一位梁工程与力学专家。
希望能后继有人吧,为中国的建筑业再做贡献。
回复
wxccpress
2005年03月01日 09:28:03
4楼
1月份,坐火车旅行时,还和华南理工的一个GG聊天讲到李先生。不想,一个月后,李先生就辞世了.......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3月01日 12:53:11
5楼

是我最崇拜的学者,现在还在看他的<结构稳定与振动>,希望先生一路走好!
回复
huaixiaozi984
2005年03月02日 16:30:27
6楼
先生好走
回复
rose520
2005年03月26日 23:20:59
7楼
可惜了
回复
cooldog111
2005年04月21日 13:29:47
8楼
刚刚才知道,寒
老先生一路走好...
回复
earyli
2005年04月23日 11:00:38
9楼
可惜、遗憾!让我们再缅怀一下李国豪前辈的生平。聊以记念。

大智者大爱者——李国豪院士
广东梅县人

1936年同济大学土木系的毕业生,同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8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并被破格批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学家克雷伯尔。

1940年,李国豪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时年仅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1946年回国。同行的还有后来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刘献之一家。1952年,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

风雨归程,丹心不渝。这位风华正茂的归国学子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领导学校专业建设的重任,创办了桥梁工程专业,并先后出版了这一领域内的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文教材《钢结构设计》和《钢桥设计》。1955年开始培养桥梁工程研究生之后,又出版了《桥梁结构稳定与震动》。

1955年,42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亲自讲授板、壳力学,为中国培养出首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生。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应聘担任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从那时起,这位才华卓著的学者为国家的众多重大工程建设(尤其是桥梁工程建设)呕心沥血,功绩辉煌。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到后来的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珠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琼州海峡交通通道、伶仃洋大桥……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66年,“文革”祸起,李国豪在劫难逃,以莫须有罪名被囚于隔离室中,长达两年之久,漫长囚室岁月里,他从广播中获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他想起了武汉长江大桥,因为就在那年的通车典礼中,大桥出现了晃动现象,而晃动的原因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他非常清楚,那自然要影响到后来的南京长江大桥,影响到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几尺见方的囚室里开始演绎:一个失去人身自由的科学家,两手空空,身无片纸,凭着一颗对祖国对事业的爱心,凭着卓越超群的理论基础和创造思维,神游于八极,构图于大千,借助于报纸的边角和夹缝,演算推导,无我无物,鉴过往乃辟新径!于是,桁桥梁的腹杆系,转化成为剪切板;进而,又将这种空间离散体系化成为一个连续体箱梁模型,又建立起弯曲和扭转的弹性平衡微分方程组去求解!大苦见大乐,大悲生大喜。秋去冬来,寒暑交替中,李国豪终于不负苦心,取得了桁梁结构领域理论分析的喜人成果!

1973年,李国豪终于完成囚室岁月中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自此,武汉大桥的振动问题和南京大桥的稳定问题之疑案终于破解,并由此消除了中国大桥设计多年来的心病,开拓了桁梁结构的理论分析长河。

从七十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于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再获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方家已建构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

1977年,李国豪劫后复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上任以后,李国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由原来的理工医文兼具的综合型大学转为土建型的专门大学。李国豪提出,要将之转变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第二件事是,李国豪提出,要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的特色之一,也就是恢复与德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械的传统联系,采用德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之一。

1979年,李国豪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宝钢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1980年,在京人士传言,宝钢将要下马。次年,又传说国民经济要调整,有人提出让宝钢下马。在工作组会议上,作为首席顾问,李国豪首先发言,字字铿锵地说了6个字:

“宝钢不能下马!”而后,他的理由,他的陈述,他的分析,如同他的梅县普通话一样,硬朗有力,令人信服。

这经过深思熟虑的慨然诤言,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与会者的心。

李国豪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惊动了中共上海市委,惊动了国务院,最后,中央领导表态了:李国豪的意见,言之有理,决定加以采纳。

1981年,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久,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为李国豪在科学研究上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进入八十年代,他先后主持编写《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重建结构理论研究所,组建桥梁研究室,开展桥梁的空间分析、稳定、抗震、风振和车辆振动方面的研究,培养了大批的博士研究生,由此进而形成地震工程
回复
zhw5818
2005年05月14日 14:01:18
10楼
中国工程界的一大损失!!!
回复
wxhwyq521
2005年06月03日 14:53:43
11楼
同志们
振作起来
不要让李先生对我们失望
努力努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