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国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里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上承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大动脉”,下接以普通省道、农村公路构建的公路“微循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公路网络的主体和基础。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立足工作职责,紧盯目标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完成了建成普通国道二级公路200公里的既定目标任务。
普通国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里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上承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大动脉”,下接以普通省道、农村公路构建的公路“微循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公路网络的主体和基础。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立足工作职责,紧盯目标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完成了建成普通国道二级公路200公里的既定目标任务。 在项目推进中,厅建设处躬身入局,主动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一项目、一特色”压茬推进项目建设。
G331线大红山至霍勒扎德盖段项目“联合创新、变废为宝”
项目通过“甘肃省绿色智慧公路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研究,在全线100公里铺筑固废基胶凝材料,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公路应用工程,可消纳固废4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多吨,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迈上新台阶,走出了一条“联合创新、协同发展、变废为宝、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图源:甘肃交通运输
G312线界牌村至安门段(含天祝过境段)项目“建设优质项目,改良撂荒土地”
项目地处素有“青藏之眼”美称的天祝县,项目建设中对沿线周边撂荒地进行踏勘调查,向当地乡镇、国土部门提出撂荒地改良建议,通过挖除利用原砂砾层,回填弃土,表层覆盖种植土的方式,将75亩的撂荒地改良为优质耕地。
图源:甘肃交通运输
G309线祁家南山(宁甘界)至汉家岔段项目“开拓创新保质量,永临结合增效益”
项目全线均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通过推广EVD路基压实快速检测,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效率不高、静态检测的压实度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路基压实质量的问题,实现了高效快速动态量测,项目已完成EVD数据采集13094条,为全省黄土地区路基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产。按照省交通运输厅《普通国道建设项目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统筹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沥青拌合站与养护工区、临时道路与村组路相结合”、弃土造田等工作,为项目建设节约资金约1300万元。
图源:甘肃交通运输
G213线元山子至白庄子段项目“实干创新筑精品,壮阔 草原 绘 长 龙”
项目位于祁连山国家生态保护区外围地带,是带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通道,通过制定“产值+关键节点”的进度考核机制,采取“产值投资表+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的模式进行挂图作战,把绿色作为项目建设的底色,以最大限度保护环境为核心,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利用弃土场碾压整平的宽阔场地进行碎石加工,实现高效利用、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项目管理的新路子,谱写了担当实干、重质求效的项目管理新篇章。
图源:甘肃交通运输
G247线会宁(侯家川)至通渭段项目“强基固本,匠心筑梦陇中美丽公路建设”
项目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壑区,地形地貌复杂,不良地质较发育,全线湿陷性黄土分布占比高达93%,通过邀请省内专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讨论研究,实行路床基底建设、监理、检测、施工四方共检,灰土路床施工采用灰土撒布机、收面压实采用胶轮压路机等方式,很好保证了施工质量。
图源:甘肃交通运输
G312线苦水至界牌村段项目践行“固废资源化、交通绿色化”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对原路面结构基层及底基层废料改良后应用于新建段路床部分填筑,同时开展“低碳型复合胶凝材料稳定沥青路面旧料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公路废弃混凝土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废旧铣刨料的再利用、废旧混凝土再生产工艺,有效缓解了当地天然集料地短缺问题。
图源:甘肃交通运输
G248线巴下寺至虎关段项目“以租代建,节约资源”
项目把临建选址与地方规划、现有可利用资源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倡导各参建单位项目驻地“以租代建”,利用附近安临、临康广高速项目已建好梁场进行箱梁预制;另一方面在便道修建中,助力乡村振兴,利用现有农道或村镇道路进行扩宽修建,施工车辆、居民生产生活共用,走出了一条实用、经济、高效的建设管理道路。
G566线阎家庙至静宁段项目全面实现“低碳环保,固废再
生”
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入践行碳中和理念,针对原沥青路面结构层铣刨料展开专项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及厂拌冷再生技术,可吸收利用原路面结构层废料2.4万吨,使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更加融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