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梗阻及政策选择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持久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要将其纳入到我国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之中,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农业农村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领域,推动农业固碳减排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我国农村地区碳排放的综合特征
我国农村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梗阻及政策选择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持久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要将其纳入到我国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之中,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农业农村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领域,推动农业固碳减排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我国农村地区碳排放的综合特征
“十四五”期间不仅是我国国家建设重要规划阶段,更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农村地区的碳排放主要涉及生产生活两方面内容,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碳排放综合特征,论述农村地区践行“双碳”目标的逻辑基础,为我国“双碳”战略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一)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总体特征。结合我国最新的调查数据,一方面,自2005年至今,我国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波动性上涨的发展趋势,2012年以前,碳排放量逐年上涨,至2012年达到最高值。而随着“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开始推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居民用电普及率上升,天然气使用人口也显著增加,能源消耗碳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从2015年开始至今,通过以清洁能源为着力点的能源结构优化,使得煤炭的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天然气以及非石化能源的消费持续攀升,极大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村人口数量显著减少,因此,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量呈上涨趋势。其次,从范围上看,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基本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的依次递减格局,且省际间差异非常大。此外,我国农村各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存在相互影响的明显空间溢出效应,生活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带动这一地区的农村居民碳排放增加,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生态意识的增强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
(二)农业经济结构所体现的碳排放阶段性特征。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的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按照其阶段性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自1961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由于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机械化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较少,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形式是人口增长所带来得耕地面积的扩张以及开垦强度的上升,因此农业碳排放增长稳定。到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实行了公社化体制改革,农业产量显著提升,同时影响碳排放的化肥等生产要素的用量也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其次,自1979年到1996年,这一时期的农业碳排放呈明显上升趋势。农业发展通过技术革新和制度优化,其生产潜能全面释放。这一方面得益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等生产手段丰富,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升了柴油等工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同时一些农户为了节省成本,通过秸秆焚烧的形式降低对化肥的依赖,导致了大量污染排放。此外,畜牧业养殖的不规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碳排放。最后,自1997年至今。农业碳排放正在经历着平稳达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使我们开始不断反思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政府部门也开始研究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可持续问题,并计划实施了诸多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农村绿色化转型的势头正盛。
二、我国农村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梗阻
气候变化是当前影响最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良方,更是我国农村绿色发展转型的政策落脚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在面向“双碳”目标的新发展格局中,农村“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限制了农村低碳化发展。
(一)农业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待优化。2017年底,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已经有诸多行业被纳入到碳交易市场中。而农业由于其产业特殊性,还未被列入至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首先,农业碳排放核算的难度较大。结合碳排放的相关流程,主要通过明确碳排放的边界、源头来核算、汇总和校验碳排放量。碳排放的边界主要是直接排放、电力间接排放或者是其他间接排放,农业碳排放的边界存在突出的界定难的问题。此外,农业碳排放来源复杂,观测及核查工作难以展开,同时农村地区还面临着缺乏标准化的碳排放指标体系及核算方法等问题。其次,农业碳排放的主体非常分散,导致了农业进入碳交易市场的成本较高。将农业纳入到碳市场能够有效助力农村的减排降碳工作,而碳交易市场的形成需要借助完善的碳交易机制来实现。虽然农业暂未被纳入碳市场,但不意味着将永久不进入碳市场。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完善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形成统一的监测、统计和核算方法,建立科学的交易机制,加快农业纳入碳市场的进程。
(二)农村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有待改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筹协调指明了新的方向,农村社会也肩负着绿色发展和生态治理的双重任务。而现阶段农民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制约农村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影响最直接的因素,其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深刻。从广义上讲,生活方式涉及劳动生活、消费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在农村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低碳意识理念的认识不足的现实问题,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把握不准确。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对待新的发展业态容易产生保守心理,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存在突出短板。从狭义上来说,生活方式主要涉及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各个方面。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受到地域发展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村居民的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所产生的间接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农村的厕所改造、垃圾分类、绿色低碳人居环境改造亦受到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限制。
(三)农村生产要素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农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点关注领域,农村生产生活及消费结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巨大。农业化学投入以及农场能源的过度消耗是我国农村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治理滞后也为我国农村低碳治理格局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农业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清洁能源占比较少,亦是造成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我国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各项化学投入减量以及寻找有机肥替代的改革措施。但是综合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来看我国依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肥消耗国,推动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增效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性工作。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能源的消耗。此外,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不仅是碳排放源,更是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农田有机质的增加能够发挥很好的温室气体吸收和固化功能,而工业化的拓展以及“非粮化”扩张对我国耕地质量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四)农村低碳科技推广缺乏有力支撑。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农业的资源束缚,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重要路径。低碳技术是一种具有“三低”特性的技术,也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一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仅仅依靠个别企业或团体是无法实现的,现阶段低碳技术的普及缺乏人力、物力的支撑。一方面,我国财政资金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资占比较低,缺乏全方位、系统化的长效激励机制。使得农业技术水平提升缓慢,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另一方面,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创新动力不足。农业绿色发展涉及的环节较多、技术集成化难度较大、缺乏专业性的减排固碳核验机制。再加上目前农业碳排放、碳汇粮的技术算法不成熟,技术投入的实践效果和成本收益有待评估。此外,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也存在着综合型人才素质偏低、知识体系不合理、人才结构配比失衡等问题。农业低碳技术效能的释放面临着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难题。优秀人才扎根基层以及回乡创业缺乏良好的服务平台,极大地限制了低碳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三、全面贯彻推进农村实现“双碳”目标的科学策略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我国面向新的发展目标、完善农村固碳增效做出了总体部署要求。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序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行动,通过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的指引积极履行我国的政治承诺。
(一)强化农村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设计。针对我国碳排放交易核算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我们要从国家上层设计角度加快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完善步伐。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协调布局各个行业的碳交易优化机制。通过碳配额的设置,促进碳排放量在配额盈缺之间的有机转换,以此助推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同时,要发挥各行业主体的协同运作效果。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农村绿色发展的多元化联动机制。不同区域的农村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因地制宜的探索积极的发展路径。要结合农业的具体特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相关的碳排放交易法规。强化农村的碳汇能力,完善统计核算方面的金融、价格等支撑保障政策。此外,基层政府要加大这些政策、法规的落实力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明确相应的监管职能,对于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反馈,确保这些政策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不断推进农业碳汇市场化进程,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等各项手段,完善碳排放核算机制。以便为农业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碳排放强度控制发挥长远、高效的作用,助力农村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二)重塑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生活观。在农村“双碳”目标实践中,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农民自主践行低碳发展理念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农村绿色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官方网站信息的推送传输、短视频发布讲解以及直播交流互动等形式向广大农村居民传播低碳发展理念,厚植农村生态发展文化,潜移默化的增强农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其次,贯彻制定农村居民的绿色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给予农民相应的生态赔偿补贴,完善农村居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机制,促进农村低碳发展行稳致远。其次,引领农村居民绿色消费,将低碳生活理念贯穿于农民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积极改造农村的人居环境自然空间,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低碳能源来创新农村的生活模式,减轻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助推美丽家园建设。最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制度供给,针对文明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完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法律咨询工作。鼓励广大民众以及社会团体积极融入低碳节约、绿色环保的优主题活动之中,提升广大农民协同参与环境治理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提高各项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减排固碳效率。首先,要提升农村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推广化学投入的减量增效。不断改进施肥方法,探索科学施肥路径,强化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经济功能。降低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损害。其次,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面对农业耕种和畜牧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资源,通过合理分类、科学规划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构建以收集、处理、利用为一体的高效循环管理系统。在规模化养殖机制的作用下,减少畜禽粪污的污染排放,加大有机肥还田力度,保障农业废弃物资源经济效应的充分释放。创新秸秆等种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模式,切实转变传统焚烧、丢弃等处理模式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最后,加强农膜、包装的污染治理。及时回收地头田间的废旧薄膜,普及和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同时针对农业物资的产品包装废弃物,也要加大处置力度,通过有偿回收或者押金等手段引导农户自觉整理和回收这些包装废弃物。此外,提升农业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提升其固碳增汇能力,为服务和贡献农村“双碳”目标固劳根基。推行节水型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四)完善农村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创新是农村“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在要求,夯实科技基础能够为农村低碳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要紧密围绕我国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应用标准,加快完善农村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体系。首先,有针对性地结合“双碳”战略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组织农村绿色低碳科技研究,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积极性,通过产学研的联合攻关,围绕农业耕种和畜牧养殖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的研发,构筑农村低碳技术的新载体。其次,提升农村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组织开展多个示范单位和试点基地,拓展低碳创新技术的指导场景,强化技术服务水平,辐射带动更多主体扩大技术应用规模和使用效率。最后,培养优秀低碳创新技术人才。“互联网+”与“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要综合采取外来技术型人才引进和内生型改革人才培养两种模式,为农村低碳化技术创新培养专业人才,使其能够扎根基层、深入一线,从而形成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支撑。
综上,“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路径,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决策部署。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村是生态环境的“保卫者”。对此,广大农村地区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要坚持“双碳”目标的引领,贯彻落实农村绿色低碳化发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彰显“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