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帝尧时有一场连续多年的大水,《尚书?尧典》描述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记述了洪水的形态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由此引发出大禹治水的伟绩。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出现了洪水的定义。《吕氏春秋?爱类》说:“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也就是说,河水暴涨,溢出河槽,淹没广大平原和丘陵,称之为洪水。而洪水涨发有时,《孟子?离娄下》曰:“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奉行周朝历法,周历七八月相当于今阴历五六月①,或今阳历七八月。而所说的洪水下落“可立而待也”,即洪峰陡涨陡落。从洪水常发季节和水情陡涨陡落的特点判断,孟子这里所指的大约是黄河。可见先秦时期已建立起黄河伏秋大汛的概念。
传说帝尧时有一场连续多年的大水,《尚书?尧典》描述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记述了洪水的形态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由此引发出大禹治水的伟绩。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出现了洪水的定义。《吕氏春秋?爱类》说:“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也就是说,河水暴涨,溢出河槽,淹没广大平原和丘陵,称之为洪水。而洪水涨发有时,《孟子?离娄下》曰:“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奉行周朝历法,周历七八月相当于今阴历五六月①,或今阳历七八月。而所说的洪水下落“可立而待也”,即洪峰陡涨陡落。从洪水常发季节和水情陡涨陡落的特点判断,孟子这里所指的大约是黄河。可见先秦时期已建立起黄河伏秋大汛的概念。
①清?蒋良骐:《东华录》卷16,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页。
②《御制数理精蕴》下编卷37,四库全书荟要本。雍正八年(1730)何梦瑶又将《数理精蕴》的这道例题编入他所主编的《算迪》一书中。参见李迪《中国明清时期对水流量的计算》,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③清?方以智:《物理小识》卷2,地类.水行洊势,揭瑄注。
④《汉书?沟洫志》卷29。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文科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715页。
早期系统的洪水记载见于《汉书?五行志》,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代表诸种灾异。当时重视自然灾害的记录主要还不在于对发生规律的探索,而是把天灾的发生作为对人事的警告。以水灾而言,“若乃不敬鬼神,致令逆时,则水失其性,雾水暴出,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及淫雨伤稼穑,是谓水不润下”②。但客观上却保存了系统的洪水资料,为后代研究江河水文规律提供了难得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