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陆家嘴,寻味微园林
多情的海龟
2023年08月17日 15:30:58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在中国建筑中,园林是一处特殊的所在。中国人取法天地自然,将房子融入山水之中,亦把无尽的诗情画意,融合在园林中,可以说,一方园林,便是中国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的呈现。   @醉白池,拍摄:范范   在陆家嘴高楼大厦的背后,隐匿着一个颇具中式风味的微园林,虽然规模不大,却有着独特的意趣,它是城市与山林的交叠,让人们能够在急匆匆的赶路途中,偶然停驻一下脚步,触摸自然的诗意。

在中国建筑中,园林是一处特殊的所在。中国人取法天地自然,将房子融入山水之中,亦把无尽的诗情画意,融合在园林中,可以说,一方园林,便是中国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的呈现。

 
@醉白池,拍摄:范范  

在陆家嘴高楼大厦的背后,隐匿着一个颇具中式风味的微园林,虽然规模不大,却有着独特的意趣,它是城市与山林的交叠,让人们能够在急匆匆的赶路途中,偶然停驻一下脚步,触摸自然的诗意。

它位于陆家嘴核心区域,是由东园二村内原有的陆家嘴社区公共卫生指导中心改造而成的居委会服务站和活动室,本期存量赋新主义,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园社区,看这座当代微园林,如何处理城市与景观的关系?

 

@吴清山



 

“造园”的想法,源于设计师对场地的理解。

“从建筑角度来说,园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园林和山水画一样,表达了一种人和自然共处的关系,是能够与人朝夕相处的自然状态,也符合当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园林的小和安静这两个特征,在当时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主持设计师:郭文

 
项目鸟瞰,@吴清山
 
项目位置示意,@未相景观

在人们的通常印象里,园林大多是封闭在高墙大院之内的私属空间,但实际上至少自宋代以来便有衙署所建公共园林,凿池引泉,修亭建榭,多半没有围墙,对百姓开放,带有明显的公共属性。

而东园改造后作为居委会服务场所,更应具有开放的姿态。

 
改造后的社区空间,@吴清山
因此,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 设计师 试图把原本封闭、简陋,与社区居民割离的场地转变成一个能够向社区开放、分享的社区公共空间,并以公共园林的角色对该区域诸如陆家嘴图书馆等已有的文化设施进行补充。

具体营建时,设计师拆除院子的围墙和铁门,通过新设计的游廊重新组织空间,自北与建筑一起形成面向社区的完整界面,而后向南成回字型连接了建筑南北形成一个整体,游廊围合出了一个微型园林,便被称之为“东园”,它为社区创造一种融入日常,安静且开放的精神空间。

 

连续的游廊,@吴清山

 

向南成回字型,连接建筑南北,@吴清山

 
围合出微型园林,@吴清山



 

因为周边大多是旧建筑,设计师希望能够规避一些城市更新带来的“陌生感”,便放弃了做一个明确的入口,而是采取“引人入胜”的策略,让廊子在东北处的开口与植物一起,形成一个似有若无的园林入口,这样的入口没有“大张旗鼓”,可以不经意间便将人引入了园林。

 
引入园林,@吴清山

设计上,入口区域的建筑与廊子形成相对“收”的空间,到了园子中心则“放”开,设计师希望通过加强疏密对比来强化整体空间感受。

 
轴测拆解图

园内乔木以槭树类为主,他们的作用除了作为绿化以外,还扮演着空间营造的角色。

 

摄影:范范  

靠北侧的布置相对密集,使得入口的空间围而不堵。并以高大的鸡爪槭将对面杂乱的的居民楼立面阻挡在了园外。南侧空间舒朗,让空间显得更干净,这使到访者体验空间和视觉的不同变化。

 
游廊和园内乔木,@吴清山

说到底,整个园子是一个简易的桃花源式空间模型,也是柳宗元所说的园林里“奥如”“旷如”的概念。而奥旷交替,也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趣,一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探寻。



 

而在具体细节部分的处理上,则是设计师有意识的规划,一半又是即兴发挥的结果。

黄石是设计师对“中式造园”的回应,黄石作为在苏州园林里很具代表性的材料,是“野趣”“古拙”的代表,而黄石自身那种棱角分明的块面感,又很现代,契合了整体方案。

黄石,摄影:范范

比如在设计入口石头的最终形态时,由于当时施工方采购的石头与设计时的规格和形态相差太大,设计师只能在现场寻找最优解。

鸡爪槭和羽毛枫的区域,树形可以营造一种庇护感,在这里石头就不能太明显。槭树枝叶形态比较丰富,石头就要低调一些,于是设计师选了一块有分量的石头“趴”在那里,如同破土而出。

 
 
黄石与植物的搭配,@吴清山
而园林中苔藓的使用,不仅是为了追寻唐宋园林的古意,更是因为江南地区的环境适合种植苔藓,只要控制好环境湿度,品种合适,养成以后的维护成本比草皮、灌木低,而且效果上能保证“四季常绿”,即使是冬季,也只会泛红,四季呈现出不同的绿色。冬末早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时也别有一番可爱。
 
@吴清山

“东园”的造园尝试,原有陈旧的社区内新添了一个承载“雅文化”的空间容器。它存在于平常的往来里,却又是以一个非日常的面貌出现。在一个各方面物质生活配套都很健全的老社区,这种非日常或许能弥补我们对精神空间的需求,我们希望这种尝试能让我们的日常里增添一些雅趣,丰富社区的文化建设,获得更多一点的精神体验。


项目图纸

 

轴测图

 

平面图


项目信息

景观设计:未相景观

设计团队:郭文、顾宏宇、闵亮 

建筑设计:无样建筑工作室 

设计/竣工时间:2018.5 / 2019.05

地点:中国上海浦东 

占地面积:731平方米

摄影师:吴清山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