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行业管理 | 宜昌:探索园林绿化建管机制创新
等三等
等三等 Lv.2
2024年05月14日 13:37:31
只看楼主

来源:风景园林部落

宜昌结合城市园林发展现状,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管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推动园林工程建设和绿化管养提质增效。 一、设计环节 建立图纸审查制度,推动标准统一。 出台《宜昌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园林绿化设计方案审查办法(试行)》,由园林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政府投资的园林绿化项目以及市政基础设施附属绿化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把关,严格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图纸审查要点》和负面清单进行施工图审核,降低设计瑕疵,避免漏项错误,影响财政评审准确性。

宜昌结合城市园林发展现状,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管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推动园林工程建设和绿化管养提质增效。

一、设计环节

建立图纸审查制度,推动标准统一。 出台《宜昌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园林绿化设计方案审查办法(试行)》,由园林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政府投资的园林绿化项目以及市政基础设施附属绿化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把关,严格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图纸审查要点》和负面清单进行施工图审核,降低设计瑕疵,避免漏项错误,影响财政评审准确性。

建立虚实红线制度,拓展生态边界。 在项目前期研究阶段,以国土部门批复的红线为 “实线”,结合现场实际,将红线内景观、地形与周边山体、水域、街道、居民区等自然衔接,适当扩展生态边界,形成“虚拟红线”,既营造了完整连续的景观效果,也明确将虚拟红线区域工程量纳入工程结算,解决了后期结算审计争议问题。

二、预算环节

建立分级定价办法,促进优质优价。 出台《宜昌市城区市政道路及城市绿地用材分级标准(试行)》,根据区域位置、功能定位、资源本底将城市绿地和市政道路分为一、二、三级,对用材档次进行明确定位,解决了预算财评环节用材价格偏低的争议问题,确保优质优价。

三、招标环节

建立评定分离办法,优选工程队伍。 深化工程招标投标领域的 “放管服”改革,落实招标人的首要责任,确保工程招投标的择优、竞价、廉洁高效。2021年开始全面推行评定分离办法,邀请行业专家对评标确定的五家候选施工单位进行评定,优中选优,确保中标单位人才配备、技术水平、优势资源等要素与项目建设要求相匹配,有效破解投标队伍良莠不齐、低价中标等问题。

建立 EPC管理办法,整合优质资源。 出台《宜昌市政府投资园林绿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即 EPC),引导优秀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强强联合,围绕项目总体目标,整合优势资源,提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主观能动性,围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景观效果、节约工程投资等谋良策、出实招,形成1+1>2效果。

四、施工环节

建立工程监督体系,提升工程品质。 加强对政府或国有投资园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成立了宜昌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将 “红黑榜”制度与诚信管理挂钩,把诚信分作为招标条件,形成优胜劣汰的行业市场竞进氛围,大幅度提升我市园林工程品质。

建立变更管理办法,简化审批程序。 出台《宜昌市市级政府投资园林绿化工程变更管理办法(试行)》,对发改、财政、审计、住建、林业和园林等部门关于变更的标准、程序要求进行了统一,捋清了各方责任,解决了建设单位 “不敢变”、“变更难”问题,为园林建设者卸下“紧箍咒”,围绕市民需求,坚持“景观至上”原则,放开手脚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建立建管技术导则,树立行业规范。 制定《城市立体绿化导则》、《串园连山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口袋公园设计导则》、《道路绿化设计导则》等各项工程设计、施工、管养规范导则 41个,成体系建立技术标准,明确负面清单,严格实行“品种不超过三种,颜色不超过三个,层次不超过三层”的“三个三”植物配置要求,草坪种植六步工作法,家具、井盖、配电箱等装饰指南,以及花境、高树池、植草沟等技术要求。全市一盘棋,对工程建管全过程关键技术及操作规程统一标准。

五、管养环节

力推 绿地 管养市场化,促进精细提质。 2015年起,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市级管理公园中全面推行市场化管养模式,实现了由“养人做事”向“以费养事”的转变,目前管养市场化率已实现100%。先后出台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及首部园林绿化行业地方标准《重点绿地管养规范》,印发《宜昌市城区公园绿地管养工作操作手册》等系列公共绿地管养标准及操作细则,促进全市绿地管养水平同步提升。

2022年,宜昌被推荐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沙河综合整治修复项目申报韧性城市范例奖、长江岸线整治项目申报城市治理范例奖。夷桥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环境景观)获202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铜奖。 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等各类 “热点”惠民活动,灯塔广场等各处“网红”景点先后绽放,长江岸线美景19次亮相央视新闻等国家级媒体。 积极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帐篷 “专区”和草坪轮休管理模式多次被央视新闻宣传报道。“公园五装”(大树周围装座椅、石质座凳装木板、公园适地装球场、场地周边装衣挂、公共厕所装绿植)和“四季惠民”(春季赏花线路图、乔木修剪示范路、落叶不扫赏秋色、游子归乡送祝福)生态产品深入人心, 其中 “落叶缓扫”宜昌模式被央视新闻作为宜昌经验向全国宣传推广。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