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凸显。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村地表水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影响着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刊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红娜研究员,基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一书,从农业面源水环境问题、技术需求及发展现状方面提炼系列推文,供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学习、参考。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凸显。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村地表水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影响着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刊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红娜研究员,基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一书,从农业面源水环境问题、技术需求及发展现状方面提炼系列推文,供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学习、参考。
1、农业农村水环境问题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水、改厕和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在农村开展,农村水环境有所改善。但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首先,农村布局分散,污水处理难度大。大部分村庄缺乏污水收集系统,未改造的自然村污水乱排乱倒现象仍存在。污水收集过程中还出现跑冒滴漏,导致二次污染。部分村庄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维护不足而停用。其次,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倒入河道,污染河流并使地下水受到污染。部分村庄未监测供水质量,暴雨时饮用水混浊不宜。村民对饮水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处理工艺,水质无法保障。一些村庄的净化装置缺乏维护和维修。此外,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经济提升,但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造纸、印染、化工厂等,废水排放量大,导致农村水污染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主要污染源,成为农村地表水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威胁饮用水安全。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包括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和畜禽养殖产生的废物,通过降雨、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其中畜禽养殖是主要污染源。
传统农业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采用分散养殖形式,不存在大量排放问题。但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导致养殖排放量增加,生态系统无法承载,养殖污染突出。根据2020年的排查报告,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46.67%,氨氮排放量占11.51%,总氮排放量占19.61%,总磷占37.95%。畜禽养殖业虽然在减排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其在全国废水污染中的占比仍上升,畜禽养殖业引发的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2、农业农村水环境改善技术需求
2.1农业农村水环境整治目标与技术思路
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治理好农村环境,而优良的农村水环境是良好农村环境的核心标志。随着“三大攻坚战”的提出,未来10年将会是污染治理的关键期,而农村水环境治理更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前中国农业农村水环境整治的目标应是以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基于产业链的建立完善实现养分的全循环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从流域层面上实现清洁治理,是未来整治的核心目标。
农业面源污染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为减少农业面源引起的水环境污染,根据农业面源引起水污染路径过程,可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治理拦截,即从源头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阻断拦截,在末端对水体进行生态技术强化吸收拦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防控技术有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优化养分和水分管理过程,减少肥料等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实施节水灌溉和径流控制达到控制农田污染的目的,构建生态沟渠、缓冲带、生态池塘和人工湿地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
2.2农业农村水环境整治技术支撑需求
(1)种植业方面的技术需求
种植业污染防控的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保障生产的污染源头削减技术、短距高效的污染过程拦截技术和全过程的技术体系构建三个方面。
(2)养殖业方面的技术需求
根据不同污染控制技术需求方向,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技术可以分为污染源头控制技术,氮磷有机污染减排技术和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水产养殖污染的控制技术通常分为源头减排技术和尾水净化技术。
(3)农村生活方面的技术需求
种植业污染防控的技术需要符合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易于实现有机物、氮磷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体现地区差异的治理模式,能够支撑分类指导。
(4)农业农村政策管理方面的技术需求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尚不完善,缺乏综合管理措施和标准化监测平台,无法满足流域管理需求。需要在政府支持下推进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综合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