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杰出的私人园林之一:卢努甘卡庄园
小小漫画家
2023年05月06日 17:20:45
只看楼主

卢努甘卡庄园(Lunuganga Garden)是 巴瓦艺术生命的源泉 、理想生活实验室 。他终其一生去建筑自己的梦中家园,   巴瓦   花了 近半个多世纪 的时间去打造这座占地25亩的 园林,想要了解   巴瓦   的设计和生活,就 必须了解卢努甘卡庄园



卢努甘卡庄园(Lunuganga Garden)是 巴瓦艺术生命的源泉 、理想生活实验室 。他终其一生去建筑自己的梦中家园,   巴瓦   花了 近半个多世纪 的时间去打造这座占地25亩的 园林,想要了解   巴瓦   的设计和生活,就 必须了解卢努甘卡庄园 。它更像是 “雕琢过的荒野, 而非由鲜花和喷泉构成的花园”。其灵感来自他曾探访过的世界范围内众多园林但又不尽相同,巴瓦称其为 “花园里的花园” 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私人园林之一。


 
       
卢努甘卡庄园平面、立面图  


巴瓦与卢努甘卡庄园的结缘
28岁之前, 杰弗里·巴瓦 (Geoffrey Bawa)  以为自己会和父亲一样,以律师为终身职业。直到29岁那年回到锡兰,哥哥杰维斯劝他买一个庄园安定下来。


那是在1948 年 1 月,斯里兰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前夕,巴瓦在斯里兰卡南部海岸的本托塔 (Bentota) 购买了一处无人问津的橡胶种植园。从一开始,     巴瓦     就打算寻找一块与水相连的土地,并且进行了大量搜索才到达卢努甘加。

这片橡胶种植园位于斯里兰卡Dedduwa湖东面的海角上,南北跨度约400米,囊括了两个小山丘。原有小屋坐落在北侧山丘顶部,却被四周种植的茂密的橡胶树吞没,因缺失阳光而显得异常阴翳。

巴瓦     将这座庄园命名为“卢努甘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盐水河(Salt River),希望将它作为未来自己退休养老的庄园,并全心投入到景观花园的建造中。这也标志着他开始对建筑和造园产生兴趣,同时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巴瓦     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设计卢努甘卡上。


Lunuganga 庄园坐落在Dedduwa湖畔,隐藏在一个12英亩的花园中,环境宁静而完全私密。 庄园融入了本托塔 ( Bentota)的沿海地带环境特点——稻田、肉桂庄园和椰子种植园环绕着Dedduwa湖。一旦进入卢努甘卡的花园,其深刻的宁静和未受破坏的自然环境感觉远离外面的世界。



“花园中的花园” “雕琢过的荒野“


巴瓦     对园林景观的兴趣是引导他进入设计领域的重要因素      。     卢努甘卡庄园的景观经过精心设计和几十年的漫长岁月后,已浑然天成。它更像是 “雕琢过的荒野,而非由鲜花和喷泉构成的花园”。作为人工环境,卢努甘卡花园将地形、建筑、植物、器物不加区分地编织在内,又精心融入远山湖泊,使用最接近于自然的设计语言,将天地纳入建筑。巴瓦没有用理论语言定义这种独特的建造态度和自然观念,他只是称之为 “花园里的花园” (garden in a larger garden),即是说,在湖山的大花园里经营一个人的小花园。重环境的人文品质而不是技术表现,建造的目的是全方位的感官愉悦。 这里的环境     巴瓦     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从庄园的中心向南转,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灌木环绕,缓缓向上延伸到肉桂山。远处,湖水波光粼粼,将视线引向远处的群山。向北望去,一片蔚蓝色的水天映入眼帘。 庄园东侧是一组不断向外、地势逐渐向低的露台,至少有七八处不同的标高。东面的植物密度和种类尤其丰富。


沿着露台拾级而下,底层步道的东面尽头有一汪水池和几许房屋,这便是Black Pavilion Pool。通往Black Pavilion的水边小径中央,还有一个石制日晷——在卢努甘卡庄园,连获取时间的方式都是依赖自然的。


北侧丘顶花园的露台则临湖而建,水畔一株高大茂盛的素馨树蔚为壮观,遒劲的枝桠间是一位断臂西方少年的石像,背后碧蓝的湖水波光粼粼。素馨树是主屋和丘顶花园非常入画的景观,它和树枝背后的西方少年和远处平静的德杜瓦( Dedduwa)湖构成了一个一年四季里每日不同光线下有着丰富变化的景观。树枝的古老而神秘,断臂少年的沉思蓝天白云湖水的映射神秘而浪漫。


短墙两头矗立着两座希腊罗马式样的雕塑:西边的一座是一位抬手屈肘的少年,似乎在呼唤观者前去观赏远处湖景;东边的一座是双臂已经陨毁的少年,有断臂维纳斯的异曲同工之妙。

“这座山丘自然多姿,隐含了丰富的道路系统和若干建筑群落,其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工环境来构思的。这里最能体现巴瓦的思想——顺势设计。它的特征在于:弱化建筑单体、强调环境关系;将植被、地形、水体、新的或旧的建筑一概视为原始素材,无差别地纳入环境营造;以干涉最小、轻盈简便的方式施工;注重环境的人文品质而不是技术表现,建造的目的是全方位的感官愉悦。”——金秋野




庄园建筑,巴瓦的“设计实验”


· 主屋

入口几何台阶由多个不同方向的阶梯组成,经过这里抵达主屋的南面露台,这里也是主入口所在。

     
主屋左右两侧是平面几乎完全对称的主客套房,整个主屋西侧是Bawa及其客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东侧则是佣人房、厨房等服务区域。西侧和东侧之间由一堵沿着餐厅和客房的墙直接划开,在室内从东侧区域进入西侧的唯一入口便是餐厅东面的一个小门洞。

  

主屋平面图  

 
    Bawa     的所有住宅作品中,客厅永远占有最重要的地位——Bawa的客厅绝对有整间住宅最大的面积和最好的景观朝向。卢努甘卡庄园甚至有室内和室外两个客厅。室内客厅被Bawa兼作画室,北面窗边有桌椅,这里是他周末从科伦坡自宅回到卢努甘卡继续进行设计工作的场所。室外客厅三面围合,天花中央是一盏复制Poul Henningsen设计的松果灯;西北面则打开朝向露台盘根交错的鸡蛋花树。低矮的天花和凉廊的支柱自然框出两幅动态变化的图景。  

室内客厅

 
      室外客厅  
 

室外客厅外景  

花园看向主屋


· 桥屋
桥屋(Bridge Pavilion)位于几何造型的大台阶旁,两端分别与露天车库和凉廊相连。它的主体是位于二层的狭长客房,东西两面没有实墙,全部是通透的玻璃窗。这里的隐私性几乎为无,却有良好的通风和景色。似乎相较于夜间寝室,它更胜任日间外客厅的角色。  

 

 

玻璃客房北侧入口


· sandella 房  

 
桥屋东面紧邻着Bawa于1983年加建的studio,名为桑德拉(Sandela)。它的四面有不同程度的开洞,以便与外部自然相通。北面是主入口;西面是几乎整面墙宽的黑色大门,门扉开启时,在桥屋之下可直接望进桑德拉房的内部;南面是向外凸出的阳光房,又增加了东西两面玻璃窗墙,将更多的绿色迎入屋内;东面是两层高的竖向长窗,窗外正对的繁复枝桠与窗内的孪生靠背木椅相映成趣。桑德拉房的门窗都是从别处的老旧房屋淘回来并回收利用的,这使得它虽是新建,却自带时光打磨的印迹和韵味。  

   
 
 
 
 

 
· 展廊和鸡舍
面向桑德拉房,左手边是四方攒尖顶的送水泵房(鸡舍,Hen House)和双坡屋顶的展廊(Gallery Pavilion),它们的前身分别是鸡舍和牛棚。1970年代,当斯里兰卡主要受左翼势力控制时,很多私有财产都面临收归国有的危险。巴瓦效仿首相的做法,宣称此地为鸟类保护区,兴建了鸟舍。直到1977年,他接受了斯里兰卡新政府的委托——设计位于科特的新议会大厦和马塔拉的大学,Bawa开启了他建筑生涯最忙碌的日子。 改造后的鸡舍与后来落成的科特议会大厦在造型上十分相近。Bawa似乎是将散落在卢努甘卡各处的小房子当作正式设计项目的练手之作。

展廊和鸡舍  

  

展廊内部  

      展廊外的哥特式庭院  
 
      展廊房型  

 
· 肉桂山房       
 

 
Bawa在1992年加建了作为客房使用的肉桂山房(Cinnamon Hill),这也是他对卢努甘卡庄园做出的最后改动。肉桂山房由三个体块串联组成,次卧和室内客厅是中间体块,室外客厅(凉廊)和主卧在其两翼向前凹折,形成有折面效果的主立面。凉廊作为立面的组成要素,以及折面的立面处理手法在坎达拉马遗产酒店中也都能看到。  

 
 
肉桂山房的曲折立面  

坎达拉马遗产酒店的曲折立面  
 
 
肉桂山房凉廊

肉桂山房共有两室两厅,除此之外还有一间小厨房和专属于主卫的庭院。佣人房刻意与主要房间拉开距离,仅由一道外墙作为视觉和空间上的连结。肉桂山房虽小,却是细节满满。比如,凉廊开敞的一面有十字形的立柱,山墙边的案几象征祭坛,整个凉廊俨然是个室外小教堂。再比如,次卧的床头深入壁龛,床头两边的矮墙自然成为床头柜,室内隔墙同时成为必需家具。许多名人政要都来拜访过卢努甘卡庄园并留宿肉桂山房。1998年2月,查尔斯王子抵达首都科伦坡以庆祝斯里兰卡独立50周年,之后便马不停蹄地专门驱车前去拜访Bawa和他的花园。

   
肉桂山房主卧房型    

 
肉桂山房平面  

 
· 画工房
画工房就在桥的北端尽头。当时Bawa有许多进行中的项目在Bentota,于是他将科伦坡的部分办公室迁到附近的卢努甘卡,并为暂住的画工们建造了这处客房。画工房通体白色,入口处的石柱上有铃铛是Bawa传唤画工之用;沿着梯段向上便来到了二层的外玄关,门前的铁艺护栏有着巴洛克式的枝叶纹路。

息桥横跨卢努甘卡庄园的隐篱(ha-ha),将被一分为二的庄园再度联系起来,并提供了唯一来往通行的路径。叹息桥的形式是有着连续单坡屋顶的凉廊,廊内墙上蓝皮肤印度主神的壁画是艺术家Laki Senanayake的作品。

 

叹息桥

· 罗马房
Bawa在卢努甘卡庄园的大多数时间里是在室外活动的,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才会回到屋内。因此卢努甘卡里的每处房子都有附属的凉廊,也散落着很多小型凉廊,方便Bawa在庄园里走走停停。除了前述的Black Pavilion和Blue Pavilion,在主屋所在高台的西北角还有一处罗马房(Roman Pavilion)。它的平面是三面围合的矩形,开敞的一面均匀分布着四个简易版Doric柱并支撑起凉廊的坡屋顶。廊下一侧的短墙开了一个屋形小口,是漏窗也作框景,灵感或许来自Bawa到访过苏州园林的记忆。

 

罗马房



结语


巴瓦   注重“协同设计” ,在他的作品(包括卢努甘卡庄园)中随处可见与各个领域艺术家合作的作品,也许是一扇门、一幅壁画,又或者是一系列雕塑、地毯。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和奇幻感,可谓海纳百川。巴瓦的作品中,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传统文化,居然都能和谐共存。 今日的卢努 甘卡庄园被卢努甘卡信托基金打造成精品民宿、旅游景点,招待来自全世界的客人;也有明星艺术家和建筑师在此设计装置,连同卢努甘卡庄园的名声一起发出更大的声音。

 

Mingwei Lee 纪念巴瓦诞生100周年 苏格兰铜钟

隈研吾纪念巴瓦诞生100周年设计的 编织 装置

这里是   巴瓦   艺术生命的源泉,是他心灵的家园,以至于晚年的巴瓦在中风过后,身体稍微恢复时,仍然愿意频繁地回到这块最爱的土地上来感受生命的呼吸。一直保留着巴瓦去世时留下的样子,它既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地方,也是一个时间静止的地方。在一块灰色的小石头下面,是已故的杰弗里·巴瓦的骨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牌匾,没有任何标志,除了地上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指向巴瓦最后的安息地,那是在一座俯瞰河流的小山上,他心爱的庄园就是以河流命名的。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