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破坏力非常强,在造成建筑物破坏倒塌的同时,还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整体安全,抗震性能已成为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建筑结构采用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1. 基础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这间采用柔性连接,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时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结构反应急仅相当于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强震观测结果可达1/2-1/16),从而"隔离"了地震,通俗地说:使用隔震技术的房屋经历8级地震的震动仅相当于5.5级地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
地震的破坏力非常强,在造成建筑物破坏倒塌的同时,还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整体安全,抗震性能已成为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建筑结构采用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1. 基础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这间采用柔性连接,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时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结构反应急仅相当于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强震观测结果可达1/2-1/16),从而"隔离"了地震,通俗地说:使用隔震技术的房屋经历8级地震的震动仅相当于5.5级地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
从隔震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效果来看,对于8度及其以上抗震设防区的高于六层建筑,应用隔震技术后,设防烈度可降低2度,从而可以节约投资成本,作为成熟的工程应用技术,隔震技术已在国内外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2.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装置(或元件)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建筑隔震技术是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隔振消能技术在减轻多、低层房屋水平地震灾害中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3. 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设防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规范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进行设计。即是:当遭受多遇地震影响时,将基本不受损坏和影响使用功能;当遭受设防地震影响时,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罕遇地震影响时,将不发生危及生命安全和丧失使用价值的破坏。
知识点:有效的设计减轻地震对建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