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这里是刚刚和甲方掰头完的建模助手。 大家都知道,甲方和乙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他们之间总会有很多恩怨情仇。 先不说咱运营要向甲方大佬申请为大家谋福利,建筑师们也同样时刻在和天敌甲方周旋... 咋?还不信?今天小编就用Mesterfjellet学校案例,聊一聊甲方的要求到底有多全(离)面(谱),事情是这样的—— 甲方从一开始的:“我想要个热闹的体育馆”,到最后演变成:“我想要个热闹的体育馆,你给我配着商业、社区、学校、礼堂、影院、托儿所、图书馆搞个综合体。”
hi,这里是刚刚和甲方掰头完的建模助手。
大家都知道,甲方和乙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他们之间总会有很多恩怨情仇。
先不说咱运营要向甲方大佬申请为大家谋福利,建筑师们也同样时刻在和天敌甲方周旋...
咋?还不信?今天小编就用Mesterfjellet学校案例,聊一聊甲方的要求到底有多全(离)面(谱),事情是这样的——
甲方从一开始的:“我想要个热闹的体育馆”,到最后演变成:“我想要个热闹的体育馆,你给我配着商业、社区、学校、礼堂、影院、托儿所、图书馆搞个综合体。”
乙方:???就挺突然的。
01
PRAT!
项目背景
甲方想干嘛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位于挪威拉维克地区有一所混凝土校舍由于老破小被拉维克政府嫌弃了。政府爸爸大手一挥,推倒重建。 基地北侧街对面是拉维克特色的Mesterfjellet 岩石景观(Master Mountain);而西南部则是一个历史遗址公园,这个地方曾经是挪威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巴洛克式花园的一部分。
但是,基地上现有一栋v字型布局的体育馆和游泳馆“Farrishallen”,而南侧狭小的校舍将被拆除。
基地内靠近体育馆一侧存在高差。
现在新的学校要求设置1-10年级共二十个班级,预计容纳学生550人左右。
除了教学空间外,图书馆、实验室、兴趣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手工教室、计算机教室、培育种植教室)、大礼堂、多功能厅、餐厅一个也不能少,都要配备齐全。
此外,新的学校还需要包括一个“家庭中心”,目的是为该地区提供医疗以及社会服务,在里面还会设立婴儿健康站和幼儿托管。
(教室1700㎡ /家庭中心400㎡/社区服务 240㎡/多功能厅200㎡/礼堂200㎡/图书馆200㎡/兴趣教室750㎡/实验室600㎡/餐厅200㎡/办公600㎡)
甲方爸爸的需求很明确,就是告诉你,这不仅仅是一栋单纯的学校,更是拉维克的市民活动中心,学校的一切资源都要向城市开放。
是的,一切。
包括外面的操场、活动场地,都要开放,再加上原本的体育馆和游泳馆,形成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综!合!体!
意思就是:既要,又要,还要...
看到这里你应该会很疑惑,为什么非要搞这个“综合体”不可?
按照甲方的说法是:当小孩子在教室上课,你可以教室外面跳着广场舞,结果导向就是方便接孩子放学。
真的很敢想是不是?
所以这个设计关键是:在方便的基础上,如何在共用学校资源的同时互不干扰。
02
PRAT!
初步解决
说的都是些什么话
只要甲方敢想,乙方就能做!
首先看看整个学校有哪些资源可以共用——其实也不用看,甲方爸爸都说了“一切”嘛~
除了上课的教室,其余都得拿出来共用。
于是就形成了三个功能块:
①学校独立使用部分
②共用部分
③社区独立使用部分
上面提到要互不干扰,那就各回各家不好吗?
三个体块分散布置在基地上,与原体育馆游泳馆连接起来再加上小花园收工。
太年轻,甲方怎么会这么轻易放过你!需求再加码:要留出足够大的面积给操场和户外活动场地。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分散布置!是不是很惊喜?只能竖向拔高集中布置——也就是三个部分只能布置在一栋楼里。 根据要求,升起一座五层高的矩形体量并在靠近体育馆&游泳馆一侧布置,其余场地用作操场及户外活动场地。
既然将来所有建筑是一个整体,那么干脆将旧建筑与新建部分用一个门厅连接起来,三个部分围合出建筑主入口以及公园附近的次入口;
由于体育馆一侧与南侧场地存在高差,因此门厅部分设定为两层,最下面一层为负一层。
虽然但是!就算在一个楼里,大家都是各过各的,得让各个群体互不打扰,该上课上课,该跳舞跳舞。
说白了就是要做到,可以集中布置但必须分散使用,即在保证独立使用的同时,整个建筑又是开放的。 那么久先将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做到物理上不干扰:将学校独立部分放在上三层,社区部分放在底下,共用的部分则放在另一侧占用五层的高度。
这种布局的配置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和市民共用南侧的公共空间。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空间大,流动性岂不是更大?要是想拦住孩子和大人两个区域相互溜达,是不是得砌个墙呢。
很显然砌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虽然我们这是一个综合体的建筑,并不是监狱。
加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反而让整个空间变得割裂。
该咋做?前方心理战预警!
03
PRAT!
继续解决
所以要怎么搞
有一件事,建筑师们就算没达到共识,心里应该也有点C数了!这年头的设计工作,一半是没办法,一半是没法办。 所以,这里CEBRA就玩起了心理战术!
大人和小孩是两个肉眼可见差异的群体,说白了就是大人不想和小孩玩,小孩也不想大人玩。 当A区的大人看到B区是小孩的活动范围,自然而然会认为对面是儿童区域,这和你逛街时自动略过儿童区的状态差不多。
总的一句:上面说的心理战,就是消灭好奇心。
如果中间竖的是一道墙,两波儿人总会好奇对面是咋样,墙这边的想过去,墙那边的想过来。
但假设中间是一道河呢?
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边看着那边吃饭睡觉,那边看着这边睡觉吃饭,也就懒得过去了——反正也没钱建桥。
不是不让你过去,而是让你不想过去。
敲黑板:通而不畅才是正解!为了实现各层两种使用人群的互不干扰,就需要在空间中加入这样一条河!
这个“河”对应到空间中便是开放的informal空间——在保证水平方向两种人群的视线畅通的同时通过informal空间进行限定。
informal空间自然是要包含在共用部分里,除了用“通而不畅”进行空间限定外,还得加持开放技能,也就是吸引市民朋友到各层的共用部分自由活动。
为了让共用部分开放值加满,在共用部分开洞形成以中庭为核心的informal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洞开哪里呢?
由于学校独立使用部分面积较大,而社区部分较小,导致形成的共用部分难以挖一个尺度适宜的洞。
因此重新调整体块布局,将学校独立部分的办公室挪到西侧,整个共用部分则挪到靠近户外场地的一侧,目的是保证体块的竖向完整性。
将洞开在共用部分中间形成边庭,通过楼梯引导到达两侧的informal功能里。
接下来就是具体安排共用功能以及引导到达各层的楼梯了;楼梯既是引导流线的主体也是承载活动的主体。
首先将共用部分开放程度较高的功能紧挨边庭布置。
负一层
边庭非常适合加入大台阶作为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台阶对面设置舞台;台阶下作为连接南侧户外活动的门厅。舞台后面则是表演准备室和音乐教室。
一层
舞台部分两层通高,在一层的大台阶平台处布置市民活动大厅;西侧围绕边庭布置餐厅以及美术教室。
二层
南侧加入开放阅览,经由一层的斜向楼梯直接到达;阅览空间对侧则是开放的计算机教室,可由紧挨边庭的走廊到达。
三层
北侧为开放厨房;南侧为礼堂。
二层到达三层的开放厨房,为了避免楼梯元素的重复,使用半圆平台成为停留节点,并连接图书馆对侧的休闲平台。
四层
礼堂由于有坡度会占用两层空间;
切掉礼堂台阶下未使用部分,紧靠礼堂墙体加入直跑楼梯到达四层的礼堂入口。
至此,连续的楼梯和开放功能形成的informal空间设计完毕。
PRAT!
内部细化
就是要抠辣么细
外面搞完了,接下来细化建筑内部。 一层北侧为主入口。为了强化主入口,一层北侧家庭中心部分进行切割,形成喇叭口。
门厅部分设直跑楼梯与负一层连接;向西引导进入体育馆与游泳馆的次门厅、向东引导进入餐厅;并在靠近大台阶的一侧开洞以此分隔餐厅和多功能台阶。
由于负一层北侧部分存在高差,因此社区服务只占用一小部分面积。
内部环绕一圈内走廊,中间连接部分设作为游泳馆和体育馆的补充。
上面三层的教室和办公室朝两侧布置,中间形成较宽的走廊;在走廊中间加分散的小型公共盒子,作为学生活动的次级公共空间。
至此,内部功能布置完毕。 现在规规矩矩的矩形块略显普通,那就在外形上搞点事情。首先对南侧切割,引导公园的人流进入室外活动场地。
毕竟五层的体量很大,为了避免对远处岩石山的遮挡,继续切割南侧屋顶。
为了保证形式统一,北侧和东侧也照猫画虎切几刀。
至此,建筑体块塑造完毕。接着再回来调整内部空间适应切割导致的局部变化。
由于切割在南北两侧形成了不太好用的三角空间,所以将北侧的三角空间开放作为公共空间使用,并在三层挖边庭加强上下两层的联系。
屋顶部分切割后,导致斜面处使用高度不够,所以三层切割楼板形成上下层通高。顶层的三角区直接变成室外,并局部打开切割屋顶满足室外使用高度。
最后,建筑外部采用木头材质并开窗。
细化户外场地,打完收工。
以上这个牛轰轰的案例,就是CEBRA 和 SPINNArkitekter+Various Architects设计的——Mesterfjellet学校。
↓完整案例↓
实不相瞒,小编在开始看到这个“综合体”时,一整个震惊住了。
要能学校和广场存在同一个空间里,它们需要彼此依偎,但又得有足够的空间互不打扰,甲方这是以为自己拿了什么霸道总裁剧本...
不过作为建筑师总是神一般的存在,甲方要走自己的路,作为乙方只能让对方无路可走!看完只想为大神们鼓鼓掌~
本期的案例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大家有喜欢看的题材,也可以在后台留言,我,宠粉第一名,肯定满足到位。
好啦先酱紫,我们下期见~
Revit插件——建模助手还有机电,土建,出图,综合,有求必应,施工,族库等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