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模数
不想再起名
2022年11月11日 13:33:22
只看楼主

什么是模度制 取某一基本单位,建筑物中的其他尺度用此基本单位的倍数表示。 例如,在西方古典建筑的模数制中,柱底底部半径为基本模度(M)

什么是模度制



取某一基本单位,建筑物中的其他尺度用此基本单位的倍数表示。


例如,在西方古典建筑的模数制中,柱底底部半径为基本模度(M)

图片


建筑模度的特点



1.模度不宜太大。

2.有些非数字模度制可能不反映绝对尺度。例如西方古典建筑的模度制。


3.基本模度的选择要方便,最好在建筑物中可直接找到,以便参照。



模数是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有了模数,

就能根据固定的比例(权衡)

算出柱高、斗拱高、

梁檩长度、屋面坡度等重要参数。


古人采用模数制度,一是在漫长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这种受力合理又美观的结构,二是为了比较准确地制定建筑预算,并防止偷工减料的现象,便于监督和管理。


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部营造则例》都规定了相应的模数与权衡。


营造法式中的模数制度为材分制,清营造则例为斗口制,类似于今天乐高积木的模数。


图片

乐高的最小单位称为颗粒,单位尺寸是8毫米,也被称为一乐高单位。


来源:福州文物

知识点:模数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台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