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开工、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顺利完成上跨金塘大桥架梁施工……
cof_52129132
2022年11月08日 15:14:07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01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开工 11月2日,甬舟(宁波至舟山)铁路全线开工。甬舟铁路正线全长76.396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70.137公里。线路西起宁波东站,向东延伸至舟山市的金塘岛、册子岛及舟山本岛。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共设7个站,其中新建北仑西、金塘、马岙、舟山4座车站,改造宁波东、云龙、邱隘3座既有站。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工期6年。


01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开工

11月2日,甬舟(宁波至舟山)铁路全线开工。甬舟铁路正线全长76.396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70.137公里。线路西起宁波东站,向东延伸至舟山市的金塘岛、册子岛及舟山本岛。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共设7个站,其中新建北仑西、金塘、马岙、舟山4座车站,改造宁波东、云龙、邱隘3座既有站。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工期6年。


全线大中桥梁36座,隧道17座,桥隧比90.26%。线路依次跨越金塘水道、西堠门水道、桃夭门水道、富翅门水道,跨海段总长达10公里。

 

全长16.18公里的金塘海底隧道,比港珠澳大桥的隧道还要长10公里,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港珠澳大桥越海隧道全长6.7公里,属沉管公路隧道,而金塘隧道是高铁盾构隧道,全线五分之一里程深入海底。


据介绍,金塘海底隧道穿越的金塘水道水深流急,水文地质及建设条件极为复杂,隧道设计面临“大断面、高水压、长掘进、强腐蚀”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设计团队首次提出超大直径盾构海底地中对接技术方案,首次在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内侧设置全断面二次衬砌结构,首次在盾构管片接缝外侧设置多道防水体系,首次在铁路盾构隧道内部设置适用于机动车辆的纵向贯通疏散通道等。

 

甬舟铁路是实现浙江省高铁1小时交通圈建设目标的需要,建成后,将强化宁波和舟山同城化效应,加快舟山及宁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助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加快实现“一体一圈五岛群”发展目标。(来源: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02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顺利完成上跨金塘大桥架梁施工

11月3日凌晨,在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的施工现场,一片长50米、重达1800吨整孔箱梁在运梁车和架梁机的密切配合下,被稳稳地放置在金塘大桥的两侧桥墩上,标志着目前在建的亚洲最大海上互通——滨海互通主线桥顺利完成上跨金塘大桥架梁施工,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是唱响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江苏等省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方便杭州湾沿线,特别是余姚西部、慈溪北部等地市民的出行。滨海互通主线桥主要连接该项目的滨海高架和威海高架,与甬舟高速金塘大桥呈“十字交叉”,主线桥长2.39公里,前期设计50米整孔预制箱梁94片、40米整孔预制箱梁2片。

 

“甬舟高速金塘大桥是浙江省境内连接舟山市与宁波市镇的重要跨海通道。为最小程度影响车辆通行,我们采用夜间双幅封道的形式进行架设安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上跨金塘大桥施工是该项目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IV级风险点,施工任务难度大、风险高。此次架设的两片50米整孔预制箱梁重达1800吨,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系统梁上运架单体最重的整孔预制箱梁。要把如此大体量的整孔箱梁在1800米超小曲线、1.9‰的超大纵坡和4%的超大横坡的高架桥上不间断进行超过11千米的安全运输,更是施工的一项关键难点。

 

项目创新使用YL1800型运梁车,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无线联动控制技术破解箱梁的运输难题。运梁车共有512个轮胎,整车自重760吨,工作时可灵活调节运梁车前后、左右的500多个轮胎的高低位置和转动速率,确保了箱梁在爬坡运输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运行在既定安全线路内。同时,项目还采用了配备5G技术的“越海号”架桥机,并在架桥机上布设近百个移动监控设备,在箱梁梁体两侧设置多组水平尺,实现对箱梁架设环节的360°实时监测,确保箱梁一次性安全架设到位。(来源:浙江在线)


03

延长高速东金沟松花江特大桥连续梁双幅合龙

近日,东金沟松花江特大桥,顺利实现连续梁双幅合龙,距离全线贯通更近了一步。


东金沟松花江特大桥全长1127米,位于桦甸市夹皮沟镇金沟村附近,桥址区域地貌为延边哈尔巴岭—老爷岭中低山地貌,斜跨二道松花江,并跨支流河域,地势起伏跌宕,施工难度较大,其中21#、22#、23#墩为水中墩,上部结构为(70+120+120+70)T型刚构,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据介绍,东金沟松花江特大桥连续梁双幅合拢是最关键的施工节点之一,也是施工技术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施工工序,对施工的安全、质量、精度等要求都很高。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连续梁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挂篮施工工艺,并采用6套挂篮同步推进。为确保工程质量,每个节段我们都选择在当日最低温时浇筑混凝土,黑白颠倒、昼夜连续施工是经常的事。”


自该桥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克服现场施工环境极其复杂、疫情期间资源进场压力较大、极端天气影响工程进度等重重困难,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满配资源配置、开展专项劳动竞赛、确立党员攻关课题等方式,确保了2022年10月7日右幅中跨合龙、10月20日左幅中跨合龙、10月21日右幅单幅合龙。为确保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项目还不断加强对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反复检查高空作业平台和防护围挡,并对挂篮模板加固、梁体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各道工序严格把关。


目前,东金沟松花江特大桥箱梁架设已经完成,现已进入T梁架设的冲刺阶段,接下来将全面推进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来源:吉林日报)


04

杭衢铁路新安江特大桥斜拉索全部安装完成

11月1日,杭衢铁路新安江特大桥完成全部斜拉索安装,为11月底的斜拉桥主跨合龙奠定了基础。


新安江特大桥是杭衢铁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260.09米,主跨为224米矮塔斜拉桥跨越新安江。大桥单个桥塔设置8对斜拉索,全桥斜拉索共32束。斜拉索(锚固点至桥塔理论交点)最长约105.142米,最短约46.749米。斜拉索采用单丝涂覆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体系,外套HDPE,平行双索面体系。斜拉索与主梁采用成品梁端锚具形式,主梁内设置锚固梁,张拉端设置在梁上,在塔端采用分丝管索鞍贯通。斜拉索单根张拉,塔上索鞍采用单侧双向抗滑装置。

 

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合理制定作业程序:一是未雨绸缪,架空安置斜拉索产品,对材料堆放场地做好排水和防水工作,防止材料受雨水侵蚀影响工程质量;二是超前谋势,根据施工进度顺序、施工难度、环境等特点,提前预测斜拉索张拉中可能发生的影响工期因素,严格把握斜拉索安装精度。本次新安江特大桥顺利完成全部斜拉索安装工程后,主桥将进入合龙段及桥面系施工阶段,大桥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新安江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杭衢铁路(建衢段)是我国首条采用“PPP+EPC”模式运作的高铁项目,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衢州到杭州多点、多通道连接,对缓解沪昆铁路运输压力,支撑杭州西站枢纽发展,推动杭衢同城化,助力浙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