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件之柱础--结构和造型
看得见风
2022年10月18日 16:30:57
只看楼主

柱础是古代木质建筑中用于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称为磉盘,或又称为柱础石。由于古代木架结构的房屋重力主要由柱子来支撑, 为了防止落地屋柱受潮腐烂,在柱脚上加上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面隔离,在起到防潮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柱基的承压力。 人们日常所说的“柱础”,主要包括“踬”和“础”两部分,房柱、“踬”和“础”三者在垂直角度上为从上至下的顺序。“础”是柱础下层用于承受压力的部分;“踬”,则为放置在础与房柱之间,其主要用来隔断毛细现象向房柱渗入湿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

柱础是古代木质建筑中用于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称为磉盘,或又称为柱础石。由于古代木架结构的房屋重力主要由柱子来支撑, 为了防止落地屋柱受潮腐烂,在柱脚上加上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面隔离,在起到防潮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柱基的承压力。


人们日常所说的“柱础”,主要包括“踬”和“础”两部分,房柱、“踬”和“础”三者在垂直角度上为从上至下的顺序。“础”是柱础下层用于承受压力的部分;“踬”,则为放置在础与房柱之间,其主要用来隔断毛细现象向房柱渗入湿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柱础”是包括两者的。

图片

一、柱础的结构

大致说来,除了圆柱形及圆鼓形柱础之外,大部分样式的柱础其外形由上至下,均由顶、肚、腰、脚等四部份组合而成。


图片

柱础结构示意图


础顶即柱础顶部与柱子过渡交接、上承荷载的部位。由于其位置的角度易为人们视觉所接触,且面积不大,所以常作压地隐起华或减地平钑的简单纹饰。也有表面素平不作纹饰的,可以衬托出础肚部位的雕饰。


础肚位于柱础的上半部,是整个柱础最富趣味的地方。其外形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变化,包括有莲瓣形、扁圆形、大小弧瓣形、四方形、六方形及八方形等。且此段也是柱础主要的雕饰表现所在,显现柱础个性、划分柱础类别的位置。


础腰指础肚之下做收缩的部位,反衬上段凸出的础肚。通常此处甚少装饰,仅作外形上的曲线变化。


础脚则是柱础最下部与地面接触、将荷载传往地面的部位,比础肚窄、比础腰宽。其外形通常与上段的础肚保持一致,但不是绝对的,比如六方形、八方形的柱础底座也经常是圆形的。

图片

二、柱础造型的分类

一般来说,柱础由上至下,基本是由础顶、础肚、础腰、础脚等四部分组合而成(除圆柱形、圆鼓形),对于柱础的造型设计, 基本也就在这四个部分翻新立意,以求在实现功能的同时满足审美需求,并赋予一定的心理暗示或是良好的祝福愿望。


就柱础的造型来分类,可以将柱础大致分为几何形、实物形、植物形、复合形、兽形这五大类,同时每一类里面又可按照柱础实物,细分为圆柱形、瓜形、圆鼓形等。


柱础造型的分类

柱础造型

详细分类

几何形

圆柱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扁圆形

实物形

覆斗形、覆盆形、鼓形、鼓镜形、宝瓶形、宫灯形

人物形

力士、菩萨、罗汉

植物形

瓜形、葫芦形、莲瓣形、大小弧瓣形

动物形

狮兽形、卧象形、卧羊形、蟾蜍形、龟形、翼虎形

复合形

复合形


(一)几何形柱础


1四方形柱础


柱础分成四面,呈正方形形状,在凸出的四个面上,作图纹雕饰。另有一种“圆弧四方形”的柱础,其形状是在原先垂直的四个面,作圆弧形的变化。


还有一种较特殊的四方形柱础:其形式类似台基,上下有枋,中间有束腰,四隅常作竹节柱的形状,在四柱间并施以相同或不同的纹饰。与地面接触的底部,其四边作“柜台脚”的底座,以承托柱础,而成为一个形式完整的台基。这种四方形柱础也称作台基式、更华丽一点的也叫须弥座式。


图片

方形柱础


2六面/八面形柱础


也可以称作六棱形/八棱形或六角形/八角形或六边/八边形柱础。上段呈正六/八方形,通常在面积相同的每个面上,施以图纹装饰;也有素平不做雕镌的,但比较少。多有束腰,在下段常作六/八方形或圆形的柱脚。在六方形及八方形的每个面,常作对称主题的雕饰,譬如,八方形柱础,通常以佛教或道教的“八宝”、“暗八仙”配合“八骏马”之类的主题,作间隔式的纹饰安排,经常是两个柱础作成对的设计。


图片

八面形柱础


3)圆柱形柱础


圆柱形柱础造型简洁,为圆柱形状,上下粗细一致,有的表面素平,有的雕以纹饰,表面素平的形式为清初早期的风格。


图片

圆形柱础

(二)实物形柱础


1覆斗式柱础


覆斗式可能是最早成型的柱础形式,西汉时期出现,多见于汉代魏晋而后世罕有。其上下底面是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侧面是四个等腰梯形,形似斗口朝下放置的栌斗,故称覆斗。覆斗式上小下大,符合柱子荷重均匀下传的作用。柱础常与柱头的栌斗合用,一仰一覆,相互呼应。


图片

覆斗式柱础


2覆盆式柱础


最重要的柱础形式之一,起源时间也是汉代但晚于覆斗式出现,南北朝开始流行,而在唐宋时期最为常见。所谓“覆盆”也就是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为枭线线脚,柱础呈盘状隆起,就像是倒扣的盆子,所以称为“覆盆”。覆盆与覆斗的区别在于一个圆一个方。覆盆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不施雕饰的素覆盆,另一种在覆盆上做各式纹样的雕饰。宋代时期,素覆盆仅作为一种低等的柱础形式使用,明代的鼓镜式与其形式颇为相似,应该是由其演化而来。


图片

覆盆式柱础


覆盆式柱础多与莲花型纹合用,称作覆盆莲花或莲花覆盆。由于覆盆的样式跟莲花造型结合的非常完美,莲花本身又有非常吉祥的寓意,且受到佛教文化兴盛的推动,覆盆莲花式柱础成为我国传统柱础中应用最广泛(无论地域、时间、建筑类型和等级)、最成功的柱础形式


图片

石质莲花覆盆柱础


覆盆莲花最常见的是铺地莲花--即莲瓣向下的覆盆,通常的概念里覆盆莲花等同于铺地莲花,另还有仰覆莲花--铺地莲花再加一层仰莲,中间或有束腰--双层或三层覆莲、方形覆莲(相当于覆斗+莲花)等变化形式。


3鼓式柱础


鼓式柱础又称鼓磴式、算盘珠式柱础,由名字可以很容易想象其造型。鼓式柱础从明代开始多见于家境稍殷实的富户家,是民间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柱础样式。鼓式础的出现时间不明确,从汉代起就有鼓盘状的柱础,但是面大而扁,与一般意义上的鼓式相差甚大。


鼓式柱础有三种形式:其一表面素平没有纹饰非常朴素实用;其次是上下缘处饰有连珠花纹,表面做浅浮雕,这是一种完全仿照鼓的做法;最豪华的鼓身做高浮雕或镂雕,饰满吉祥纹饰。


图片

鼓式柱础


最朴素的鼓式柱础没有纹饰,其次是上下缘处饰有连珠花纹者(仿鼓上的铜钉),最豪华的鼓身饰满吉祥纹饰。


另有一种上宽下窄,肩部凸出的“变体圆鼓形柱础”。


4鼓镜式柱础


鼓镜式柱础原是素覆盆柱础的变形,在宋代属于低级柱础。鼓镜柱础一般不加雕饰,最明显的特征是采用古镜柱顶。鼓镜式柱础原普遍用于明都南京的官式建筑,后随永乐迁都而将其式样带到北京,几乎成为明、清官式建筑柱础的唯一风格。


图片

鼓镜式柱础

5宝瓶式柱础


宝瓶式柱础是宋代出现的纷繁多变的柱础造型之一。宝瓶式的特点是瓶颈处的收口略细于柱子,通长会在瓶肚处做雕饰,有些宝瓶式柱础比较高挑,础脚做成柜脚式,仿佛一件精致的摆设,非常的典雅。有些宝瓶式高度较矮,造型如腌制的坛子,极富生活的情趣,视觉上也更稳定。


6)宫灯式柱础


顾名思义,宫灯形柱础造型来源于宫灯的式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也归入六面形柱但宫灯式的柱础自成一派有自己固有的特点且不同于典型的六面柱础。

 图片

宫灯形柱础

(三)动物式柱


顾名思义,整个柱础就是一个动物的雕塑。动物式柱础以狮兽最多,另外还有卧象础、卧羊础、蟾蜍形、龟形、翼虎形等等。动物式柱础有以头顶柱有立兽头顶柱和卧兽以背驮柱两种造型。前一种大约源于印度的立狮柱础,后者却是中国特有的,可能受到东汉卧羊础的影响,是中国传统兽形柱础做法与外来题材形象的结合。另还有一种狮兽曲伏柱础旁侧的做法,因狮形不涉及柱础的主体受力部分,或者应该当作柱础的雕饰。


图片

兽形柱础


(四)人物式柱础


人物柱础主要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多以佛教人物中的力士、罗汉、菩萨等为主。力士的人物形象生动,雕刻惟妙惟肖,同时力士的寓意与柱础的承重功能结合非常完美,仿佛在用力承驼着柱子的重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色,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五)植物式柱础


1瓜形柱础


根据字面意思即可理解,造型来源于瓜类的形象,尤其是南瓜。也是出现时间较晚,较为少见的柱础样式。但南瓜础的特色很鲜明。瓜形柱础在民居中应用较多,以其极富农家趣味的造型,以及南瓜象征着多子,寓意着子子孙孙繁衍昌盛和五谷丰收而受到百姓的喜爱。


图片

瓜形柱础

2)葫芦形柱础


葫芦的谐音为福禄”,自古以来就是福禄吉祥 健康长寿的象征也是保宅护家的良品。葫芦形柱础最大的特点就是中间部位有一道或几道束腰束腰上下的部分分量相当都可称作础肚。因其造型细长施展雕刻手法和图案纹案的空间也更多上下层次丰富。基座一般为方形。



复合式柱础


多种不同的简单造型组合起来,成为新的柱础样式。譬如圆鼓与基座、圆鼓与覆盆、基座与覆盆、八角形与鼓形……多种多样相组合的形式,而且其中的基座还有方形、六角、八角形的区别;鼓形也有扁形、瘦高形的不同。


复合式柱础石多雕制精巧,分为多种样式:


其一,就总体造型看,有上圆下圆型,上圆下八面、六面体形,上部为折角曲面方石鼓型等,其中尤以上圆下方型居多,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内涵。


其二,圭脚雕饰,计有折角双龙、兽头、几式、高圭脚型等。

图片
复合形柱础
图片

其三,束腰雕饰,计有人物故事、动物、植物花卉、八宝器物雕饰型等。


其四,方础四角雕饰,计有狮、麒麟、虎、龙、蝙蝠、青蛙等动物造型及花卉、瓜果植物等。


其五,上部石鼓面雕饰,计有动物、花草、植物、博古器物图案及素面装饰等。

 图片


复合式柱础的某一部分占主要地位、或某一部分的特色非常鲜明的时候,也经常用这部分的造型名称来称呼。


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极富特色的柱础形式无法分类,如岭南地区的柱础造型,为了防潮、防洪水浸蚀和白蚁,柱础刻成复杂几何形状,造型饰样不下近百种。特色最鲜明的要数广州的一两拔千斤,形容料峭但实际上重心很稳定,很好的满足了南方柱础的功能要求。


来源:图文来源网络

参考:《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柱础艺术与文化研究》--黄坚

          《中国传统建筑柱础艺术研究》--韩旭梅

知识点:柱础的结构和造型

柱础石大样汇总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