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企业风险内控,为什么这么难?
儒雅的单车
2022年09月15日 11:17:36
只看楼主

行业内常常有个比方:企业就像一辆飞驰的汽车,只要动力设备(业务能力)足够好,这辆车就可以跑得飞快;但如果这辆汽车没有仪表盘、没有倒车雷达,甚至没有刹车系统,大家还敢开吗?缺少了安全系统的车辆,就算开得再快,稍不留神就会遇到各种危险。 而内控体系就相当于这一整套的安全辅助措施,让企业在高速前进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危险可以及时刹车,不至于因为失控而产生更恶劣的后果。

行业内常常有个比方:企业就像一辆飞驰的汽车,只要动力设备(业务能力)足够好,这辆车就可以跑得飞快;但如果这辆汽车没有仪表盘、没有倒车雷达,甚至没有刹车系统,大家还敢开吗?缺少了安全系统的车辆,就算开得再快,稍不留神就会遇到各种危险。 而内控体系就相当于这一整套的安全辅助措施,让企业在高速前进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危险可以及时刹车,不至于因为失控而产生更恶劣的后果。

如果说为了规避发展道路上难以预料的危机,是企业基于对自身风险控制的考量;那么风云莫测的外界环境,进一步促使企业将内控体系建设提上日程——尤其是对于工程企业,多家业主频频暴雷,给市场带来了更多变数,企业利润与现金流面临着极大冲击;而从2016年到2020年,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数量翻了一倍且纠纷涉及的层面也在不断扩大,暗示着建筑市场风险加剧,暗流涌动下,企业的主体经营风险也在不断上升……于此同时,外部监管的愈加严格,也使得内控体系建设成了部分国有施工企业“不得不去”完成的一项任务。

然而,在工程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风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问题频繁出现,不由地让人感慨,这工程企业的风险内控,为什么就这么难?

 

工程企业风险内控所面临的难点

▌  难点1: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特性,天然地增加了内控风险的复杂程度

(1)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费用种类多。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的产品过于庞大,而且地点的选择较为单一和固定;再者,一般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时间较长,在这当中需要的原材料的价格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变化,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风险。同时,由于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功能和要求各不相同,业主的想法和需求也比较多,在施工的过程中,即便一切按照前期的标准推进,也会因为外部环境等自然因素,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和设计方向。

(2)项目生产协作关系较为复杂。 建筑工程企业本身涉及多方的利益,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多个生产部门进行配合,在企业内部,要根据时间、地点、产品的种类不同进行综合作业,在企业外部,要同参与项目的设计单位做好沟通,企业内部之间的关联处理和对外要处理的关系相比于其他企业都要复杂得多,也提升了内控体系建设的难度。

(3)工程项目内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前紧后松。 每个项目的建设周期都离不开事前规划、事中执行与监督、事后跟进落实三个阶段,所以内控在项目的每个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项目内控往往不能坚持到项目最终结束,随着公司的新项目不断落地,未完成的项目也由此变为老项目,公司对项目的管理精力也慢慢转移到新项目的建设中,忽略了对老项目的监督,造成项目内控形同虚设。

▌  难点2: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控制难度高,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

(1)财务管理控制滞后。 在工程建设企业之中,项目的工程结算工作往往落后于工程进度,加之大多数的工程财务管理都只限于管理工程的会计业务处理,没有深层次介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财务部门对工程造价的结构体系不了解,只是被动管理,导致财务核算进一步落后于工程结算。

(2)财务管理得不到足够重视。 由于财务管理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其他人员及部门包括公司决策层的领导忽视财务部的职能,更侧重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及质量管理。财务条线在企业内部通常会被认为是次要的职能部门,重要性弱于生产部门。同时,由于工程公司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难以吸引能力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行业内整体财务人员能力水平有限,缺乏对各环节的控制及监督能力,严重影响了内控体系的执行效果。

▌  难点3: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淡薄,导致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笔者对服务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对内部控制建设正面的认识,只简单的把内控看作是企业防止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出错的一种手段,更有甚者认为内控是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因为意识淡薄,所以企业的内控建设体系始终得不到完善。内控制度的制定不具备全面性,有的只针对基层人员,对上级管理人员没有实质性要求,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脱节无法形成相互监督及制约机制。内控的表面文章使内控建设制度滞后而且无法落地,内部控制的终极目的防范风险难以达成,内控制度形同“挂在墙上的画”成为了摆设。

工程企业如何进行风险内控

那么为了有效应对内外部风险,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完善工程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确保内控制度与体系的执行效果,从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  强化风险意识,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支撑,为此,企业要在加强对于内控的重视程度的同时,给内控创建一个合理的环境。工程企业要认识自己企业运行的特殊性,不仅重视施工环节,还要重视内控管理。 公司领导要认识到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制度贯彻和实施,也影响着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要想做到建筑施工内控环境优化,首先要完善企业治理机构,消除内控人为控制的影响;然后,依据内控机制的工作需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发挥董事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作用,将企业施工质量控制与内部控制管理并重,从内控管理风格和管理理念上开始重视应对风险能力提升;最后,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落实,要重视内控管理层的筛选,不断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注重长期发展理念,合理利用内控制度控制风险。

▌2.  完善内控体系建设,避免内审机制形式化

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的项目复杂,致使内部控制工作实施也相对烦琐,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外在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同时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保证内部控制建设的完整性、合理性、灵活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 企业应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加入实质性的控制内容,并与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一致,使内控更加具备可行性。 积极对工程建设中项目的质量、成本进行实时的监督工作,对于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找到影响监督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保证项目工作能够高效开展。企业还需要做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保证企业各项投资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内部控制目标,完善权责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3.  将内控体系建设与标准化、信息化融合,数字化赋能内控管理

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管理并非仅仅只是人员、财务数据管理,更多地是还有不断变化的建筑行业信息,尽管建筑工程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稍显不足。所以,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企业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而标准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明确业务与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规定标准动作,为企业信息化构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架构。 此外,为加强建筑工程企业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企业应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引进信息化人才,使用现代化工具,防止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灵活使用大数据资源,激活预警机制,为企业内控管理赋能。


审核 丨郑思琪

排版编辑丨郑思琪

本文作者蓝天,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攀成德立场。

本文首发于建筑前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