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堤防的修建标准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 确定洪水标准后,再确定对应洪水标准(频率或重现期)的设计洪水,并推算沿河道各控制站的洪水位,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确定设计洪水有多种方法,一是采用实际洪水法,即以过去曾经发生的某典型洪水作为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位要根据河道已发生的演变状况(特别是冲、淤变化)和将来可能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推算确定;二是频率计算法,根据实际发生的洪水资料,进行频率计算,选择某一频率(洪水标准)的洪水作为设计洪水;三是以实际洪水位、将其酌量提高、另加安全超高而作为设计的依据。
知识点:堤防的修建标准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
确定洪水标准后,再确定对应洪水标准(频率或重现期)的设计洪水,并推算沿河道各控制站的洪水位,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确定设计洪水有多种方法,一是采用实际洪水法,即以过去曾经发生的某典型洪水作为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位要根据河道已发生的演变状况(特别是冲、淤变化)和将来可能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推算确定;二是频率计算法,根据实际发生的洪水资料,进行频率计算,选择某一频率(洪水标准)的洪水作为设计洪水;三是以实际洪水位、将其酌量提高、另加安全超高而作为设计的依据。
实际工程中,大多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洪水(尤其是最大洪水)、历史调查洪水、以及频率计算成果,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堤防的设计洪水,并确定相应的洪水位。
应当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河道冲淤、边界条件等变化,河道的过水能力及水位表现也在发生变化;要结合实际变化情况、及可能的变化趋势,对设计洪水的洪水位做阶段性调整。
2、堤线的选择
新建、改建堤防在选定堤线时,应根据河流的河势、河道演变特征、地质地貌条件、以及两岸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较,择优选定:
①堤线应大致与洪水流向平行,避免急弯或局部突出,两岸堤线尽量平行。
②堤线不宜距河槽太近,以免河床演变或河岸坍塌而危及堤防安全。
③堤线宜选择在地形高、整体性好、坚硬、地层单一的地基上。
④尽量照顾两岸城镇规划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节约土地,方便交通。
3、堤身断面设计
堤防多用土、或土石材料修成,堤身一般采用梯形断面,堤身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堤顶高程、堤顶宽度、边坡坡度等。
(1)堤顶高程
堤顶高程=设计洪水位+风浪爬高+风壅增水高度+安全加高。其中,风浪爬高与地区风速、风向、水面宽度、水深、堤坡的坡度、坡面材料等因素有关,安全加高与堤防工程的级别、堤防是否允许过水等因素有关。
设计当中,习惯将各种爬高与安全加高值之和称为堤顶超高(或堤顶综合超高),即堤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黄河堤防的堤顶超高在高村以上为 、高村至艾山为2.5m、艾山以下为2.1m。
(2)堤顶宽度
堤顶宽度,应考虑满足防渗、施工、管理、汛期抢险交通运输、以及堆放防汛器材等要求,结合堤防的级别而综合分析确定;一般1级堤防的堤顶宽度不宜小于8m、2级堤防的堤顶宽度不宜小于6m、3级以下不宜小于3m;目前,黄河采用的堤顶宽度一般为10~12m。
(3)设计边坡
设计边坡应根据堤防等级、堤身高度、堤身结构、堤基及筑堤土质、水位涨落变化、洪水持续时间、风浪情况、防渗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先综合分析拟定、并经过边坡稳定分析验算而确定,要满足边坡稳定要求,1~2级堤防的边坡不宜陡于1∶3。
(4)堤防结构及附属设施
①堤顶应向一侧或两侧倾斜,坡度宜采用2%~3%;
②为降低填土高度、减少用土量,堤顶上可以设置防浪墙;
③根据堤身稳定、施工、管理、排水等需要,确定是否设置戗台或设置多少级戗台;
④堤防的护坡应坚固耐用、抗冲、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和维修管理,两侧堤坡或同一坡的不同部位可以选用不同的护坡型式,背水侧多采用草皮护坡,临水侧的护坡型式应根据堤段靠溜情况、风浪大小、堤防等级、堤身与堤基土质等情况综合分析选择;
⑤为防止雨水的冲刷破坏,堤防可采用散排水或集中排水;受雨水冲刷严重或高于6m的土堤,宜在堤顶、堤坡、堤脚、堤坡与山坡或其它建筑物的结合部设置集中排水设施(如排水沟),纵向排水沟可设在堤肩附近、戗台内侧、或堤脚处,横向排水沟每隔50~100m设置一条、并与纵向排水沟连通;
⑥堤防的防渗应满足渗流稳定计算的要求:均质堤防靠适宜的土料、合理的断面尺寸、及施工质量保障等来满足防渗要求;非均质堤防主要由防渗体承担防渗任务,所以非均质堤防的防渗体应满足渗透稳定、施工、及构造要求,非均质堤防一般还设置反滤排水体;
⑦根据防汛抢险、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及群众生产的需要,应设置上下堤辅道(坡道),临水侧坡道应顺水流方向布置;
推荐资料:
福建某生态堤防标准断面CAD参考图
https://ziliao.co188.com/d62661250.html
某县城堤防板桩挡土墙配筋图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