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9周年回顾
qq78559352
qq78559352 Lv.2
2022年06月28日 14:23:10
来自于水土保持
只看楼主

艰难的挑战·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申遗历程


艰难的挑战·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申遗历程


2000年12月

“红河州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成立,宣告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正式启动。

2002年

元阳县成立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并且完成了申报资料的编写,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2006年12月

红河哈尼梯田入围国家文物局新公布审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7年8月16日

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正式成立,具体负责梯田的保护管理工作,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9年

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正式划定,并由《元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审批元阳哈尼梯田申报国保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元政复(2009)17号)文件公布。

2010年

受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编制工作,开启了对活态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探索。

     

申报遗产区和缓冲区土地覆盖类型图

2012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确定为我国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

     

ICOMOS专家石川干子对哈尼梯田申遗项目进行现场考察

2013年6月22日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在柬埔寨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柬埔寨金边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从2000年成立申遗工作小组开始到20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申遗之路,走过了艰难前行的十三年。这种艰难,体现在当地居民民族文化自觉、各级政府观念和工作方针的转变,还体现在诸多工作人员和学者如同赶集一样在相隔几千公里的大山深处和北京之间长途奔袭。价值的提炼、庞大的申报范围、繁杂的影响因素,给管理和技术处理带来的挑战难以想象。最终,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梯田申遗成功了,新的问题却又接踵而来。

   

申遗文本资料:哈尼梯田俯瞰 李志斌 摄


作为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生态、文化系统,哈尼梯田的价值是立体、多维的,但随着城镇化浪潮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封闭的农耕社会突然被敲开了大门,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生态、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维系梯田价值的因素开始变得不稳定。当地政府在寻求发展之道,企业资本想要立足,居民也在其中寻求自我。这一切如同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但没有人能够预言未来。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社会结构、观念的变化,刺激了在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到极致状态的梯田耕作,也使得更多关注和热爱梯田的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梯田文化的继承与传承、保护与创新的理念,并亲身参与着实践。

——禾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记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五周年纪念活动》


 

申遗文本资料:红河县阿扎河的哈尼族长街宴 李昆 摄


探索的脚步·后申遗时代哈尼梯田的保护


在2010至2016年间,红河哈尼梯田管理局和元阳县梯田管理局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法规、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措施,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及文化认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则顺利完成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件的编制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了对文化景观这一类型遗产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对活态遗产保护原理和管理方式的探索、对世界遗产申报地现场整治目标和手段的思考等。除自然环境以外,对于红河哈尼梯田来说,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研究对其保护与发展至关重要。从国家到地方的各个研究机构从多个学科角度探究了哈尼族的文化与传统,为哈尼族传统文化和哈尼族传统风俗对哈尼梯田文化、哈尼稻作梯田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建构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ICOMOS、IUCN“文化和自然融合”计划第三阶段联合评估工作坊国内外专家及地方工作人员合影

 2017年至今,各方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合作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深入探索和实践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进一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保护管理培训、监测基地建设、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共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事业做出贡献,探索符合国情、有益民生的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之路。

免费打赏
ndghw
2022年06月30日 15:03:00
2楼

红河哈尼梯田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产物,一个字美!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