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结构停车楼的创新——折板式 螺旋坡道的解决方案,美翻了!
善良的夕阳
2021年08月31日 09:44:30
只看楼主

  消息来源:UAD浙大设计 停车楼的逆袭 杭州钱投海达停车楼设计 简化使用体验 优化用户界面 梳理营造导则 城市末端交通网络的 微枢纽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各大城市相继出台车辆限行政策,自驾出行往往不能以简单的距离来估算时间;找车位,等车位,甚至违章停车,都给城市带来了大量无意义的碎片化的交通流量,从而影响城市的动态交通,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停车人员来说,以往停车楼带给大家的都是阴暗、狭小、拥挤、通风差的空间画面和单调乏味的停车体验。

 


消息来源:UAD浙大设计


停车楼的逆袭

杭州钱投海达停车楼设计


简化使用体验

优化用户界面

梳理营造导则

城市末端交通网络的

微枢纽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各大城市相继出台车辆限行政策,自驾出行往往不能以简单的距离来估算时间;找车位,等车位,甚至违章停车,都给城市带来了大量无意义的碎片化的交通流量,从而影响城市的动态交通,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停车人员来说,以往停车楼带给大家的都是阴暗、狭小、拥挤、通风差的空间画面和单调乏味的停车体验。


2017年初,在系列式停车楼的国际竞赛中,UAD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停车楼 计划”,在与欧美及本土的一众知名设计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优胜。



项目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呈狭长的三角形,用地周围分布有区域商业中心、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酒店、公寓等多种业态,周边交路网早已经成熟,人流和车流密集,城市的动静交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唯二的本土设计单位,我们更了解这座城市的“运转”并从杭州的互联网文化中汲取经验,在我院首席总建筑师董丹申老师的带领下,设计团队通过简化使用体验、优化操作界面、提高市民的参与度,以梳理末端碎片化的交通,将网点式的停车楼设计成为城市末端交通网络的“微枢纽”的概念,最终赢得了本次国际设计竞赛。


简化使用体验


流线


首先,采用单行线来组织停车流线,机动车进口与出口分别位于场地的两端。


停车区域采用水平楼板与折板交替组合、盘旋上升的停车模式,迎合找车位时,车辆检索式行进方式。这样的设计,消解了层的概念,停车楼是一个完整而连续的空间,不再需要使用者做“选择题”。


停车效率模式研究


斜板停车流线研究


当车辆要离开时,需要最快地找到出口。针对这类行进模式,设计采用一个螺旋坡道串联每个自然层的水平段,形成一条捷径,方便车辆离开,并与驶入流线互不干扰。



换乘


停车楼底层架空; 地面设置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网点,使停车楼能够拓展1—2公里的较为便捷的通勤半径;结合设置电动汽车租赁站点,使停车楼的角色由起止点向中转站过渡。特别是当这样的停车楼以网点的形式布局时,更多的人会愿意也会习惯于使用停车楼。



优化用户界面


越简单的形象往往越容易被记住


建筑造型摒弃了冗余的建筑语汇,以漂浮的建筑形体、开放而有韵律的建筑表皮,结合流线形的灯光布置与生态绿植的引入,体现工业美感,具备形象辨识度。



底层架空,引入商业


停车楼场地内实现人车分流,底部开放性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部分,可布置一些为周边居民或使用者提供社会性服务及便民性功能的空间类型。



顺应红线,引入中庭


针对不规则用地,部分区域停车效率偏低,设计以18米宽的折板为标尺,环绕场地一周,将占地要求最小的螺旋坡道放在较局促的一侧,从而得到停车效率最高的建筑轮廓。


轮廓以外的部分与架空层一同设计为周边社区开放空间和商业空间。而被围合的内部多余空间则留作中庭,中庭空间的引入可以打破人身处于盒子空间中的封闭感,尤其对于停车楼这种空间较为单调的建筑,中庭作为人们提供建筑方位感的空间中心,同时起到转换空间氛围、提供记忆坐标以及给人带来安定放松感受的可回归场所的作用。


平面顺应基地关系生成逻辑



梳理营运导则


人车分流


打造 “停车 ” 概念,建筑底层布置完整的商业界面与开放空间。


折板式停车 螺旋坡道 的方式简化停车流线,采用18米标准化柱网的结构体系,引入中庭,停车环绕中庭布置,以顺应不同形状的场地。


三层平面


标准层平面



潮汐式停车


在建筑二层集中设置 “潮汐式停车区” 。该区域为水平楼板,有更高的层高和开放的视野,其服务对象可在车与人之间任意切换。高峰时期,可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晚间及节假日则有条件设置一些临时商业或社区活动,同时还预留了改造成机械车位或者商业空间的可能性,以便根据所处基地的实际情况,调整开放空间与普通停车区域的比例。


停车楼与底层商业复合模式研究


二层潮汐区域平面



工业化设计


建筑主体采用 装配式PC预制混凝土,表皮采用预制构件,快速装配,成本较低。 通过同一构件不同拼接的方式营造出富有变化的立面效果,穿孔板可避免在停车楼内部形成炫光而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每块单元板上除了考虑装饰性、通风与采光外,还预留有泛光灯槽,实现建筑表皮像素化,可满足多种模式泛光效果、广告、大型活动背景板等多场景的要求。


表皮与主体结构连接关系研究


穿孔铝板单元构件尺寸研究


单元构件折边夹角研究


单元构件击孔图案研究



海达停车楼将一个单体建筑以 系列化、可复制的导则 提出,以 单纯的简化使用体验、优化用户界面为设计 出发点,梳理出一整套具有延续性的营造逻辑与技术手段,将停车楼的设计重点由车转到人,提出一个可以实现连锁化经营的停车楼的解决方案。


项目名称丨杭州钱投海达停车楼

项目地址丨浙江 杭州

建筑面积丨28, 860㎡

设计时间丨2017年

竣工时间丨2020年

设计单位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指导丨董丹申

建筑设计丨范须壮、朱恺

结构设计丨程柯

机电设计丨方火明、孙登峰、邵春廷、袁晓男

幕墙设计丨杭飞

照明设计丨陆丹雨

景观设计丨姚浩军

建筑摄影丨赵强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1年09月01日 08:44:15
3楼
回复
cof1626445352932
2021年09月14日 00:57:45
4楼
中国建筑,走向世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