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人类出现以来,为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直在努力不断地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而“衣、食、住、行”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说到其中关于“住”的问题,我们想到的可能是一栋栋荫蔽着一个个家庭的屋舍,一座座机器轰鸣全力生产的工厂,或者是一所所响彻着朗读声的学堂。这些我们或许司空见惯,但对古代劳动人民关于“住”的方面呢?我们可能就相对比较少了解了。而我今天所要分享的内容就是关于广东省海丰县这个地区的古建筑。
自人类出现以来,为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直在努力不断地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而“衣、食、住、行”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说到其中关于“住”的问题,我们想到的可能是一栋栋荫蔽着一个个家庭的屋舍,一座座机器轰鸣全力生产的工厂,或者是一所所响彻着朗读声的学堂。这些我们或许司空见惯,但对古代劳动人民关于“住”的方面呢?我们可能就相对比较少了解了。而我今天所要分享的内容就是关于广东省海丰县这个地区的古建筑。
建筑史寓于人类社会发展史,建筑史是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的一条支流。地理气候环境的变化,文化风气的改变,社会制度的变革,人自身对物质、精神的追求都促进或制约着建筑的兴旺或衰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浩瀚历史,既经历过鼎盛、衰败的封建王朝历史也经历过屈辱、曲折的近代历史,而如今我们走向了共产主义的伟大道路,在数十年中从积贫积弱的两半社会变成了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强国,建筑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高楼林立,道路宽广的城市也逐渐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而在物质基础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不忘继承和发展过去的优秀传统文化。
广东海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脉,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播种,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建设家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留下的一座座村庄与城镇,一幢幢瓦屋亭楼,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浓厚笔墨,这也正是我们必须继承与发展它的重要原因。
历史的长河难以被完全的表述与解析,对于海丰的古建筑也无法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只能是简单的进行介绍。如果表达不清楚不严谨,内容错误,或与历史现实相背有出入的话,希望能在评论区中指正和讨论;如果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希望私信我,谢谢。
海丰二字则取义于“临海物丰”,自汉代设县以来已有两千年的史乘(史存二说,此处以第一种说法为准,据[唐]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皆记海丰为“汉旧县”)。辛亥革命(1912年)后属广东潮循道;民国九年(1920年)撤潮循道,改属东江绥靖委员公署;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十区行政视察专员公署,后改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期间经历了日本侵略军占领;在1949年11月14日解放全城后属东江专区。自古以来海丰都属于中原王朝的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诸多人为因素影响,使海丰的古建筑留世较少,如今所剩古建筑也多是明清两代留存,距今较近,历史较短。
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东与潮汕接壤,西北与惠州、河源相接,文化上颇受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影响,因而在建筑风格上也颇具特色,是了解海陆丰文化和闽南文化的优秀途径之一。建筑类型以居民建筑、公共建筑为主,而其中的公共建筑则多建于人口稠密的县城和大型村落,后文也将围绕这两类建筑展开介绍。
海陆丰文化中最难以绕开的莫过于乡族文化,在封建王朝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同姓同族之间互相依靠,抱团取暖是在所难免的,围绕一姓一族所展开的生产劳动为海丰地区的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贡献了诸如祠堂、庙宇、私塾、家宅等诸多独具海丰风格的建筑。因而要了解海丰的古建筑文化,乡族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节点。将乡族文化与建筑文化结合在一起也十分有助于我们去了解海丰古建筑的建筑初心与要点。
(根据海丰县建设志绘)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西北依莲花山脉与紫金接壤,东与陆丰市、西惠东县毗邻,南临南海,海丰县城位于海丰县中部,县城北依大云岭,南临西闸出海口,龙津河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黄江在县城东部自北至南流入南海,故有“临海物丰”之称。
海丰县属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微丘连绵不绝。山地丘陵占60%,平原占40%,山地微丘多为100~200米标高;溪河下游及出海口处,形成冲积平原,如梅陇平原,可陶平原等,丰富的沉积物也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海丰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区,是人口和村落的集中地段之一。溪河出海口处的滩涂、漫长的海岸线和迂回曲折的港湾沙滩也为海丰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港湾,如鮜门镇百安、小漠镇燕子窝等。而海丰县城所在地区正是位于冲积平原区,东面黄江、南面龙津河,平均标高1.2~2.5米,是良田水稻产区,因而人口多汇聚于此,村落、屋厝多建筑于此,县治建设于此也理所应当。
海丰县约有自然村一千三百多个,一般都始建于明清时代,多数以同姓族居一村一姓,随着人口繁衍,也有一姓多村连片,只有较大的村庄才多姓同村(如以前红草南汾,田墘的东州坑,附城的鹿境)。村庄的择址、布局具有“岭南风格”,滨海特色:讲究“风水”,村落布局以梳式、围寨式为主。梳式布局,住宅南北向排列整齐,非常规则,像梳子一样,前后建筑留有间隙或封闭成侧向小院,两列建筑间留巷,作为村里的交通要道,有防火作用,称为“火巷”,同时这种巷道又可加速空气对流,起到“冷巷”的作用。围寨式又称密集式,除外有围墙,封闭性强外,内里依然逃不脱梳式布局,如赤石新厝林、梅陇梅西新寮等,不同的是主巷尽头供奉关帝神庙,与梳式布局村落居中一般置祠堂不一样。以上两种布局,村前一般为晒町,用于日间晒稻,晚间纳凉、放映电影、演戏等,为乡间文化广场。町前为半月形明塘,用于洗涤、排水、养鱼、防火等,同时起到调节空气的作用,在风水上有面水的意蕴。村中心位置一般为祠堂(公厅),村落一般均置有社头神庙,靠山面水、前松后竹、前池后林,村前一幅空地(或晒町),两侧及后依次排列建造宅居,座落后比前高,鱼鳞叠式,程行列式,宅基力求坐北朝南。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居多,为适应海丰多台风的特点,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山墙称为“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称“五星陂”。
沿海、平原地区村庄规模较大,人口较集中,一般为100至200户,也有超过200户以上大村庄(如赤坑镇沙大村、南涂村等)。山区的村庄规模较小、位置较分散,一般都在100户以下。为防海盗骚扰、侵犯,条件较好村庄还修建起了城堡、寨墙以此拱卫乡梓。
随着人口的增多,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一些交通相对方便,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自然地形成了商品交换的集散地,称之为“圩”。
虽然早在解放前集市就已经形成,但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商品交换形式以及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限制,圩镇始终得不到太大的发展,充其量是“三日一圩”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罢了。
“圩镇”一般位于一定区域的中心,交通较为方便。而随着鸦片战争以来,沿海经济交流程度日益提升,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当地乃至外地有识之人在此居住经商(尤其是民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商铺、街道、市场。街道一般宽度约在4-6米之间,两边为经商铺面,街道多以经营商品为名,如:米街,鱼街,布街,柴炭街等。
圩镇门铺,住房多为一层,前为铺面,后为住宅,连栋建设形成“竹竿厝”,有的深达30米,如公平圩的布街、车街等,通风采光十分不好。只有到了民国时期才出现个别2-3层,混合结构的“洋房”(多采用水泥预制板)。如公平的“钟超武楼”,可塘的“成丰楼”,青坑的“兰泰楼”等(多数已被拆毁)。
圩镇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几乎空白,对外交通只有徒步兼挑;无点灯、无通讯、饮用水为井水;鱼肉菜集市露天经营,无公共活动场所、文化设施。除了大户人家拥有私塾,大多数的教育设施十分简陋,一般设在祠堂、教堂内。工业几乎没有,只有少数家庭工坊手工业。社会制度与生产力极大制约了圩镇向更高等级的提升。
现海丰县城始建于明朝,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邑令陈规择址于今彭湃医院修建县衙署,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修筑城墙。至明末,于县治周围已经建有东城、新市寨两大城寨与县城相互拱卫的城市防御系统(以备倭、防贼为主)。历经明清两朝,民国初期已有“一县(县治);二城(东城、新市城);三寨(谢厝寨、南门寨、李厝寨);四里(参将里、懿德里、仁寿里、崇德里);五围(笃志围、钟厝围、里仁围、罗厝围、陈厝围);六小市(龙门市、新市、南门市、仁和市、番薯市、菜市);七社(名园社、溪西社、和荣社、东笏社、西门社、北门社、南门社)”。(其中的“城”指的是有百姓屯驻的堡垒)海丰县城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代,度过了五百五十余年的沧桑岁月,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拆除了日渐妨碍城市建设的海丰县古城墙。东城、新市寨和城外围墙也都于解放前后相继拆除,县城与周围乡寨逐渐融合,浑然一体。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县城解放(没看错哦,建国时我们还未解放呢,而且现在也还未实现全国解放),适时县城区域面积约为1.7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8万人,人均用地97平方米/人。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知县陈规建县衙筑造隍城(指代县治即海丰县城),纵横各120米。历经明清两代县城主要向东南方扩展(东为龙津河)。明崇祯己巳年(公元1629年),知县周一敬为保护县署后方扩建北望楼,进而对与县城相邻的东城进行扩建,既而形成旧竹街、金带街、幼石街等,还设有朝龙门、山苞门等四门以便交通,面积约3万平方米。同时期还扩建新四寨,东至龙津河畔东大门,西至杂货街,南至上园,北至龙津河(灵爷宫),面积约3.3万平方米,县城初俱规模。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知县姚德基建道山塔(一说是为镇西溪水患而建,二说是为兴文教而建),凿南门湖。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建仁和市,清末以县城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扩大,相继建成米街、十字街、菜脯街、鱼街、打铜街等街道(宽约4-6米)。并建立了一些交易场所称之为“圩”。把县城扩建至龙津河岸边。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在县长彭汉恒主持下,拆除县治城墙扩展大街,把金带街、幼石街、径口街连成一路(即现中山路),长度1185米、宽度7.5米,并重修龙津河老桥,把石桥建成混泥土桥。1933年将枋铺街经保城街至高桥(现人民北路)及东门头至余厝巷进行拆迁改造(现人民中路),形成老县城南北、东西主干道路,适时道路宽度仅6~7米。
解放前的县城闭关自守,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供水依靠井水河水,照明依靠煤油灯,通讯依靠驿站商铺,排洪排污依靠自然河沟(对于台风频发的东南沿海地区来说是十分致命的,水灾导致的死亡人口就有数十万之巨)。对外交通陆路只有一条从惠州府到潮州府的驿道(即广汕路),县内通往汕尾、公平等地只有土路小径,徒步行进,挑担运输,难驶大车。水路运输则依靠龙津河、黄江航行的小舢板,“溜仔”运货载人。交通的不便也是海丰县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县城的建筑颇俱岭南风格,滨海特色。但因战乱人祸,明代以前古建筑几乎无踪,值得庆幸的是今日的县城仍保存有外东岳庙(据明清《惠州府志》、《海丰县志》、《广东图说》等记载:“海丰县旧有土城,在今城东一里,元至正后废,故址犹存”。是故古代海丰县址最初位于今城东上埔一带,如今的县城则是继承于明洪武年间所新建县城。而因新建县城,又重新建了一座“东岳庙”,故而上埔的“东岳古庙”又称“外东岳庙”,现今“内东岳庙”已经被毁,仅存上埔村的“外东岳庙”)、学宫(现红宫)、刘祖祠、黎祖祠、东笏天后宫、鹿境蔡祖祠、方饭亭(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为赞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方饭于五坡岭时不幸被捕而建,故取名“方饭亭”)、赤坑长庆寿(新庵)、梅陇华帝古庙、赤山宝塔、道山宝塔等数十处古建筑,它们多为砖、木、石结构,砖石墙体筑砌工整,石木立柱上梁架卯榫连接牢固美观,屋顶高脊翘角、燕尾飞翔,并配有彩漆画作等工艺装饰,更甚者配以金漆木雕,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海陆丰文化色彩。(但是建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赤山宝塔和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的道山宝塔在遭雷火毁坏后,皆无进行修葺保护,是十分值得思考的)
小百科:或许你会发现闽南地区的宗祠前总会有一片池塘,一部分原因是闽南地区宗族观念浓厚,人们认为水象征着财富,于是在建村之后,故意在村中风水好的地方挖塘蓄水,寓意财源永聚;一部分原因是池塘具备调控旱涝,通过积蓄雨水,在干旱季节可以保障村庄生活、灌溉、消防等用水需要,在暴雨季节可以起到排水、防止村庄被淹的作用;除此之外,村中池塘还可以用于水产养殖、纳凉娱乐、村庄排污等功能。
小百科:清末以后,民间流传出这样一个故事:海丰是个出人才的风水宝地“牛地”。清朝时有个白太爷,为了破坏海丰的风水,便在道山上建了个塔,作为拴牛的“牛桩”,欲把这只大牛缚死,破“牛地”。后来白太爷夫人出于好心,挖了南门湖,又建“青草圩”,供牛饮水吃草,救活了“牛地”。因建塔是有违天道之举,天上的雷公爷便把塔劈去了一截,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据史志记载,姓白的知县只有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6年)来海丰任知县的白章一人,是在南门湖、道山塔建成之后才来到海丰的,而又史载其除盗安民,平均钱粮,严正科考,赈济灾民,得罪权贵,因而可以说是一个充满创奇色彩的故事。
小百科:南门湖占地约100亩。“员平如镜,正对邑治南门,夹湖亭榭掩映于榕青竹绿间,出城望之,恍如钱塘画境”清末,湖心建了一座攒尖顶六角凉亭,有九曲木桥通往凉亭,后来亭桥都被毁了。1997年重建六角湖心亭。
海丰民居建筑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一明两暗”型、“三合天井”型、“四合中庭”型、“竹筒”型。
“一明两暗”型俗称“三间过”、“五间过”,这是最基本的类型,只有正厅,左右房(间),一般以正厅待客、吃饭、祭祀等。左房置灶烧水做饭兼睡房,右房放农具杂物兼睡房。一般人家厅摆木制八仙桌,四张长条凳,几把靠背椅或竹、木制的小凳。卧室的陈设,以前是古式的八柱眠床(上有木顶架,中有箱架、柜,三面围屏),黑色的粗麻纺织蚊帐,一床棉被,粗织草席,置有柜、洗脸盆架等家私。简陋者两块床板架在两张条凳上当床。其平面为正厅一间,边房两间或四间,组成三开间或五开间。
“三合天井”型(三间两廊)俗称“三间过两伸手”、“下山虎”、“双背剑”,这是本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布局形式,在“一明两暗”的三间(五间)正房前面两侧,各配一厢房(护厝),中为天井(阳井),把炉灶、杂物等安置到厢房。这种类型建筑在海丰各地均有分布,尚有一些清时期建筑遗存。作为一种复合型,还有一种“五间过倒返照”,即在此基础上加一列倒座正房,大门从厢房侧出。此类型以赤坑社尾大巷刘宅较为典型。
“四合中庭”型也叫“四点金”,这是本区最具代表性、型制较大的一种建筑模式,最大特点是以中庭(天井)为中心,俗称“四水归池”,上下左右四厅相向,整座屋外观为方形,形成一个十字轴空间结构。以“四点金”为基础,两边扩建两排巷厝,便称为“四点金 双畔包”。
典型的有建于清末的梅陇孔子门大门楼,至今保存尚为完整。建于民国的黄羌东岭罗輋屯钟超武故居成昌楼,也属此一类型但略有变化,主座为三间过两座落,加纵向附厝两列,附厝与主厝为一狭长巷道式天井,有巷门,另一边则建房与主厝连成一体,主厝后座有廊门与附厝相通。较有特色的是门廊以白麻石置屐立梁,上有木制马面驮斗狮及螃蟹,其中螃蟹雕得栩栩如生,富有海洋气息。此一类型更大型制的还有建于清末的梅陇大嶂莫氏祖宅,主座为五间过两座落加两附厝,主附厝间有“过水”廊相连,形体古朴大方。以“四点金”这种模式纵向扩展三座落,横向扩展五间过,两边各建一排九间厢房(护厝),防火巷有“过水”廊亭与主座相连,这便是本区目前已发现最大型的民居建筑“九包五”了。如建于1886年的海城里仁围,占地面积约有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大小房间共有四十一间,内有水井、井房,房与房间均有门相通,妇女洗刷可以足不出大门,不受日晒雨淋之苦。并可通过井房屏风门密密的窗格,得窥大院进出人员动静,称为“女婿窗”。此外,海城维合马、刘氏家塾,梅陇大夫第均是这类大型民居的遗存。陶河港口“楼内”,除去外面围墙及四座铳柜,内里也是脱胎于“九包五”。
“竹筒屋”型俗叫“竹篙厝”,即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呈带状式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圩镇,如鲘门、公平等,前面沿街市(或前后沿街市),后面沿海,成“前店后海”之势,以三间到五间竖连。
为适应海丰温热多雨气候,民居设计进深大,出檐深,厅设外廊,厅堂及厢房的屏风隔扇多做成可拆卸的屏门,以取得通风及防晒的效果。围墙、风火山墙上部做成瓦顶,在山墙的门窗洞口上设雨披等。根据本地多台风的特点,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筒瓦压顶,山墙称为“厝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形成较有特色,形状多变的“五星陂”。这种山墙建筑运用了五行象征手法,以金形圆、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锐、土形方的形状,将山墙仿照山的形状建造,五星中的每星在建造中又有变化,如水星又分为大水星和小水星等,手法多变,富艺术化。五星以建造方位及宅主生八字,配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搭配颇为复杂。据调查,“五星陂”在海丰各地均有出现,但以金星和水星居多,以“金生水、水克火”之故。而飞扬起翘的五行属火的燕尾脊,则多用于祠堂及官家大宅。在山墙的建造上,福佬人与客家人大体相同,但西部鹅埠镇的杨安依然保存有完整的广府式镬耳山墙,顽强的显示广府民居在本地的生命力。
海丰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居多,以杉木、松为主要建筑木材。墙体材料根据各地情况就地取材,以夯土和砖、石(花岗岩、砂岩)为主。过去盛行用壳灰、沙、粘土加入红糖水、糯米浆、碎砖块、碎瓦砾、竹片等夯实作墙,称为“三合土”墙,用于外墙建筑和地板铺设,历经百年而坚实异常。也有用蚝壳重叠作墙的,称为“蚝壳厝”,如海城寨仔埔黄祖祠、水巷刘、兰巷吴将军第等。过去的贫民还用田里的泥土掺入砂、碎稻草、稻谷壳,踩成泥浆,用木模印压成块(因而每遇大雨台风时造成的损害十分之巨大)。屋顶采用楹木钉角,铺设双泻水瓦屋面,为防台风,屋面采用小筒瓦压面,踏脊筑垂带(即打瓶粘)。内地台,一般采用灰沙町或铺砌红方砖,条件差的只有原地粘土夯实。民间住宅多为一层木石结构,个别住户才铺设木板楼棚和半棚。
以上是对海丰地区古建筑的一些调查,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