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产生热电效应的原因
热电制冷又称半导体制冷。它是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制成的制冷器件。所谓热电效应是指由电流引起的可逆热效应和由温差引起的电效应-热电效应包括有帕耳帖效应、汤姆逊效应和赛贝克效应。半导体制冷主要应甩帕尔帖效应。 热电制冷没有运动部分,工作时没有噪音,且它的工作物质不是流体,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泄漏问题,它的冷却速度还可通过调节工作电流来控制,并且它的体积小,重量轻等等。由予以上优点,它已广泛地应用在医疗,电子仪器、军事,工业t家用设备等方面。但由于受材料性能的限制等原因,使其的应用受到—定限制。 产生热电效应的原因是,不同材料中的传导电荷具有不同的能量,当两种不同材料组质回路,传导电荷通过接触处从一边材料转移到另-i材料时,共能量要发生变化。传导荷能量的变化只能取自于材料本身的内能,使得受触界面处的温度上升或下降;从而产生放热或吸热的现象。 任何导电材料均可以发生帕尔帖效应。但是金属材料的帕尔帖效应很弱,在制冷和换热之间没有多大实用价值。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热电制冷才进入实用的阶段,这是因为半导休材料的帕尔帖效应较为显著。
热电冷联供节约三成燃气
热电冷联供节约三成燃气 北京青年报: 于姗姗 徐春芳 2005年02月26日 市燃气集团表示该办法将是本市下一步能源综合利用的重点推广目标——— 本报讯 从1月初以来,由于本市面临19年来最强一次持续低温天气,加剧了天然气供应压力。为应对特殊天气和气源紧张带来的供气困难,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百姓都行动起来,积极采用多种措施节约用气。记者了解到,按原正常情况每天全市需用气量为1800万至1900万立方米,由于采取多项措施,目前每天供气量已控制在1600万立方米左右,每日节约用气200万立方米左右。 市燃气集团不仅细化、启动了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24小时观测、监控天然气管网供气工况和压力,并及时进行调整调度之外,其所属各单位自身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天然气使用量,这些措施包括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从1月11日起将办公场所和住宅室温全部降温,并由专人检查测温,并将承担集团大楼发电、供暖和制冷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直燃机停止运行,只保留发电机组继续工作,并利用发电机组加热管道中的循环水供暖,以保持大楼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