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池内淤泥较多如何控制可以好一些?
最近接手一个印染厂的工程调试,因经验欠缺,请帮助分析一下:公司的设计方案所写:水量=3000m3/d,COD=1000mg/L,BOD=200mg/L ,pH=6-13 ,色度=400 倍,SS=500mg/L,硫化物=30mg/L,温度=48 度(都是小于等于),但是这都是参考类似印染厂的水质定的。基本工艺流程:废水--调节池--冷却塔--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出水,这个流程是别的环保公司给设计的,其中竟然没有设置污泥回流,并且调节池的调节作用不好。我接手的时候,污泥已经培养了一段时间了,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多,沉淀性能也算好,颜色呈灰色。操作如下: 曝气4 小时停2 小时,六小时一轮回。营养物投加量:淀粉(水解酸化池:每天33.5kg,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天33.5kg,两次投加,每8 小时一次) 淀粉(水解酸化池:每天33.5kg,一次性投加;接触氧化池:每天33.5kg,两次投加,每8 小时一次) 磷肥(水解酸化池:每次10kg,每两天投加一次;接触氧化池:每次8kg,每天投加一次) 有机肥(水解酸化池:前5 天每天8 桶,后10 天每天6 桶,一
如何实现调节阀的切断功能
在工业控制过程中,对工艺要求较高的场合都会对调节阀提出切断要求,因此切断功能是调节阀的一个重要的使用功能和内在质量指标。在现场使用中,往往会出现调节阀切断不好,泄漏大等故障。除因堵卡、允许压差过小而被顶开等原因造成的泄漏增加外,绝大部分都是由于调节阀的结构缺陷和选型不当造成的。 一、结构型式的选择 双密封类调节阀(如双座阀、双密封套筒阀等)主要的缺点之一就是泄漏大。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较盛行套筒阀,不少厂家却在套筒阀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改进结构来降低泄漏量,使其演变成非常复杂的结构。于是,这又带来了许多不足:零件多、可靠性差、备件难、维护难、切断效果不理想等等。实际上,这是设计思路都陷入了误区,与其在阀体的“心脏”内作如此复杂的改动,倒不如通过外部调整来实现。因此,应选择单密封类调节阀。这样,密封问题、可靠性问题、维修和备件问题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