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山庄位于邕江江畔,东临青秀山景区,坐拥青秀山余脉;北临南宁市区,标志性的南宁大桥从项目东侧越江而过,连同五象新区,占据南宁市的绝佳区位,如同城市中的世外桃源。山庄内配有国际会议中心与21栋别墅楼,皆依山环湖而建。 随着大型会议逐年增多,山庄接待能力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高峰期,缺乏能与国际会议中心及别墅楼配套使用的综合楼,大量与会人员需在荔园山庄外另寻酒店,带来了诸多不便。因而,能与山庄发挥协同作用、平时又可以向城市开放运营的会议及饭店综合楼项目应运而生。
荔园山庄位于邕江江畔,东临青秀山景区,坐拥青秀山余脉;北临南宁市区,标志性的南宁大桥从项目东侧越江而过,连同五象新区,占据南宁市的绝佳区位,如同城市中的世外桃源。山庄内配有国际会议中心与21栋别墅楼,皆依山环湖而建。
随着大型会议逐年增多,山庄接待能力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高峰期,缺乏能与国际会议中心及别墅楼配套使用的综合楼,大量与会人员需在荔园山庄外另寻酒店,带来了诸多不便。因而,能与山庄发挥协同作用、平时又可以向城市开放运营的会议及饭店综合楼项目应运而生。
广西荔园饭店(以下简称荔园饭店)项目选址原为荔园山庄会议中心配套停车场,基地面积36184.9㎡,东临青山路南宁大桥,南邻滨江大道。场地与城市关系密切,与荔园山庄内现有建筑的关系可分可合。从南宁大桥上看,项目对城市是一个很好的形象展示,且交通便利,利于平时运营。会议期间,项目可与毗邻的国际会议中心紧密配合,发挥其配套作用。基地虽然整体背山面水,但相对位于青山路大桥下的低凹地势内,用地局促,大桥引桥也对景观和噪声有不利影响。
1 隐与显
设计逻辑的演绎与梳理:形象分解、功能整合
项目用地相对紧张,地形标高变化复杂;由于紧邻荔园山庄,对建筑的体量、高度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做到拟建建筑与既有建筑之间互不对视;同时又要求其尺度需与周边山庄建筑的尺度相匹配,并与景观融为一体。但作为一个城市酒店,项目又需要呈现一种完整、壮观的城市形象。所谓“看不到”和“被看到”如何在对立中实现统一?这些问题既形成了项目设计的制约,也成为了设计的起点。正是这种思辨促使建筑师在整个过程中探索并研究建筑与城市、自然、人之间的构成关系。
基地现状大部分地表为填土,因此有机会利用地下填土空间和谷地高差空间设计不同标高的台地,将大量公共功能空间结合地形设置,三栋单元楼则落于不同的台地标高上。建筑嵌入山体,“变开挖为筑台”,既整合了地势,又实现了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同时餐饮、宴会、会议、康体等公共功能利用台地与场地之间的高差关系或屋顶绿化等剖面关系实现自然采光,塔楼、台地及场地之间的错接咬合在不同标高上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外院空间。
总平面图
轴测图
西南侧鸟瞰图
建筑总面积为65000㎡,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34768㎡,地下部分建筑面积为30232㎡。建筑布局借鉴了广西传统建筑聚落的单元集群形式,利用原有的地形形成台地与三栋塔楼的组合关系。三栋塔楼沿东西向交错展开,从南宁大桥及江对岸的五象新区看,建筑有较为完整的界面,体量重叠而富有层次,同时通过体量分解实现近人的尺度,与山庄内部建筑的尺度相和谐。为了避免对山庄内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进行了视线分析,以檐口高度为观察高度搭设1:1脚手架实体模型,从荔园山庄内、南宁大桥及江对岸各个视角进行现场观测验证,对建筑的高度进行了限制。三栋建筑在高度上应体现逐级抬高、层层渐进的趋势,与环境相融合,由此形成依山就势的城市天际线。
酒店大堂所在的一层平面位于被抬高的台地上,通过抬高场地,适当拉长了车行路线,在空间序列上形成“起承转合”的节奏感。这样在人的实际体验上增强了对场地的感知,既达到园林式酒店曲径通幽的感觉,又让人们得以从各个角度欣赏到建筑的全貌。设置在地面层的公共大堂则位于穿过首层骑楼的半围合内院中,团队、会议、宴会的使用者可集中抵达,与一层大堂在室内通过电梯、直跑楼梯紧密相连且互不干扰。
在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由一系列内庭串联,成为空间组织的核心节点。以一层公共大堂为起点展开两组轴线:自南向北连接起敞厅、大堂、接待区、大堂吧、景观楼梯直至三号楼中庭及电梯厅、地下夹层的画廊、宴会前厅,自东向西串接起接待区、休息区、内庭、采光楼梯直至西端的商务中心。
一层平面图
地面层平面图
剖面图
2 标准与多元
工程逻辑:品质控制策略
项目工期非常紧张,造价限制也成为业主决策方案的先决条件之一。如何控制与配合工程的进度,并有利于工程品质的整体把控?在策略上,我们合理规划工程的标准单元模块,并尽可能使其各自的设计语言统一。同时利用标准模块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设计语言的多样性表达。
荔园饭店三栋塔楼单体源于共同的母题原型,通过形体的附加和错动满足功能需要,因而与整个荔园山庄的建筑在体量和风格上既和谐共生,又具有明显的辨识度,避免单调的复制。在塔楼平屋顶的基础上加装开放性的装饰架空金属屋架,适合南宁夏热冬暖、阳光雨水充沛的气候特征。通过与形体逻辑的构成手法密切关联,将大跨度屋面有效分解成不同的尺度与层次;屋面以钛锌板与太阳能板相结合,钛锌板材料将局部屋面延伸至立面,强化了现代感;屋架朝南向整合太阳能集热板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其下形成保温隔热空腔,通风良好,有利于建筑的节能环保,屋顶相关设备也整合于此;屋顶挑檐底面选用木纹板作为饰面,与钛锌板共同组成形体饱满的挑檐构件。
酒店大堂入口全景
角楼及立面细部
将建筑立面以屋面、标准段、基座段划分归纳,局部运用节奏明快的玻璃幕墙。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结合3D打印等技术手段快速验证比例尺度、构造关系,为实现稳定可靠的设计效果提供预判。建筑标准段立面以预制纤维混凝土与陶土砖结合,预制单元将水平装饰线条、竖向遮阳构件整合为一体(组合构件尺寸为一个客房单元,开间和层高分别为4.5、3.25m),在设计阶段通过大比例模型反复推敲后在工厂进行样板制作,颜色为水泥内掺添加剂,结构薄弱的窗花遮阳构件内配乳胶筋加强。作为一种能够整体装配、装饰性强、工业化程度高且造价可控的人工材料,模块化的预制单元较好地保证了细部的精度,组合单元现场吊装方便,有效推进了工程进度。装饰性遮阳构件的图案提取自“壮锦”的传统纹样,为立面增添了地域化装饰色彩;结合不同朝向的遮阳要求差异,分别设计具有不同空间深度的预制单元,在阳光下可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同时为泛光灯具提供了空间。基座以各异石材表现建筑与不同场地介质的关系,通过多种质感和色彩的材料组合形成变化丰富又完整统一的整体效果。
由于工程进度的紧迫性,应业主要求,建筑设计团队亦开展了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因此建筑师得以在室内设计阶段延续原本的空间策略,在材料、手法上与建筑总体保持统一,并尽可能实现管线的整合和空间的利用。除了建筑外立面,建筑室内亦进行单元模块化设计,如藻井构件、屏风单元、灯饰等。藻井构件单元分解成三个基本构成模块,模块采用便于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铝合金型材铣切,既应对工期紧张,也能很好地控制藻井的成品效果。藻井构件单元的叠加层数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整,如接待大厅的三级藻井、三号楼过厅的五级藻井以及宴会厅天花单元等。屏风作为酒店公共空间隔而不断的划分元素,取意壮绵中的丝线在不同空间向度中连续缠绕、经纬编织的构成,通过对单元样品、实施工艺的观察,对原设计的比例尺寸进行调整,在表现精巧的同时又不失力度感;结合不同的空间场合需要,在基本原型的基础上通过组合演绎出多个屏风样式。
立面GRC单元与角楼
立面GRC单元组合
立面设计
3 新与旧
文化诉求:传统语言的现代表达
项目从设计开始到实施的整个过程,都被要求将现代性和地域性二者结合并表达。就本项目的设计而言,建筑师更倾向于以现代的建构方法与材料去还原传统空间构成的秩序和尺度关系,由此产生的设计成果似乎也与传统建筑风格有了一些“藕断丝连”的联系。这种既不拘泥于传统样式、又不失历史传承的设计手法,在建筑形象、空间表达上有节制地体现了地域文脉特征和时代精神。
大堂空间构思源自广西传统建筑——鼓楼,作为轴线交织的节点空间,层叠的屋檐出挑深远,悬挑在入口山池一侧,室外则覆以完整的钛锌板屋面。从主入口大门开始,环绕而上的流线更强化了其突出的视觉标志性;夜色中光线透过金属屏风漫射开来,将大堂点缀成为一盏漂浮的灯笼。进入敞厅,结构梁架层叠交替,由取意于传统广西壮族纹样肌理的花格单元围合限定出空间的焦点,天窗与透光膜带来戏剧化的光线变幻,实现结构表现与装饰表达的协调统一。站在大堂南侧敞厅,邕江美景尽收眼底。
在建筑的东南转角客房,上下穿插、层叠出挑的造型和构造逻辑取意广西的传统建筑——角楼,采用双层表皮的玻璃幕墙具有着现代感的表现力,既减少了东侧道路的噪音影响,又可形成良好的气流循环,具有节能意义。入夜,三处转角幕墙泛着朦胧的光,与敞厅大堂相互呼应,成为建筑醒目的标记。
角楼层叠关系
角楼与基座
角楼细部
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建筑师与艺术家尝试合作,将绘画艺术作品整合到建筑空间中,大堂吧过厅中的景墙,从面材肌理色彩的确认、不同材质的层叠取舍、材料厚度的考量及灯光布置方式的调整,经历了多次样板试验,期望客人在行进过程中能在不同的距离及观察视角范围内,感受到景墙动态的微妙变化。大型仿铜墙饰结构性地还原出广西山水朦胧的东方意境,同时也通过其强烈的艺术氛围提升了酒店的整体空间品质。
九联屏景墙
景观楼梯
4 结语
设计意图的实现,不应是意象与形式的简单转译,而是关于设计概念、建构逻辑和工程实现这三者关系之间的平衡。荔园饭店所采用的设计策略与那些可被验证的具体手段,都为项目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可能与大多数工程类似,项目从设计到最终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和业主不同决策的影响。为使项目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建筑师不仅需要“克制”主观的设计欲望,还需从更广义的维度来挖掘和发现项目的本质,并聚焦于以“朴素”的设计手法强调建筑、人与环境之间的融合。最终,荔园饭店以低调、内敛的形态掩映于山庄的湖光山色中,并与周围的青秀山、邕江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优雅的城市画卷。
业主:广西荔园饭店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项目负责人:徐维平
建筑方案设计团队:徐维平、邵晶、何嘉、韦栋安、柯国新
建筑初步及施工图设计团队:徐维平、何嘉、张冉、韦栋安、柯国新、郑颖、丁铭、汤梦捷
室内(公区)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团队:徐维平、惠健忠、李群、张冉、韦栋安、柯国新、丁铭
总建筑面积:65 000m2
基地面积:36 184.9m2
建筑高度:24m
建筑层数:7层(地上)
设计时间:2014~2016
建设时间:2015~2017
摄影:傅兴
来源:《建筑技艺》杂志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