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海绵城市”
zwj5382
zwj5382 Lv.4
2017年10月30日 16:08:23
只看楼主

1.前言前几年就看到有关于海绵城市的报道,当时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感觉不靠谱,认为有人或许只是想借生态之名炒作一下概念。但随着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及修订了若干有关城市建设的设计规范,方才意识到是在动真格了。于是再次认真关注了一下,更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海绵城市提出的一些城市建设理念有原则性错误,技术路线也是混乱不合逻辑的,出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良知,认为应该坦率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有谬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前言
前几年就看到有关于海绵城市的报道,当时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感觉不靠谱,认为有人或许只是想借生态之名炒作一下概念。但随着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及修订了若干有关城市建设的设计规范,方才意识到是在动真格了。于是再次认真关注了一下,更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海绵城市提出的一些城市建设理念有原则性错误,技术路线也是混乱不合逻辑的,出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良知,认为应该坦率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有谬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 海绵城市的缺陷
2.1 不利于防洪
海绵城市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城市降雨。简而言之,在没有海绵化的城市,一旦发生降雨,凡地表产生的雨水径流都会汇集进入城市雨水管网,而后排入河道。而海绵化城市,则是争取最大限度地将雨水径流截留在城市地表,比如设置凹地,水塘、或采用透水路面等。
被截留在城市地表的雨水除了部分蒸发外,还有就是渗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或者称之为涵养水源。
城市涵养水源的确重要,因为人有各种亲水需求,且城市景观和绿地也离不开水的滋养。
因此海绵城市推崇者(以下简称:海绵论者)认为:不应该让雨水径流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道白白流走,批评现有的排放方式是“粗暴的”的,是对水资源一种浪费。
但是将雨水径流截留在地表显然是不利于防洪的,当暴雨来临时只会促使“城市看海”更快到来,到那时,恐怕无人会抱怨城市排水管道太“粗暴”,相反是太“温柔”了吧。
2.2 基本原则的误导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者而言,满足防洪标准无疑是居首位的头等大事,其次才能考虑涵养水源,这个基本原则应该是个铁律。
可是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制定了如下基本原则:“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是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
将生态优先置于(防洪)安全之前,显然是一种主次颠倒的错误引导。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指导城市水系设计的指导性文件,理应将城市防洪放在突出位置,可通篇竟然都找不到有关城市防洪的论述。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一句“(10)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中的相关要求。”不免让人生疑:是不是想在海绵城市一旦“看海”后,预设好“脱罪”的伏笔?呵呵,您可真是有大智慧哦!
3.城市水系设计理念
正确的城市水系设计理念,应该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涵养水源。
3.1 新建或扩建城市
首先是防洪:根据当地积累的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以及按城市防洪等级来确定洪水位高程,通常再加0.5米作为防洪高程,如果现状场地高程已经不低于该防洪高程,则可直接用于城市修路建房,若现状场地高程低于该防洪高程,则应该取土填筑,以确保新建城市场地不低于该防洪高程。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因新建城市场地不满足百年一遇防洪高程,为获取巨量土方,硬是采用扩建独墅湖、金鸡湖等方法大规模挖土,结果是将整个工业园区地表填高约1.8米,这才完全消除了洪水侵扰的后顾之忧。
其次是涵养水源:所谓涵养水源,其实就是将城市河道和地下水位,常态维持在人类希望的高程范围,一般希望水平面距城市地表垂直高差约2~2.5米。
如果根据水文资料,常水位已经是处在人类希望的高程范围,那就无须再额外增加水利工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
如果是在丘陵地区,河道水位落差较大,那么就可以在城市河道下游建造水闸、溢流坝等水利设施,将河道水位抬升至人类希望的高度。
3.2 老城区
因历史原因,通常在老城区低洼地比较多。以苏州古城区为例,还涉及到古城保护,为避免水淹,只能为古城区进行独立水系设计(俗称:城市防洪大包围),即凡流经古城区的河道,在其上游和下游,建造水闸和抽水泵站控制,通过强制外排,将古城区内河道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围。
在老城区低洼地就没有必要考虑涵养水源了。
4.地下水的补给方法
地下水的补给方法有两种:竖向渗透和横向渗透。
4.1 竖向渗透
在非海绵城市,通常是以城市绿地为主,当降雨使绿地饱和后,一般情况是:较多部分雨水径流进入排水管道,剩余较少部分雨水会下渗补充地下水。当降雨终止后下渗也会终止,通常这个下渗时段长度是不会超过降雨时段长度的。
为了增加雨水下渗量,海绵论者在城市绿地设置各种凹地,如水塘、水沟等,用延长下渗时段长度的方法来增加下渗量。但这也会带来污染问题:降雨初期因裹挟着空气中的尘埃是比较肮脏的,汇集流入凹地后就会沉积下来,既不会下渗也不会蒸发,况且在这些凹地内的积水缺少流动,长期日积月累就会演变为臭水塘。比如一些城市中的黑臭水体,就是因为缺少流动变为“死水”造成的。
海绵论者推荐的透水路面也是很有问题:在雨水冲刷下,路面上的细颗粒固体污染物会进入透水路面空隙中堵塞空隙,且难以清除,既污染了路面也会使得下渗效率下降。更为严重得是:采用透水路面会对路面结构强度和路基稳定造成严重伤害。
4.2 横向渗透
城市地下水其实是与城市河道相通的。当河道水位上涨时,地下水水位也会跟着上涨,不过有个滞后效应,与当地土质有关,如果是透水性好的砂性土,则滞后时间较短,反之若是粘性土,则滞后时间较长。
总之,无论城市河道水位是上涨或者下跌,地球重力总是会驱使地下水位与河道水位逐渐达成一致。这种通过水力压差横向渗透平衡水位的方法姑且可以称之为:横向渗透法。
因此,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城市河道内的雨水,未必如海绵论者所言是白白浪费掉了。只要河道水位上升,河道内水就一定会横向渗透补充城市地下水,持续不断,直到河道水位与地下水位重新达到再平衡。促使河道水位上升的因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其一是降雨使城市地表径流水经雨水管网排入河道;其二是因上游河道水位上涨;其三是因泵站抽水将外河水抽入城市内河。
另外,这种横向渗透也可以反向进行。比如在汛期来临前,为提前留出“库容”,可以将城市内河水经泵站抽水排向外河,当城市内河水位下降时,城市地下水就会向河道内渗透。
由此可见,地下水位的升降其实是完全受河道水位主宰。如果海绵论者认为竖向渗透是可以补给地下水的话,那么也会因为地下水位高于河道水位而通过横向渗透向河道排放,按照海绵论者的表述,是不是也有“白白浪费掉”之嫌呢?不过,一种是通过排水管道“浪费”,另一种是通过横向渗透“浪费”,有本质区别吗?
每一次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都是对城市空气、地表、建筑物和绿地植物的洗涤,洗涤后的脏水应尽快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道中。较重的颗粒物会在河道内沉积形成淤泥,较轻的颗粒则会成悬浮态随河水流动离开城区,流向河道下游。因此,降雨过后会使城市空气更清新,地表和建筑物更干净,绿色植物和花卉更鲜艳。
河道内的沉积的淤泥可以通过定期疏浚清除,以保持水体清洁和流动顺畅。
而海绵论者将降雨脏水截留在城市地表的做法,实在是很不明智的。
5.透水路面与道路强度理论相悖
常见的道路路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另一种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无论是哪种路面,其混合骨料一般都是由各种粒径的碎石和砂组成,区别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的是水泥胶结料,而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的是沥青胶结料。
无论是哪种路面,混合骨料的组成都是要进行级配设计的,其目的是:混合料之间所有空隙,都应由相应粒径的碎石或砂来进行填充,以追求各种粒径骨料之间的最大密实组合,也就是空隙率最小。路面的强度原理之一是:胶结料在最大密实度的混合料中胶结效果最好,因此路面强度也高。也就是说:级配良好做出的高等级路面通常是不透水、或者透水性极差的。
而透水路面为了要透水,必须要增大路面空隙率,比如去除混合料中的砂,甚至部分小粒径碎石,这就使得混合料胶结强度大幅降低,从而导致路面强度大幅降低。
同理,道路路基也有密实度要求,路基施工时之所以要采用压路机反复碾压,目的也就是提高路基土的密实度,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压缩土颗粒之间的空隙。有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路基强度,还要在路基土中掺和些石灰或水泥,这样加固后的土路基就更不会透水了。
因此,透水路面与道路强度理论相悖,目前或许也只能在人行道上试试,一旦想要在有重载车行驶的机动车道上做尝试,那么百分百一定失败。
6.把城市建在花园里
海绵论者似乎有一种误导,好像只有自然的原生态才是生态,而经人工改造后的生态(比如人工植草种树)就不是生态了,这是不对的,是带有偏见的生态观。所谓“生态”其实只是与绿化程度有关,虽然没有严格标准,不过通常可以形成共识的是:一座城市中若绿化用地比例越高,就越生态。当然,这也要有个合适的度,毕竟城市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也要有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的繁华一面。
住在生态城市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能更上升一步,住进花园城市岂不更好?花园城市典型特征是:绿化不是简单的植草种树,而是需要进行精心的景观设计,挑选各种花草和树进行组合搭配,并修整出各种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立体形状,就像做植物雕塑一般。
苏州工业园区就是秉承了新加坡人的城市设计理念:“把城市建在花园里”的典型案例。目前在二线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人与城市交流最频繁的地方就是城市道路,因此,城市道路沿线的绿化景观对人的视觉冲击最直接、最频繁。新加坡设计师在规划苏州工业园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沿线绿化用地时,可以说是毫不吝啬。通常除道路红线两侧各分布有不小于10米宽的绿化用地外,道路中央分隔带也有近7米宽的绿化景观带。驾车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两侧风景赏心悦目,就像是在花园游览一样。
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能够生活在高档次花园城市,而让那些唯原生态至上的鼓吹者,住进海绵城市“看海”享受原生态吧。

kunlun2014
2017年11月05日 10:39:35
12楼
shang_tingting 发表于 2017-11-2 15:09 每个人都可以用脚做选择,既然自然条件不行,城市发展也会受限,一年有两个月淹在水里,除了国家,谁会想 …版主,你的认识中有一个巨大的误解,武汉三镇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历史上就是水患多发之地,恰是一百多年前(1910年),有外国人拍摄三镇成为汪洋一片的洪灾照片记载。洪灾的损失与局部内涝的损失是不可比拟的。武汉内涝问题的解决,不是提高排水管网建设标准的问题,更不能采用海绵吸储的方式,而是在区域内水利系统层面上,对其内河、内湖的水利调蓄和调度上下功夫。
回复
zwj5382
2017年11月05日 12:56:02
13楼
kunlun2014 发表于 2017-11-5 10:39 版主,你的认识中有一个巨大的误解,武汉三镇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历史上就是水患多发之地,恰是一百 …完全赞同!
回复
zwj5382
2017年11月05日 12:57:08
14楼
城市水系的责任划分本来是很清晰的:水利部门管好河道,负责解决防洪和涵养水源;而市政部门负责管好城市地表排水,当暴雨来临时能够迅速将地表径流水全部排入河道中,各司其职,城市水系也就完美了。可现在冒出个“海绵城市”,要市政部门“涵养水源”却又不管防洪,结果造成了技术路线混乱、责任不清,一旦城市“看海”,百姓怨声载道。故而希望“海绵城市”早日休矣!
回复
shang_tingting
2017年11月06日 09:18:32
15楼
zwj5382 发表于 2017-11-3 10:22 对武汉经常受淹是否也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就是城市开发时执行的防洪标准太低,或者就是根本没有防洪标准, …武汉是内涝问题吧,之前武汉市有百湖之城的美称,这一一百年来,武汉的大小湖泊至少消失了一半,湖泊本身可以调节水量的,但是这些调节的设施减少了,问题就出来了。水本来是要流到低洼处的湖泊的,现在湖泊没有了,水就往低洼处存水,原来的湖泊没人住,所以人们没留意水的问题,现在被淹的地方都是居民区的话,那问题就暴露了呀
回复
zwj5382
2017年11月07日 14:51:05
16楼
本帖最后由 zwj5382 于 2017-11-7 14:59 编辑 shang_tingting 发表于 2017-11-6 09:18 武汉是内涝问题吧,之前武汉市有百湖之城的美称,这一一百年来,武汉的大小湖泊至少消失了一半,湖泊本身 …城市场地是否安全应取决于是否满足防洪标准,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常识。而“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是在挑战这种常识,以遵从自然的表象反科学。如果建什么都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是不是要将所有水利工程(例如水坝)都拆了?如果武汉在建城时也像苏州工业园区一样,挖湖取土填高城市场地,就不会经常受涝了。所以当需要改变其场地水文特征时就必须要改变。
回复
shang_tingting
2017年11月07日 17:31:01
17楼
所谓的防洪标准,不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吗,多少水利设施建设的时候号称可以抵抗百年一遇的洪水,实际上的,建成二十年内,差不多每几年就说自己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如果单单用防洪标准来衡量场地安全也不全面。
我也承认在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有些理解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但是不能一刀切的说海绵城市的理念一无是处,建成的海绵城市依然被淹,这也不单单是海绵城市这个理念的问题。
在工程上,有个“安全冗余 ”的说法,直白的讲就是多重保障,为什么要把防洪标准一个赌注压在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呢,海绵城市和水利不冲突,不能较真的扣小细节,曲解大理念,很多时候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尽量去怎么做,又不是强条,至少规范和手册没让我们大拆大建,没有让我们把“所有的”水利工程都拆了。

回复
zwj5382
2017年11月09日 15:29:04
18楼
本帖最后由 zwj5382 于 2017-11-10 11:34 编辑

建海绵城市的目的是什么?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有这样一段描述:“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也就是在城市绿地建造的蓄水塘、蓄水沟,都是为了: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可是怎么“释放”?怎么“利用”?却什么都没说。
而建造这些蓄水塘、蓄水沟的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原来在绿地(比如地表凹型的城市道路绿化带)生长的植物花卉,因长期泡在水中而枯萎死亡。积聚的雨水因长期不流动而发臭污染环境。
请问:海绵城市的优越性究竟在哪里?或者请把:截留在地表的雨水该怎么“利用”说清楚。
回复
kunlun2014
2017年11月30日 18:09:05
19楼
建议楼主注册“知乎”网,讨论海绵城市的话题比较专业。
回复
笙歌散尽人归去
2017年12月01日 10:03:57
20楼
谢谢分享....
回复
无能为力啊
2021年05月28日 16:03:55
21楼

还不如直接的雨水回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