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素有“无花之美”的称誉。它们或具有婀娜多姿的体态,或拥有潇洒飘逸的叶片,在色彩、形态、习性等方面独树一帜。多数种类四季常绿,或有颜色鲜艳的孢子或叶色,或有造型奇特、色彩眩目的根状茎,加上耐阴喜湿以及某些种类石生或附生的特殊生态习性,从而使蕨类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 蕨类植物的特点 (1)根通常为不定根,形成须根状。 (2)茎大多数为根状茎,匍匐生长或横走。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如桫椤。茎上通常被有鳞片或毛茸。鳞片膜质,有各种形状,鳞片上常有粗或细的筛孔。毛茸有单细胞毛、腺毛、节状毛、星状毛等。
蕨类植物素有“无花之美”的称誉。它们或具有婀娜多姿的体态,或拥有潇洒飘逸的叶片,在色彩、形态、习性等方面独树一帜。多数种类四季常绿,或有颜色鲜艳的孢子或叶色,或有造型奇特、色彩眩目的根状茎,加上耐阴喜湿以及某些种类石生或附生的特殊生态习性,从而使蕨类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
蕨类植物的特点
(1)根通常为不定根,形成须根状。
(2)茎大多数为根状茎,匍匐生长或横走。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如桫椤。茎上通常被有鳞片或毛茸。鳞片膜质,有各种形状,鳞片上常有粗或细的筛孔。毛茸有单细胞毛、腺毛、节状毛、星状毛等。
(3)叶蕨类植物的叶多从根状茎上长出,有簇生、近生或远生的,幼时大多数呈拳曲状,是原始的性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种。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1条不分枝的叶脉,如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等植物的叶。大型叶具叶柄,有或无叶隙,有多分枝的叶脉,是进化类型的叶。如真蕨类植物的叶。大型叶有单叶和复叶两类。
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功能又可分成孢子叶和营养叶两种。孢子叶是指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又叫能育叶;营养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又叫不育叶。有些蕨类植物的孢子叶和营养叶不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叶的形状也相同,称为同型叶,如常见的贯众、鳞毛蕨、石韦等;另外,在同一植物体上,具有二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即营养叶和孢子叶,称为异型叶,如荚果蕨、槲蕨、紫萁等。
常见引蕨类植物介绍
科名
|
种名
|
生长环境
|
卷柏科
|
卷柏
|
沟谷阴湿石壁或极干燥阳坡岩石
|
阴地蕨科
|
华东阴地蕨
|
半干燥土坡,半阴林下
|
紫萁科
|
紫萁
|
阴沟旁
|
里白科
|
芒萁
|
干燥半阴坡
|
海金沙科
|
海金沙
|
干燥阳坡
|
碗蕨科
|
边缘鳞盖蕨
|
阴湿沟谷
|
鳞始蕨科
|
乌蕨
|
阳坡
|
凤尾蕨科
|
井栏边草
|
多种生境
|
刺齿凤尾蕨
|
半阴坡或路旁
|
|
中国蕨科
|
野雉金粉蕨
|
阳坡或阴湿处
|
裸子蕨科
|
凤丫蕨
|
湿润半阴坡
|
蹄盖蕨科
|
毛轴假蹄盖蕨
|
阴湿处
|
华东蹄盖蕨
|
低海拔阴湿处
|
|
肿足蕨科
|
福氏肿足蕨
|
石灰墙壁
|
金星蕨科
|
疏羽凸轴蕨
|
林下半阴处
|
针毛蕨
|
半阴湿润处
|
|
渐尖毛蕨
|
光线较强的湿润处
|
|
延羽卵果蕨
|
沟谷旁湿润处或林下
|
|
铁角蕨科
|
虎尾铁角蕨
|
各种生境
|
北京铁角蕨
|
阴面湿润石灰墙缝
|
|
乌毛蕨科
|
狗脊
|
略干燥阴坡或阳坡
|
鳞毛蕨科
|
刺头复叶耳蕨
|
阴湿沟谷
|
异羽复叶耳蕨
|
阴坡林下
|
|
对马耳蕨
|
阴面林下或沟旁
|
|
黑足鳞毛蕨
|
阴湿林下
|
|
阔鳞鳞毛蕨
|
各种生境
|
|
假异鳞毛蕨
|
阴湿沟谷旁
|
|
暗鳞鳞毛蕨
|
阴坡沟谷
|
|
桫椤鳞毛蕨
|
林下
|
|
贯众
|
各种生境
|
|
水龙骨科
|
有柄石韦
|
阴面或阳面石壁
|
瓦韦
|
阴湿石壁
|
|
满江红科
|
满江红
|
各种水面
|
槐叶萍科
|
槐叶萍
|
水面
|
园林用途
园林绿地种植
多数蕨类植物拥有其他植物无法比拟的耐阴性。利用这一特点,在其他植物无法立足的阴暗角落或乔木下较暗的地点,种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蕨类,如红盖鳞毛蕨、刺头复叶耳蕨、假蹄盖蕨等,可形成不同于其他植物的奇特景观。
在光线较充足的地点可种植阔鳞鳞毛蕨、狗脊、渐尖毛蕨等阳生蕨类。
在园林中较难处理的墙边、篱边、路边种植井栏边草、金星蕨、刺齿凤尾蕨、疏羽凸轴蕨等软化硬质界面,形成自然化的田园风光。
在面积较大的林下,可种植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针毛蕨属、凤丫蕨属植物,极易形成满目苍翠的自然景观,还可同其他观花地被紫萼、石蒜属等混植,形成色彩多样化的林下植被。
用于水体和岸边绿化
部分水生蕨类可布置水景和近水湿地,萍、满江红、槐叶萍等可用于静水水面的绿化,还有水体净化的效果。耐湿蕨类针毛蕨、渐尖毛蕨、问荆、节节草等可栽植于水边驳岸石缝或近水湿地,可软化河岸,实现水体与岸上陆生园林植物之间的完美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