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葩的理论--关于基础深度修正
struct771
struct771 Lv.7
2017年08月17日 09:41:25
来自于地基基础
只看楼主

有一个高层建筑的基础,地基是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220kPa,采用的是筏板+CFG桩处理地基。筏板是同事在做,CFG桩处理地基是外单位配合我们在做。上部结构传到筏板的竖向力,筏板周围约400 kPa,中间核心筒550 Kpa。按照常规的设计,筏板周围的CFG桩布疏一点或短一点,筏板中间核心筒布密一点或长一点。可CFG桩处理地基的技术人员来我们单位交底,提了一个理论,说核心筒的桩没必要加密或加长,和周围一样即可。

有一个高层建筑的基础,地基是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220kPa,采用的是筏板+CFG桩处理地基。筏板是同事在做,CFG桩处理地基是外单位配合我们在做。

上部结构传到筏板的竖向力,筏板周围约400 kPa,中间核心筒550 Kpa。按照常规的设计,筏板周围的CFG桩布疏一点或短一点,筏板中间核心筒布密一点或长一点。可CFG桩处理地基的技术人员来我们单位交底,提了一个理论,说核心筒的桩没必要加密或加长,和周围一样即可。

这个理论是这么说的,筏板对土有很大的下压力,筏板四周的下压力对中间的土有很大的约束作用,筏板中间的土就可以用筏板周围的下压力进行深度修正。这个压力就是上部传下的向下竖向力,400 kPa左右,这个压力折算到中间土的修正后,中间土的承载力能有很大的提高,能提高300多Kpa的承载力。所以筏板中间的土承载力足够了。

从这个理论出发,筏板只需要在筏板周围布CFG桩即可,中间核心筒的位置即使不布桩,也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这个理论的依据在哪?反正我是找不出来,大家有什么见解吗?

免费打赏
cdddd
2017年08月18日 08:26:10
2楼
从摩尔圆,画图可以知道原因。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围压σ3=0,qu=σ1。只能画出一个莫尔圆,此时Ф=0,C=qu/2。将C代入地基规范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理论计算公式,可估算出fa。
例如:对于饱和软土,qu=40KPa,则C=20KPa,按基础埋深d=1.0m,fa=1(承载了系数Md)x16(基底以上土重度)x1(基础埋深)+3.14(承载了系数Mc)x20(内聚力C)=78.8(KPa)。
有侧限抗压强度理论上有无数个,知道任意两个,可画出两个莫尔圆,确定C、Ф,同样按公式可估算出fa。
回复
hechao8462
2017年08月18日 09:02:26
3楼
周围下压力的确可以起到嵌固作用,但能不能对核心区整个都起到,还是一个渐变的效果。这个比较重要,不然核心区需要增加筏板刚度来平衡
回复
zq-cyt
2017年08月18日 10:03:08
4楼
筏板周围与中间核心筒的对土压力,相差不远时应该可以这样考虑的。

但建筑结构筏板的形状,决定了筏板中心的土的围压是不均匀的,而且围压力并不是预先加置的,等等因素,具体有多大的贡献较难准确标定。因此设计时相对保守一点为好。
回复
x1xqq
2017年08月18日 10:05:14
5楼
筏板四周的下压力对中间的土有很大的约束作用,_______CFG桩水泥掺量能保证桩体是基本不透水的话,可以如此理解:密集的CFG桩(间距就1米多吧?且是梅花形布置)布置,使中间区块的桩间土的孔隙水向四周消散路径被大大延长了,孔隙水消散不了了,密集的桩起到了固水作用,水固住了,这一部分的沉降就没了,土的承载力是变形决定的,少掉一部分沉降,承载力自然就可以有提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