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屋盖-低延型高弹性-2倍地震力满足,梁腹板高厚比超限。
梦不清晰
2017年08月01日 17:55:18
只看楼主

最近手上的一个小项目,位于8度区。雪荷载1.55,风荷载0.6。体型超出门刚范围,高20m,跨度36m。按钢结构规范计算,屋面梁选的850~650*280*10*14和650~800*280*10*14[Q345B]。按轻屋盖-低延型高弹性-2倍地震力验算后,腹板容许高厚比放宽到80*(235/345)1/2=66.03,实际72.2,仍然不满足。现在就是不太想加厚因为算的结果还可以。如果仅仅按GB50017的4.3.3~5加点横向加劲肋是否可行?

最近手上的一个小项目,位于8度区。雪荷载1.55,风荷载0.6。体型超出门刚范围,高20m,跨度36m。按钢结构规范计算,屋面梁选的850~650*280*10*14和650~800*280*10*14[Q345B]。按轻屋盖-低延型高弹性-2倍地震力验算后,腹板容许高厚比放宽到80*(235/345)1/2=66.03,实际72.2,仍然不满足。现在就是不太想加厚因为算的结果还可以。如果仅仅按GB50017的4.3.3~5加点横向加劲肋是否可行?
我看了下柱子的,柱子的腹板不够明确要加纵向加劲肋。梁柱二者有所区别,而且梁的那几条,看起来有点不清楚,感觉不知道规范到底是何意,也没明说高厚比不足加加劲肋验算通过就行,只说要加加劲肋。而且只是针对局部稳定,不知道其他方面对腹板高厚比是否有要求,毕竟是8度区。
目前应力比端头0.92 跨中一节0.73。我们这里图审一般要求跨高比,1/35左右,梁的截面不想多调整了。如果加横向加劲肋能解决腹板高厚比的问题,那如何计算?这公式手算太麻烦了。现在用的PKPM3.6多了一个加加劲肋的选项,用了一下,也没得计算文件。哪位大神能指点一下。

免费打赏
梦不清晰
2017年08月01日 17:55:19
2楼
下班的点儿了,还有人在吗
回复
西方不败
2017年08月02日 13:16:06
3楼
弄好了没有呀??
回复
天地不言
2017年08月02日 17:33:38
5楼
楼主腹板高厚比计算不正确
回复
lisj0926
2017年08月03日 08:07:39
6楼
谢谢分享资料
回复
taobiguotbg
2017年08月03日 08:54:41
7楼
既然是C类截面,就应该满足弹性状态宽厚比要求。
不能再考虑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梦不清晰:了解了,谢谢!

回复
梦不清晰
2018年07月07日 12:00:39
8楼
谢谢7# 我后来也加厚了腹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