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建筑设计的要旨不只是设计建筑丨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
co1463034622378
2016年12月30日 11:50:10
只看楼主

【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中国当代人文建筑旗手 社会空间批判的本土实践先驱 醉心市井生涯的建筑诗人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骨子里,刘家琨一直是个“文青”,这个词汇在今天听起来也许已经分不清褒贬,而在曾经的那个年代,这个词汇是有特定语境的。只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一夜之间变成“建筑人”,建筑师的身份似乎成为了他与世俗的一种约定。

【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中国当代人文建筑旗手

社会空间批判的本土实践先驱

醉心市井生涯的建筑诗人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骨子里,刘家琨一直是个“文青”,这个词汇在今天听起来也许已经分不清褒贬,而在曾经的那个年代,这个词汇是有特定语境的。只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一夜之间变成“建筑人”,建筑师的身份似乎成为了他与世俗的一种约定。

当2014年,刘家琨于1995年写作的《明月构想》出版,似乎他依旧在寻找本心,特别在附于此书后的《“我在西部做建筑”吗?》,他依旧在不断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一样”,是不是和那些离开文学就再难回头的人一样。


刘家琨

随后两年,西村大院”出现,刘家琨的形象也在媒体的逐渐解构下变得暧昧不明。建筑与文学,在刘家琨这,都只是载体,他始终像个局外人。

“那些西藏的往昔风景已成为我心中的原风景,在那些风景里,我才感到自己的一段生活是真实的。”


一、在设计前应该尽量删除自我,观察现实

1984年,刘家琨被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还没有完全适应从学生变为国营单位小职员的沉闷生活”,而去西藏的不同经历促成了他独特的生存方式:

“玉米的生存策略和稻谷不同,玉米在中部结穗。这样既便于承接上部的阳光又便于汲取下面的营养,从而结出一个比挤在顶部结穗的稻谷更大的果实。呆在一个中等地区,挨近自然与传统,同时也看得见国际潮流,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最广大地区的普遍现实,而不那么容易迷失在超大都市流行主题的幻觉里。”

多年在边疆与地方的生活阅历,夯实了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文理想的追求,也让他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地域特征。

“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人,想塞给人家一种自以为是的生活,而人家就那样生活!”,刘家琨开始明白“建筑设计的要旨并不只是设计建筑”,如果设计建筑的代价是改变一种传统的生活模式,那么是否本末倒置呢?在新疆的实践阶段,他说“建筑师在设计前应该尽量删除自我,观察现实”。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中国成都,2002

西村•贝森大院,中国成都,2014

在刘家琨看来,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边缘的实践;

2.精英文化与民间大众文化的混合;

3.对建造策略、建造工艺中民间智慧的尊重;

4.对传统乡土建筑原型的借鉴和抽象;

5.对当下正在大量建造的“平民建筑”的关注;

6.对场所——形式的重视;

7.材料的当地性、当代性和大众性;

8.对建构的关注等。


他的建筑不是符号化的传统或外化的图像形式,而是在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对“中国精神”更为内化、抽象、本质的表达。

二、找寻经济、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平衡点

面对浮躁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刘家琨提出了“低技策略”,相对于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低技策略”强调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品质,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并构建一条适用于技术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

无论是来自民间的设计智慧、平民式的建筑话语,还是对传统乡土建筑原型的升华,这些丰富质朴、旺盛生长的原则,都成为刘家琨建筑表达的有力出发点和倚重的建筑美学依据。对他而言,无论城乡,无论其最终的形态结果如何不同,但方法是一样的:即如何直面现实、利用现实、反转现实,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最终“超越现实”。

“再生砖”

2008年,四川遭受巨大地震。面对地震后的废墟,他就地取材,以建筑废料融合生成“再生砖”,既实现了废弃材料在物质方面的“再生”,又完成了灾后重建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再生”。

目前再生砖已成为机械化生产的环保建材,原料包含城市拆旧,品种多样,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乡村建设和城市公共建筑,前景广阔,持续性强。破茧而生的灵感,既是建筑师本人对现实的客观尊重,更是他对现实的积极超越。



免费打赏
co1463034622378
2016年12月30日 11:53:49
2楼

三、找到自己以便放下,做事要发自内心

1987-1989年,刘家琨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专职从事文学创作,这段日子却让他得了“文学厌恶症”,而同时,“放下拿不动的钢笔改摸绘图仪,同样也是一种逃避” 。1993年,刘家琨在同学汤桦展览上受到触动,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建筑人”,而在他心里,其实还没有“向建筑真正迈出”,并且他在心里依旧“对文学说我还要回来”。这种分裂也许正造就了刘家琨的特别,他也能够在这种分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论,究其根本,可能正如刘家琨同届同学建筑师汤桦所言,他时刻保持的独立个体意识,是体现为一种对遗世独行的孤寂美学的个人诉求。

刘家琨文学作品:《明月构想》

关于建筑与写作,也许是越来越多被问及,刘家琨也似乎试图在搭建一条合理的渠道,沟通二者:“都要先有一个构思(往往先有结局),然后想方设法寻找合理性、甚至制造合理性向这个结局走去,就像是实施阴谋。立意、架构、序列、节奏、伏笔、分寸、整体感、细节……”,而二者更内在的关系,“往深处做”,又必须回到这两种创作客体的共同语境,即“找到自己以便放下,做事要发自内心”。

《“我在西部做建筑”吗?》中,他不免带着几分自嘲的说:

“对一个从文艺青年转身而来的建筑师来说,建筑学不是学识和技术,而是常识加智慧”。


四、离开大院,进入当代建筑语境

当刘家琨“亲手去摸了摸槙文彦、矶琦新、安藤忠雄的作品”之后,“那些作品和当时中国建筑的巨大的落差”令他“既兴奋又失落”,他敏感地发现“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进入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似乎这种兴奋和渴望,一股脑地涌入红色年代娱乐中心(2001年)。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原为一幢烂尾楼,刘家琨用一种近似解构的设计策略对原有框架结构进行包裹,在原有结构外整体包裹了红色铝合金百叶,又在原有结构与这层表皮间空出了0.9m的间距,使得钢构架、混凝土柱、砖墙等原始结构完全暴露。刘家琨正是从那个“红色年代”而来,在这个建筑中,刘家琨积极保留了烂尾楼的空间历史印记,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怒看来,这一项目“充分显示出建筑师在都市语境里的当前性‘写作’”。

刘家琨

从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转眼十七年,他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也最终化作事务所的5条简洁直白的理念,即:

1.与自然共生;

2.尊重历史,关注现实;

3.向民间智慧学习;

4.此时此地,因地制宜的现实精神;

5.致力于东方意蕴的当代建筑诠释 。


“平行宇宙,循环时间,在哪里都是自己在,在哪里都在自己里。如果舞台不亮,自己修炼放光;不能海阔天空,那就深深挖掘”。《明月构想》中的乌托邦世界,西村大院下的反乌托邦建筑师,那么刘家琨到底是谁?当然,一个四川人。

五、人物介绍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主要代表作品包括: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建川博物馆聚落章钟印博物馆、上海青浦新城建设展示中心、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客房中心、成都当代美术馆、再生砖、胡慧姗纪念馆、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西村·贝森大院等。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中国重庆,2006

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章钟印博物馆,中国成都,2007

胡慧姗纪念馆,中国成都,2009

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中国成都,2013

他主持设计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建筑奖项,并被邀请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多个国际展览。

刘家琨的建筑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尊重地域文脉,融入现场环境,提炼民间技艺。他的创作体现了当代建筑理念和对传统的精神继承,标志着当代中国建筑人文意义探索的高度。由他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和相东木佛博物馆等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而他设计的文革之钟博物馆和胡慧姗纪念馆,则传达出中国当代建筑罕见的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融激荡的卓越品质。

登录Mahoooo.com,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本文为马良行MAHOOOO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咨询。相关资料和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飘逸者
2016年12月31日 16:47:11
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加倍努力
2016年12月31日 17:05:36
4楼
佩服建筑师的灵感和创新!学习了。
回复
仁者唯心
2017年01月01日 20:31:02
5楼
设计是环境与艺术的结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