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15292159909 于 2016-6-22 20:07 编辑 层间位移角:现行规范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控制指标,定义为上下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差于层高之比,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 有害层间位移角:有害位移角则是在扣除整体弯曲的影响,有害位移与层高的比值。有害位移:降侧向作用下结构下部结构变形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定义为层间非受力位移,也就是由下部楼层弯曲转动引起的上部结构刚体转动。此时上部各层的楼层剪力为零,用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减去层间非受力位移即可得到结构楼层的有害位移。
层间位移角:现行规范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控制指标,定义为上下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差于层高之比, 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
有害层间位移角:有害位移角则是在扣除整体弯曲的影响,有害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有害位移:降侧向作用下结构下部结构变形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定义为层间非受力位移,也就是由下部楼层弯曲转动引起的上部结构刚体转动。此时上部各层的楼层剪力为零,用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减去层间非受力位移即可得到结构楼层的有害位移。
如图所示,弹性结构中,所受侧向力可以分解为上下两部分的叠加,而下部分侧向力的变形会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这部分变形时由于整体弯曲引起的,上部剪力为零,不应该作为反应剪力对结构破坏的指标。
*计算与实例表明框架结构层间位移与有害位移沿楼层高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以作为结构是否破坏的指标;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的层间位移与有害位移沿高度变化的规律完全不同,作为结构是否破化的状态指标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