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范要求:“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进端面不宜大于200mm”,那封堵阀门的设置是否一定要跟人防内侧墙垂直呢?可否与墙水平设置?为什么?求解!
根据规范要求:“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进端面不宜大于200mm”,那封堵阀门的设置是否一定要跟人防内侧墙垂直呢?可否与墙水平设置?为什么?求解!
2楼
从严讲是的,为最大限度减少防护阀门前管道接口数量,以提高管道抗力可靠性。
回复
3楼
H回复是一种美德
回复
4楼
本帖最后由 toumingweixiao000 于 2016-5-31 16:27 编辑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管道穿越人防地下室的侧板,使人防空间与非人防空间有了个连接的通道。战时,当非人防区受到轰炸(轰炸强度应小于人防建筑的承受能力而大于非人防建筑的承受能力,如果轰炸强度大于人防建筑的承受能力则此问题已无探讨的必要了),非人防区的管段瞬间破断,冲击波会沿此通道进入人防安全区,对人防空间内的人员和设备产生杀伤和坡坏,故有必要将冲击波阻挡在人防区侧板之外,所以要设置这样一个阀门(常见的是防爆波阀)。
当防爆波阀动作时,可以想象阀门与侧墙之间的管段会受到大力冲击,而阀门另一侧则受的冲力小很多。受力大的一侧容易产生破坏,且此种冲击力的原理与水锤力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可以进行某种类比。在管道的水锤力计算中,水锤力的大小与长直管段的长度是正相关的,换言之,长直管段越短,水锤力越小。为了降低冲击力,有必要尽量缩短管段长度,所以防爆波阀离侧墙越近越好,理想状态最好是紧贴着侧墙的内壁。但距离过近,会给安装和维护增加难度,所以规范编写组综合考虑,折衷一下,将此一距离的推荐值定为“不宜大于200mm“----管段尽量短而留有安装维护的必要空间。
管道受力产生破坏时,显然会先从管道系统强度较弱的地方开始破坏。管道接口(这里一般是焊缝和法兰)就是管道系统中比较弱的地方,接口越少,系统的安全性越高。如果管道按规范要求的设置,则从侧墙内壁到阀门的阀瓣之间,应该有两个接口:法兰与阀门之间的接口、法兰与管道之间的焊缝。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再减少了。题主所称的管道与侧墙不垂直,则势必增加接口数量(至少加一个弯头就多出两道焊缝),也增加了阀前(迎向冲击波来向)管段的长度,这就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所以不应提倡。至于是否可以,具体请咨询当地人防管理机构。
回复
5楼
去年在佛山,人防办要求闸阀过后才准许转、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