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希望你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4.5.1b框架梁截面及配筋构造设计 2)框架梁斜截面抗剪 【强剪弱弯】即:框架梁端因抗弯能力屈服之前即塑性铰出现之前,不能因抗剪能力不足而发生剪切破坏。也就是说框架梁的抗剪承载力要大于抗弯承载力,即实现【强剪弱弯】。
大家好!
希望你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4.5.1b框架梁截面及配筋构造设计
2)框架梁斜截面抗剪
【强剪弱弯】即:框架梁端因抗弯能力屈服之前即塑性铰出现之前,不能因抗剪能力不足而发生剪切破坏。也就是说框架梁的抗剪承载力要大于抗弯承载力,即实现【强剪弱弯】。
为保证框架梁塑性铰区的强剪弱弯,规范按不同抗震等级提高支座面的设计剪力。在塑性铰以外区段各截面,仍按照弹性计算所得的组合剪力计算所需箍筋数量及间距。
应当考虑的是,现浇钢筋砼楼板对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提高较大,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现浇钢筋砼楼板对框架梁的作用。即:梁为T型或倒L型截面。
当梁的截面太小或砼强度太低时,按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所得箍筋量会很大。试验表明,配箍过多并不能充分发挥箍筋的钢箍作用,因此《砼》11.3.3;11.3.4条要限制梁截面的框架梁端的剪力设计值及《砼》11.3.5对框架梁的截面要求。其目的在于使箍筋数量不至于太多,也可有效防止斜裂缝过早出现,减少混凝土被压碎的程度。
由于抗震设计时要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所以我们不能一谓的采用提高梁截面高度的方法,可采用延性较好的、截面高宽比较小的“扁梁”(这里说的扁梁是截面高、宽比【较小】的扁梁,而非《抗》6.3.2条的“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为使扁梁的钢筋能顺利的锚入梁、柱核心区,梁的宽度不宜大于柱宽。当因某种原因梁宽必须大于柱宽时应满足《抗》6.3.2条。
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的作用方向会发生改变。因此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区不但会出现斜裂缝还会出现竖向裂缝、交叉裂缝。这些裂缝往往相互贯穿,保护层砼脱落,砼的咬合作用渐渐失去,之后主要依靠箍筋和纵筋的销栓作用传递剪力,这是十分不利的。
框架梁按照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箍筋主要配置在梁端塑性铰区,也叫箍筋加密区。加密箍筋可以有效的提高箍筋对砼的约束作用,防止砼过早破压碎,还可以减少钢筋的自由伸长度,减少钢筋的压屈程度,因此框架梁端塑性铰区箍筋应该加密。
不应采用弯起钢筋抗剪,因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的作用方向会发生改变,而弯起钢筋抗剪只能是在竖向力作用下发挥作用。因此应采用箍筋,且第一个箍筋的位置应在距支座边绿50mm处,详《砼》11.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