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nyesterday 于 2016-5-5 08:24 编辑 一、关于抗震规范 6.3.3条前两小条内容如下: 朱总是这样说的: 规范的条文是这样解释的: 二、困惑多时的问题: 平时框梁在等级 一、二、三时我们都会注意第二条的实际工程的执行,那么第一条在 实际工程中我该如何执行?如何在画施工图时体现?一开始我认为平时只要注意第二条就没问题了,第一条也就满足了;直到前天再看到这一条,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做实际工程中很容易忽视,没注意这点。
一、关于抗震规范 6.3.3条前两小条内容如下:
朱总是这样说的:
规范的条文是这样解释的:
二、 困惑多时的问题:
平时框梁在等级 一、二、三时我们都会注意第二条的实际工程的执行,那么第一条在 实际工程中我该如何执行?如何在画施工图时体现?一开始我认为平时只要注意第二条就没问题了,第一条也就满足了;直到前天再看到这一条,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做实际工程中很容易忽视,没注意这点。
三、问题分析解答如下:
1、有公式:α1*fc*b*x=fy*As-fy‘*As',导出x=(fy*As-fy‘*As')/(α1*fc*b)
2、导出:ε=(fy*As-fy‘*As')/(α1*fc*b*h0)
3、实际工程中:梁用C30,上下铁均用HRB400,令N=As/As'(As为端部受拉钢筋面 积 As'为端部受压钢筋面积),那么上式的ε=(fy*As-fy‘*As')/(α1*fc*b*h0 =
[(1-1/N)*360*ρ]/(1.0*14.3)。
4、以二三级框架梁为例,ε≤0.35,由上式得出ρ≤1.39/(1-1/N),结合N的取值用excle分析如下:
5、结论:
为了满足第二条即As’/As≥0.3,同时满足第一条那么,ρ(%限)=2.09%。
为了省钢筋尽量满足As’/As=0.3,那么当ρ﹥2.09%,在满足As’/As=0.3的情况 下,从上表分析肯定不满足第一条,反之在ρ﹥2.09%时为满足上规范第一条那么As’/As必定有个最小限值,这个值此时必定大于0.3。由此可知当ρ﹥2.09%时为满足规范中一二条As’/As的取大于0.3的限值。同理一级近似也可此结论。
6、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以下 As’为受压钢筋面积, As为受拉钢筋面积)
①框梁等级 一时,满足一二条规范的最大ρ(%限)=1.99%(即满足As’/As最 小0.5即可),当 ρ﹥1.99% 是(需要重新计算As’/As的最小值,否则按0.5配 筋有可能不满足第一条,经计算建议当梁端的ρ大于2.0%时可以将pkpm计算按0.5这值构造计算所得的受压钢筋面积乘以1.21倍,以保证第一条的满足,从而保证梁端的塑性转动)。
②框梁等级 二、三时,满足一二条规范的最大ρ(%限)=2.09%(即满足As’/As最 小0.3即可),当 ρ﹥2.09% 是(需要重新计算As’/As的最小值,否则按0.3配筋有可能不满足第一条,经计算建议当梁端的ρ大于2.0%时可以将pkpm计算按0.3这值构造计算所得的受压钢筋面积乘以1.5倍,以保证第一条的满足,从而保证梁端的塑性转动)。
③实际工程中尤其大跨度+小跨度的梁结构,此时的梁可能上部受拉,下部受压,ρ易大于2%,除满足相应的规范外,还需注意As’/As的最小限值,这个值是大于0.3或者0.5的。
④实际工程中尤其大悬挑梁的配筋注意,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配筋增大1.2-1.5倍,此时配筋率按实际配筋计算,并通过上面的结论控制下部受压的钢筋的最小值,与pkpm计算的取包络配筋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