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设计是园林景观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的立意、构思与设计人的自然观、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与当前的人类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生态学、美学、园林工程学的应用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的趋同,所以重新全面地反悟园林设计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会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建设有所启示,对于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园林设计 1.1 园林的概念和含义
1 、园林设计
1.1 园林的概念和含义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1.2 园林设计涵盖的因素
园林设计的因素包含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与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路和场地,植物种植,置石,假山与小品的设置等。是文科与理工科的贯穿、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在广义建筑学中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共同组成一个学科和建设的系列。
2自然观
2.1自然观的定义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自然观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自然发展史,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包括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在自然界里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自然界的看法,进而形成总观点,产生处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观。
2.2 自然观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自然观经历了四个基本发展阶段,即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理解和描述。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
3 科学技术观
3.1科学
广义地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地说,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尤指其中的基础自然科学,即不把技术包括在内。科学的涵义是:关于自然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为获得这种知识体系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和所建立的社会建制。首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其次,科学还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活动;再者,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
3.2 技术
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技术既有客观的物质因素,也有主观的精神因素;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技术是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中介。
3.3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科学技术观反映人们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总的看法,它是总结科学技术的特点以及性质、作用和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它不等同于现实的、直接的物质生产力,它只有通过一系列环节并纳入生产过程,渗透导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强化这些要素的功能,实现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4园林设计与自然观、科学技术观
4.1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
园林中的“自然观”指在园林设计中所体现的关于自然的理念和审美标准,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造园的思想核心是人们的自然观念,不同的自然观念是形成不同造园体系的内在原因。”从“自然观”的视角来研究园林,就是从深层次的一个角度来认识园林的本质。
4.1.1园林中表现自然内容的主要特征——“表现什么样的自然”
(1)神话中的自然:园林的原始形式灵台、灵沼都是人们对自然山川、河流崇拜,从而摹仿的产物
(2)现实中的自然:从汉代开始人们已经把现实中的山水作为园林中的摹仿对象,并追求“有若自然”。
(3)理想化的自然:园林中摹仿的是经过人心灵提炼、加工过的自然山水之美,它也许不是现实中的哪座名山,但它却具备了所有山水美的特征,是符合“自然山水之道”的,是“可行、可观、可游、可居”的山水。
4.1.2园林表现自然方式的主要特征——“如何表现自然”
(1)写实地摹仿自然:写实地摹仿自然比摹拟神山仙境前进了一步,自然山水已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造园已经是为了“娱人”,而不再是出于“娱神”的目的。
(2)写意地表达自然:山水画经过唐宋的发展,更加成熟,更加强调画家心灵思想的表达。艺术无疑都是以表现人生,表现人之心灵世界,表现宇宙万象作为对象和目的的。
4.2园林设计与科学技术观
园林和其它行业一样,科学技术承担了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与物之间像传媒一样发生着主要的催化作用。发展园林事业要有土地、人力、财力、物力,除此以外,科学技术不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而且是决策的基础、建设的力量、管理的依据。
(1)园林决策的科学化需要科学技术。科学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来源于科学的依据。
(2)园林规划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现在园林绿化的功能已从单纯的游憩,发展到生态平衡的高度。在绿化系统的规划方面如何满足多功能的需求,应综合生态学园林和社会发展战略,运用园林规划的技术方法,形成一个既有科学内容,又有政策策略的发展蓝图,规划水平的提高首先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3)园林设计施工技术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开拓前进,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园林建设工程。
(4)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技术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运用生物工程、遗传学等基础原理繁育新品种,才能大幅度地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
(5)园林专用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需要科学技术。机械是科学的物化,是人体机能的扩大,只有运用现代科学, 才能摆脱多年来园林行业里的繁重体力劳动的束缚。
(6)园林 管理 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由传统的经验 管理 ,提高到科学 管理 直到现化 管理 ,实现园林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 管理 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园林行业特点进行开拓和创新。
5 小结
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永恒的主题,园林历来都是在表现自然的,不管是现实中的自然,还是人们理想中的自然。“自然”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对“自然”概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园林中的自然观,我们有必要重新全面理解“自然”的概念。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以“自然”观主要表现为“山水即自然”,“曲即自然”,“天然即自然”。这和我们当前生态学的观点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悟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观”,这对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的园林行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还以手工劳动为主,许多技术依赖于劳动者个人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些还靠个人的体力和勤劳。有些专门技艺还要依靠个人经验的积累,缺乏系统的科学总结;有时由于某些有经验的师傅退休而技艺失传,园林 管理 缺乏规范化,科学性,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改变行业的落后状况,根本在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 管理 水平的提高,创造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植物繁殖方法,培育出新的品种,创造出新的产业结构,科学技术所以要走在前头,只有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