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概论及相关数据内容
xmns_38903
xmns_38903 Lv.9
2015年09月10日 08:09:17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一、 设计题目:某山岭区三级公路二、 概述:本课程设计所采用资料为某山岭区实测资料,该公路交通受到很大影响,广大群众迫切要求修建这条公路,为繁荣经济,发展该地区的生活,公路的修建势在必行。公路等级定为山岭区三级。三、 设计资料:从实测资料中抄录部分资料如下:1、 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见表一)2、 路线纵断面高程成果表(见表二)3、 横断面测量记录表(见表三)4、 沿线地质土质情况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一、 设计题目:某山岭区三级公路
二、 概述:
本课程设计所采用资料为某山岭区实测资料,该公路交通受到很大影响,广大群众迫切要求修建这条公路,为繁荣经济,发展该地区的生活,公路的修建势在必行。公路等级定为山岭区三级。
三、 设计资料:
从实测资料中抄录部分资料如下:
1、 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见表一)
2、 路线纵断面高程成果表(见表二)
3、 横断面测量记录表(见表三)
4、 沿线地质土质情况
5、 水准点位置与标高
6、 路线控制点与桥涵设置
四、 设计要求
根据给定的资料完成原曲线要求,桩号计算,纵坡设计、竖曲线设置和横断面设计,设计完成后应交出下列成果:
1、 封面
2、 目录
3、 说明(对设计过程与内容作简单介绍)
4、 直曲表
5、 路线纵断面图(K6+000~K7+000)
6、 路基设计表(K6+000~K6+500)
7、 路基横断面图(K6+000~K6+500)
8、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K6+000~K6+500)
注:所提供表格可选用8K或A3图纸,设计图可采用8K方格网厘米纸手绘或A3号计算机打印图纸。
本科:成果1~8均做;专科:成果1~7必做,8选做。
五、 资料
沿线地质情况:
K6+000~+15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1米)下为软石;
+150~+300 为粉质亚粘土
+300+58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0.8米)下为软石;
+580~+70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1米)下为软石;
+700~K7+00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0.8米)下为坚石。
路线水准点位置和标高
BM12 在K6+035右侧15米的石头上,标高500.402
BM13 在K6+505左侧20米的石头上,标高508.043
BM14 在K6+995右侧19米的石头上,标高544.432
路线的控制点标高
1、 K6+000的设计标高要求为509.60
2、 K7+000的设计标高为549.90
桥涵位置(中心里程)
1、K6+180 圆管涵 Φ75
2、K6+382 圆管涵 Φ100
3、K6+740 圆管涵 Φ75
理论指导书
本课程设计是在公路勘测设计理论课后进行的。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等。编制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目的是使学生能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公路设计的工作方法,提高计算、绘图水平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一、 平面设计
1、 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计算:
本次课程设计所给资料是外业详细测量记录。平曲线各参数均已汇列于“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中,要求进行平曲线各要素与主点桩号计算,完成此表所空部分。
2、 超高、加宽的设计与计算: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就要设置超高,等于或小于250米时,应在曲线上路面内侧进行加宽。超高值与加宽值参见《规范》与《标准》与具体计算时应计算各超高断面中的特征点的超高高差。
二、 纵断面设计:
按确定的路线中心线点绘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进行纵坡设计,其设计标高一般为未加宽超高前的路基内侧边缘标高。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纵坡度的大小,坡长的确定,转坡点位置的选择,竖曲线的设置和设计标高的计算。纵断面线型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拟建道路构造物的标高要求,在考虑工程费用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和经济,应设计成与平面线型密切配合,视觉上连续,舒适的线型。
1、 纵坡设计的一般原则:
(1)应符合《标准》中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最小长度、缓和坡段的纵坡及最小长度要求、平均纵坡、合成纵坡、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要求。
(2)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起伏不宜过大或过于频繁,纵坡力求均匀,平缓,避免出现锯齿形、宝塔形的纵面线型。
(3)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填大挖,力求填挖平衡(纵向的填挖平衡和横向的填挖平衡)。
(4)通过稻田或低佳潮湿地段时,必须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2、 纵坡设计的方法(拉坡):
变坡点位置的确定要考虑坡度的规定,坡长的限制,以及自然条件和道路构造物处线形的要求,除此之外,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使在公路上驾驶车辆的司机得到视觉上和心理上的舒适感,还应考虑纵断面线型和平面线型的相互配合问题。
(1)当平曲线与竖曲线相互重合时,平曲线应比竖曲线长;
(2)平曲线与竖曲线半径较小时,就不得重合。当半径小于下表之界限时,应设计将两者分开,或将其中的一个半径增大。
V 120 100 80 60 40 30 20
R(平) 400 200 100 50 50
R(竖) 5000 2500 2000 1500 1000
(3)平竖半径要保持均衡,平竖重合时,为在视觉上获得良好的效果,平竖曲线半径比为1:(10~20)以上为好。
(4)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型竖曲线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5)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或凹型竖曲线底部不得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
(6)直线上或一个平曲线的纵面线型不应反复或凹凸变化,避免出现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型。
为便于计算,变坡点设在整10米桩号处,坡度计算精确至0.1%。
(7)纵坡设计线:为未超高加宽前路基内侧边缘线。纵断面图水平方向比例1:2000,竖直方向比例1:200。
3、 竖曲线的设计:
在纵坡变更处,不论相邻坡度代数差大小应一律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的采应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半径的要求及最小竖曲线长度的要求,考虑到施工误差的要求,应保证竖曲线外距E不小于0.05米,竖曲线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大一些,以有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对于相邻竖曲线的街接应注意:
(1)、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高或凹型竖曲线间,如直线坡度时应合并成单曲线或复曲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
(2)反向竖曲线,最好中间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按计算车速行驶3秒钟的行程长度。
4、 设计标高和填挖高度计算:
先根据坡线的坡度和长度计算出未设竖曲线之前的设计标高,然后按竖曲线之改正值(由X可求得Y值)算出设计标高,填挖高度为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正为填方,负为挖方。
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行车部分,路肩所需的宽度和当地地形,并考虑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土质、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横断面设计的形状和尺寸及具体位置,可参看《标准》。
横断面比例一般为1:200,纵断面图纵向比例为1:200,横向为1:2000。
四、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参见教材。
五、 主要参考书目
1、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教材
六、附表

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表一)
交点编号 交点桩号 偏角 曲线
半径
(m) 缓和曲
线长度
(m) 曲线 直线
曲线要素 曲线位置
左 右
TH LH EH 曲线起点桩号 曲线终点桩号 直线长度 交点间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9 K5+904.98 8°28′ 350 0
40 K6+175.85 29°16′ 150 30

41 K6+364.05 40°03′ 75 30

42 K6+534.79 44°18′ 100 30

43 K6+693.14 33°37′ 75 35

44 K6+834.59 23°37′ 100 30

45 K7+003.79 78°39′ 30 35
纵断面地面线高程资料(表二)
桩号 地面标高 桩号 地面标高
K6+000
+020
+040
+050
+060
+080
+090
+100
+110
+120
ZH+
+140
HY+
+160
QZ+
+180
YH+
+200
+220
HZ+
+240

509.98
510.66
511.12
512.07
511.85
511.18
509.62
510.08
512.24
512.37
512.97
512.27
512.57
512.77
512.87
510.16
513.80
515.40
517.40
515.40
514.20

+260
+280
+300
+320
ZH+
+340
HY+
+360
QZ+
YH+
+380
+400
HZ+
+420
+430
+440
+450
+460
ZH+
+480
+500

514.85
514.63
513.90
515.65
515.96
514.99
516.31
516.43
516.72
515.73
514.72
516.28
516.30
516.60
517.20
517.59
518.05
518.05
519.50
520.10
521.00



桩号 地面标高 桩号 地面标高
HY+
+520
QZ+
+540
YH+
+560
+580
HZ+
+600
+620
+640
ZH+
+660
+680
HY+
QZ+
YH+
+700
+720
HZ+
+740
+760

520.70
522.80
524.93
525.75
526.42
527.42
527.05
527.05
530.33
530.80
532.32
533.23
532.95
532.89
534.89
535.35
535.87
538.08
538.32
537.87
537.82
538.80

+780
ZH+
+800
+820
HY+
QZ+
YH+
+840
+860
HZ+
+880
+900
+920
+940
+960
ZH+
+980
YH+
QZ+
K7+000

538.68
539.77
540.85
537.58
542.43
543.02
542.66
543.21
543.17
543.69
544.46
545.02
547.82
548.36
548.45
548.45
547.34
548.57
549.65
550.98


横断面地面线资料(表三)
左断面 桩号 右断面
+1.2 0 +0.6
2.0 4.0 2.0 K6+000 -0.8 -1.0 0 -0.8
5.0 0 3.0 0 平
+3
10 +020 -0.6
2.0 同
同 0.7 +1.1
2.0 2.0 +040 -0.8 -1.2 -1.0
2.0 2.0 6.0 同
+1.0 +1.1 +2.0 +0.6
1.0 5.0 2.0 2.0 +050 -0.6 0 -1.8
2.0 5.2 0 平
同 +1.1
2.0 +060 -1.2
2.0 同
+2.0 +4.0 +1.8 +2.4
2.0 5.0 0.8 4.0 +080 -1.4 -2.0
3.0 3.0 平
同+0.6 0 +1.5 +2.4
2.0 3.0 0 4.0 +090 -1.6 0 -1.8 0 -1.0
2.0 2.0 0 3.0 2.0 同
同上 +100 同上
0 +4.0 0 +1.9 0
4.0 0 3.0 0 4.0 +110 0 -2.0 0 -1.4 -1.6
1.0 0 2.0 3.8 2.0 平
平(田) +120 平(田)
平(田) ZH+ 平(田)
平(田) +140 平(田)
平(田) HY+ 平(田)
平(田) +160 平(田)
平(田) QZ+ 平(田)
同 +0.6 0 +1.2
3.0 5.0 1.2 +180 -1.2 -1.2 -1.0
4.0 0 8.0 同
同 +2.0 +1.2 0 +0.6
3.0 0 2.0 2.0 YH+ -1.8 -1.4 -2.0 0
2.6 0 3.8 6.0 平
平(田)
+200 -1.2 -2.6 -1.0
2.6 0 2.0 同
平(田)
+220 -1.2 0 -1.2 -0.6
2.0 2.8 0 2.0 同
同 +0.6 +1.6
2.0 2.2 HZ+ +1.2
2.4 平
同 +0.4 +0.8 +0.6
2.0 2.0 2.0
+240 -1.0 0 -2.0
2.0 2.0 0 平

左断面 桩号 右断面
同 +0.5 +1.2
2.0 3.0 +260 -0.6
2.0 同
同 +1.0
3.0 +280 -1.6 -0.8 -1.0
2.0 2.0 2.0 同
同 +1.4 +0.8 +0.4
2.4 2.0 2.0 +300 -0.8 -1,2 -1.0
2.0 2.0 3.0 同
+2.0 0 +3.0 +1.0
0 2.0 3.0 2.0 +320 -1.8 -2.0 0 -1.4
3.0 2.0 3.0 2.0 同
平 +1.0 0 +2.0
3.0 3.0 2.0 ZH+ -1.6 -1.0 -1.4
3.0 2.0 2.0 同
同 +0.6 +1.0 0
4.0 0 3.0 +340 -1.8 -2.0 -1.0
2.0 0 3.0 同
平 +0.6
2.0 HY+ -2.0 -0.6 -1.0 +0.6
0 3.0 0 3.0 同
平 +2.4 0
2.0 2.0 +360 0 -3.0 -0.8
2.0 0 3.0 同
平 +0.6
2.0 QZ+ +2.0 -0.8 0 -0.6
0 2.0 4.0 4.0 同
平 +4.0 0
0 3.0 YH+ 0 -0.4 -1.6
2.0 2.0 2.0 同
同 +0.6 +2.6 +0.4
3.0 1.0 2.0 +380 -0.6 -0.4 -0.6
2.0 3.0 3.0 同
同 +0.8
3.0 +400 -0.6
3.0 同
同 +1.2
3.0 HZ+ +0.8
3.0 同
同 +1.0 +1.4
3.0 2.0 +420 -0.6
2.0 同
同 +1.0 +1.0
3.0 1.0 +430 -0.6 -1.6 -0.6
2.0 1.0 3.0 同
同 +1.2
3.0 +440 -0.6 -1.0 -1.0
1.0 2.0 3.0 同
同 1.0 +1.2
3.0 2.0 +450 0 -1.0 -0.6
1.0 2.0 3.0 同
同 +0.6 +0.8
4.0 3.0 +460 -0.8 -0.8 -1.0
2.0 3.0 3.0 同
同 +0.8 +1.2
3.0 3.0 ZH+ -1.0 -1.0
2.0 3.0 同
同 +1.0 +1.0
3.2 2.2 +480 0 -0.8 -1.2
2.0 2.0 3.0 同
同 +0.4 0
2.0 3.0 +500 -1.4 -1.2
2.0 2.0 同
免费打赏
co1460601031309
2016年08月29日 16:22:21
2楼
这个可以有,比较有实用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