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高地震危险区 抗震规范是怎样的
结构刘
结构刘 Lv.8
2015年05月06日 13:11:00
只看楼主

与五年前在一次7.0级地震中有25万人丧生的中美洲国家海地所不同的是,横卧在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地震带上的尼泊尔是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虽然尼泊尔是公认是高地震危险性地区,但直到1988年一次里氏6.7级地震夺去了约880名尼泊尔人的生命之后,尼泊尔政府及社会各界才倍感建筑规范之重要。于是在联合国和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国专家的帮助下,在加德满都当地工程师的协助下,在适当参考印度规范(OMG!)的基础上,尼泊尔于1994年颁布了一系列国家建筑规范。其中便包括正文长达26页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NBC150, 1994)。26页是什么概念?我国最早由国人自己制定的抗震规范(78规范)的正文有40多页,89规范的正文增加到上百页,现行的2010版规范的正文有140页。2003年尼泊尔对这个规范体系进行过一次全面修订。可惜我没找到新版的抗震规范。虽然规范的厚度体现了该国在该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但我不是说规范越厚越好。

1.jpg

与五年前在一次7.0级地震中有25万人丧生的中美洲国家海地所不同的是,横卧在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地震带上的尼泊尔是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虽然尼泊尔是公认是高地震危险性地区,但直到1988年一次里氏6.7级地震夺去了约880名尼泊尔人的生命之后,尼泊尔政府及社会各界才倍感建筑规范之重要。于是在联合国和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国专家的帮助下,在加德满都当地工程师的协助下,在适当参考印度规范(OMG!)的基础上,尼泊尔于1994年颁布了一系列国家建筑规范。其中便包括正文长达26页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NBC150, 1994)。26页是什么概念?我国最早由国人自己制定的抗震规范(78规范)的正文有40多页,89规范的正文增加到上百页,现行的2010版规范的正文有140页。2003年尼泊尔对这个规范体系进行过一次全面修订。可惜我没找到新版的抗震规范。虽然规范的厚度体现了该国在该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但我不是说规范越厚越好。尼泊尔短短26页的规范其实已经把一本抗震规范应该做两件事情都讲了——在什么程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不能超过什么限值。在大家心系尼泊尔地震灾区的同时,不妨简单浏览一下尼泊尔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地震作用
  NBC150要求所有建筑面积超过20平米或高度超过5米的建筑,以及所有公众建筑,都应进行抗震设计。与目前世界主流的抗震规范一样,NBC150的抗震设计也是以延性设计为基础。地震作用效应与恒载、活载作用效应的组合也与其他国家规范类似。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可以采用基底剪力法,也可以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闲话休叙,来看看设计反应谱吧。


 设计反应谱值(地震影响系数)Cd按下式计算:
Cd = C * Z * I * K
其中C是基本的设计反应谱,是自振周期的函数;Z是地域系数;I是结构重要性系数;K是结构体系系数。


  基本设计反应谱C(T)如下图所示。图中粗实线为NBC150中对三种不同场地规定的基本设计反应谱。平台段高度与我国7度小震反应谱一致,下降段也与我国规范反应谱类似,但平台段明显比我国规范反反应谱来得长。比如,NBC150中I类场地(岩石)的基本设计反应谱与我国7度II类场地(第二组)的设计反应谱基本一致。什么?只相当于我国的7度设防?不要惊慌。当年Ms8.0级汶川地震灾区也基本上都是7度设防。

1430866140.jpg


  Z是地域系数。像日本一样,这样的弹丸小国也要做区划,简直可以忽略。如下图所示,全尼泊尔的Z值也不过从0.8变化到1.1。这次8.1级地震震中附近的两个大城市博克拉和加德满都都位于Z=1.0的区域。
3.jpg

  这个区划图当然也是有个说法——是以地震危险性分析为基础的。下图是重现期500年的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等值线图。可见,包含加德满都和博克拉在内的广大地区的PGA在0.36~0.38g左右。且慢!刚才说了NBC150中规定的基本设计反应谱大致相当于(略高于)我国7度设防的水平。但这里由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重现期500年的PGA却远远高于我国7度、甚至8度区的设计地震PGA,而接近于我国8度区罕遇地震(重现期约2500年)的水平!

4.jpg

硬土场地500年重现期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单位:g)来源:R.D.Sharpe and R.D.Jury, 12WCEE, 2000.



  还剩下两个系数。重要性系数I就不说了,对于大部分普通建筑I=1.0。结构体系系数K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结构延性的考虑。NBC150规定,对于延性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K=1.0;对于钢支撑框架或含有钢筋混凝土填充墙的框架结构,K=1.5;对于含有砌体填充墙的框架结构,K=2.0;对于砌体结构,则要求K=4.0。可见,这个K系数的作用类似于美国规范体系中的R系数,或者我国78规范中的结构影响系数C。不管其取值合不合理,起码反映了结构体系延性的差异。从这一点上来说,NBC150比我国抗震规范的概念更清晰,更准确。


2. 位移限值
  NBC150要求结构的非线性位移对应的层间位移角不超过1/100。当然不会要求真的通过非线性分析去计算非线性位移,而是简单地以上述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变形乘以(5/K)的放大系数作为非线性位移的估计值。比如延性框架结构的K=1.0,这样相当于要求其在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不超过1/500,与我国规范的位移限值类似。从延性设计的角度来讲,(5/K)的放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结构体系的预期的延性系数。


  这样一来,延性抗震设计的基本内容实际上都有了规定,即在指定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应能够抵抗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的组合效应;同时应满足相应的位移限值。但是规范和现实之间总是有一段距离,对于尼泊尔这样不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据说尼泊尔90%以上的房屋都是自建房,而只有5%的建筑是正规设计正规施工的。倒是与我国国情比较相似。不仅如此,尼泊尔当地的房屋结构形体似乎也与我国类似——砌体结构居多,框架结构柱子纤细。这样看来,这次8.1级地震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建筑抗震问题应该很有的借鉴意义。然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好在这里放几张网友贴出来的照片草草收场。


1430866140.jpg


可以明显地看到较多的圈梁和构造柱,但是构造柱上没有设置马牙茬。(来源:Sushil Prajapati@Facebook)


1430866141.jpg

中部远处的4层小楼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底层沿街开敞,二层未设置圈梁。(来源:Sushil Prajapati@Facebook)

1430866141.jpg

设置了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整体倾倒。(来源:Sushil Prajapati@Facebook)


1430866141.jpg

似曾相识的Pancake collapse。(来源:Sushil Prajapati@Facebook)

关于尼泊尔自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补充


  以上简要介绍了尼泊尔非常简要的抗震规范,但同时也提到,尼泊尔估计约有90%以上的房屋是没有经过正规设计的,更谈不上抗震设计了[1]。据说,只有在加德满都等少数城市的市区会有专业的施工队,其他地区的房屋都是人民自建,与我国农村地区的情况非常相似。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尼泊尔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现在这种结构形式已经成为主流。那么,人民自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长成什么样呢?Chaulagain等人在2013年发表于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的一篇文章给出了一个典型的结构布置非常规整的实例[2]。哲·设计三维呈现如下。


1430866141.jpg



  这是一栋3层框架,纵向跨度4米,横向跨度3米,层高3米。据说在尼泊尔当地非常具有代表性。所有柱截面均230mm见方,与砖墙同厚,且均配置6根直径10mm钢筋,钢筋名义屈服强度约400MPa。混凝土强度等级大致相当于我国的C25级。如此纤细的“框架柱”充其量算是构造柱。其全截面纵筋配筋率尚不足1%,连我国抗震规范中关于砌体结构构造柱的配筋要求都无法满足。相比之外,梁却更像是真正的框架梁,不但325mm的截面高度远远超过柱子,6根圆12的纵筋也使柱子相形见绌。根据配筋率和截面高度可以大致的估算梁和柱的受弯承载力。梁的受弯承载力大致为柱的2倍。是典型的“强梁弱柱”框架。当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贡献时,这个3层框架的在纵横两个方向的基本周期均长达0.8秒左右[2],可见其刚度之低。


  在这样柔软的“框架”结构中,砖砌体填充墙的承载力和刚度无疑会显著地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根据文献[2]介绍,尼泊尔惯用230mm厚砖墙作为外围护墙,而采用115mm砖墙作为内隔墙。这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做法非常相似。现在再回头来看上一篇博文中贴的几张照片,会发现原来那些都不是我们以为的“约束砌体结构”,而是所谓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也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构造柱”和砖墙之间没有设置马牙茬。

1430866141.jpg





1430866140.jpg


1430866140.jpg


1430866141.jpg


1430866141.jpg


1430866141.jpg


1430866141.jpg


1430866141.jpg


1.jpg


3.jpg


4.jpg

免费打赏
设计小兵
2015年05月06日 13:33:50
2楼
建筑抗震,明显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实际上就是在给建筑投保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