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中心设计工程师人员调动较大,销售市场的不断增长需求,为减少设计不良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求各中心设计师加强多联机空调方案的设计和审核。现针对前期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要点(M-Home系列不含在内): 1、适用场合及系统划分的问题 1.1、商用多联机均为舒适型空调,只适合于商场、写字楼、办公等适宜于舒适性环境的使用,不能用于仪器、手术及有洁净度需求的厂房等工艺性环境的应用。
1、适用场合及系统划分的问题
1.1、商用多联机均为舒适型空调,只适合于商场、写字楼、办公等适宜于舒适性环境的使用,不能用于仪器、手术及有洁净度需求的厂房等工艺性环境的应用。
多联机空调同时也不适用于机房、厨房等特殊性场所。由于机房环境的特殊性,应采用机房专用空调;对于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机房设备间,可以考虑采用分体式空调。对于大中型厨房,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系统,不能采用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
1.2、一般情况下,对于空调系统的划分,应根据建筑结构和房间功能的不同而产生的负荷特性的不同进行分区。当建筑宽度大于10m时,建筑物可以分为外区和内区,通常情况下距外围护结构3~5m的范围内划为外区,其所包含的为内区,外区和内区的空调系统应分开设计;如建筑宽度小于10m时,不存在内外区。
2、室外机超配问题
超配是指一个多联机系统所搭配的室内机的能力总和超过室外机的额定能力。
在设计时,必须认真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不全开的场所(宾馆、别墅等),可以适当超配,但外机能力必须满足常开功能间能力的需求,同时系统超配比例不能超过130%(超过130%可能导致系统冷媒分配不均而导致内机效果不佳,且会因压缩机回油问题而导致外机故障),且不能低于80%(由于回油除霜等原因)。80%~130%是指变频调节范围,建议将外机超配比控制在110%~90%为宜。对于统一系统内机全开的情况绝对不能超配设计(写字楼办公区、餐厅等)。
在内机能力统计中,18、22、25、28机型的换热器基本一致,风量也基本一致,所以其实际能力均是1HP,因此均按照2.8kw来选择外机,且对于一个大多数内机能力均在3.6以下的系统,其系统也不能超配。
3、不同匹数室外机最多可连接内机台数限制
由于4模块组合,一般管路较长、内侧分歧管多,同时由于自身压缩机原因,冷媒在过冷度一定的情况下,管路较长、分歧管较多会影响冷媒管的流速和压力,冷媒容 易出现闪发现象,过冷冷媒流量降低,从而影响室内机的实际运行效果;同时管路较长、分歧管多,冷媒压力损失大,会导致部分润滑油很难带回压缩机内,长期运 行,润滑油沉积在铜管内壁,容易造成系统堵塞,且压缩机由于缺油会导致磨损厉害,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一般建议避免采用4模块组合,且系统必须满足相应台 数限制。
4、冷媒配管长度设计限制
4.1、配管总长(实际长度)限制
机型
|
配管总长(实际长度)
|
备注
|
V3、D3、D4
|
≤250m
|
20HP以下
|
≤300m
|
20HP以上
|
|
D3+、V4、V4+
|
≤350m
|
30HP以下
|
≤500m
|
30HP以上
|
4.2、最远配管长度限制
机型
|
实际长度
|
相当长度
|
V3、D3、D4
|
≤130m
|
≤150m
|
D3+、V4、V4+
|
≤150m
|
≤175m
|
4.3、第一分歧至末端的等效长度限制
L等效=L1+L2+0.5*n≤40m
其中L1、L2----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的实际长度
n----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分歧管个数,每个分歧管接头按0.5m/处
4.4、室内外机之间的落差
机型
|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
|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
|
V3、D3、D4
|
≤50m
|
≤30m
|
D3+、V4、V4+
|
≤50m
|
≤70m
|
4.5、室内机之间的落差
室内机之间高度差H≤15m
5、冷媒配管尺寸设计
5.1、R22主管、主配管、支配管尺寸表
R22系统(V3、D3、D4)主管尺寸表
室外机容量
|
液管(mm)
|
气管(mm)
|
第一分歧管
|
8~10HP
|
Φ12.7
|
Φ28.6
|
FQZHN-03C
|
12~16HP
|
Φ15.9
|
Φ34.9
|
FQZHN-04C
|
18~22HP
|
Φ19.1
|
Φ38.1
|
FQZHN-04C
|
24HP
|
Φ19.1
|
Φ41.3
|
FQZHN-05C
|
26~32HP
|
Φ22.2
|
Φ44.5
|
FQZHN-05C
|
34~48HP
|
Φ25.4
|
Φ54.0
|
FQZHN-06C
|
50~64HP
|
Φ25.4
|
Φ63.5
|
FQZHN-06C
|
R22系统(V3、D3、D4)主配管尺寸表
下游内机容量 Q(×100w)
|
液管(mm)
|
气管(mm)
|
适用分歧管
|
Q<100
|
Φ9.5
|
Φ19.1
|
FQZHN-02C
|
100≤Q<160
|
Φ12.7
|
Φ22.2
|
FQZHN-02C
|
160≤Q<330
|
Φ12.7
|
Φ28.6
|
FQZHN-03C
|
330≤Q<480
|
Φ15.9
|
Φ34.9
|
FQZHN-04C
|
480≤Q<640
|
Φ19.1
|
Φ34.9
|
FQZHN-04C
|
640≤Q<900
|
Φ19.1
|
Φ41.3
|
FQZHN-05C
|
900≤Q<1350
|
Φ22.2
|
Φ54.0
|
FQZHN-06C
|
Q≥1350
|
Φ25.4
|
Φ63.5
|
FQZHN-06C
|
R22内机连接支配管尺寸表
内机大小 A(×100w)
|
长度小于10m
|
长度大于10m
|
||
液管
|
气管
|
液管
|
气管
|
|
A≤32
|
Φ6.4
|
Φ12.7
|
Φ9.5
|
Φ15.9
|
45≤A<100
|
Φ9.5
|
Φ15.9
|
Φ12.7
|
Φ19.1
|
A≥100
|
Φ9.5
|
Φ19.1
|
Φ12.7
|
Φ22.2
|
R22室外机并联组件选择表
室外机台数
|
D3、D4
|
V3
|
2台
|
FQZHW-02
|
FQZHW-02T
|
3台
|
FQZHW-03
|
FQZHW-03T
|
4台
|
FQZHW-04
|
FQZHW-04T
|
5.2、R410A主管、主配管、支配管尺寸表
R410A系统(D3+、V4、V4+)主管尺寸表
室外机容量
|
液测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
|
液测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
|
第一分歧管
|
||
液管(mm)
|
气管(mm)
|
液管(mm)
|
气管(mm)
|
||
8HP
|
Φ12.7
|
Φ22.2
|
Φ12.7
|
Φ25.4
|
FQZHN-02C
|
10HP
|
Φ12.7
|
Φ25.4
|
Φ12.7
|
Φ25.4
|
FQZHN-02C
|
12HP
|
Φ12.7
|
Φ28.6
|
Φ15.9
|
Φ28.6
|
FQZHN-03C
|
14~16HP
|
Φ15.9
|
Φ28.6
|
Φ15.9
|
Φ31.8
|
FQZHN-03C
|
18~22HP
|
Φ15.9
|
Φ31.8
|
Φ19.1
|
Φ31.8
|
FQZHN-03C
|
24
|
Φ15.9
|
Φ34.9
|
Φ19.1
|
Φ34.9
|
FQZHN-04C
|
26~32HP
|
Φ19.1
|
Φ34.9
|
Φ22.2
|
Φ38.1
|
FQZHN-04C
|
32~48HP
|
Φ19.1
|
Φ41.3
|
Φ22.2
|
Φ41.3
|
FQZHN-05C
|
50~64HP
|
Φ22.2
|
Φ44.5
|
Φ25.4
|
Φ44.5
|
FQZHN-05C
|
R410A系统(D3+、V4、V4+)主管尺寸表
下游内机容量 Q(×100w)
|
液管(mm)
|
气管(mm)
|
适用分歧管
|
Q<166
|
Ф9.5
|
Ф19.1
|
FQZHN-01C
|
166≤Q<230
|
Ф9.5
|
Ф22.2
|
FQZHN-02C
|
230≤Q<330
|
Ф12.7
|
Ф22.2
|
FQZHN-02C
|
330≤Q<460
|
Ф12.7
|
Ф28.6
|
FQZHN-03C
|
460≤Q<660
|
Ф15.9
|
Ф28.6
|
FQZHN-03C
|
660≤Q<920
|
Ф19.1
|
Ф34.9
|
FQZHN-04C
|
920≤Q<1350
|
Ф19.1
|
Ф41.3
|
FQZHN-05C
|
Q≥1350
|
Ф22.2
|
Φ44.5
|
FQZHN-05C
|
R410A内机连接支配管尺寸表
内机大小 A(×100w)
|
长度小于10m
|
长度大于10m
|
||
液管(mm)
|
气管(mm)
|
液管(mm)
|
气管(mm)
|
|
A≤45
|
Ф12.7
|
Ф6.4
|
Ф15.9
|
Ф9.5
|
A≥56
|
Ф15.9
|
Ф9.5
|
Ф19.1
|
Ф12.7
|
R410A室外机并联组件选择表
台数
|
并联组件
|
2台
|
FQZHW-02N1
|
3台
|
FQZHW-03N1
|
4台
|
FQZHW-04N1
|
6、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6.1、室内机负荷的校核计算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功能间的特性,合理选择室内机,再根据室内机负荷合理选择室外机(外机能力必须考虑能力修正系数)。初选室外机后,在负荷计算室内机的实际能力。
室内机实际能力=室外机能力×(初选室内机额定能力/系统室内机总能力)
当室内机实际能力不满足设计需求时,需对室内机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室外机,再重新计算室内机实际能力,直到满足设计需求为止。(对于超配系统尤为重要)
6.2、室内机合理的选择
低静压室内机(T3)应侧出风,不应接风管,如需连接风管,风管在无弯头的情况下,长度≤0.5m,且机器不适合安装在天花高度大于3m的房间。
四面出风(Q4)或一面出风(Q1)室内机不适合安装在天花高度大于3m的房间。(制热时热气流不易到达到工作区域)
中静压(T2)或高静压(T2)室内机的设置应尽量保证出风口吹往外墙方向,且应考虑房间的噪音需求以及管路的压力损失等,同时应合理布置送风口,以免造成房间气流组织不畅或气流短路。
6.3、风管及风口风速的设计
主风管风速建议3~6m/s,支风管风速建议2~5m/s,支管风速尽量不要大于其主管风速;送风口喉口风速建议2~5m/s,回风口喉口风速2~4m/s(上回),新风口喉口风速3~5m/s;不同要求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值。
风管压力损失一般情况下按照约5Pa/m估算。
6.4、新风量的设计
1)、室内人员比较确定的情况下,一般按照每人需求新风量不小于30m?/h来设计计算(高级宾馆取50,具体情况具体考虑);
2)、人员无法合理确定的情况下,按照换气次数来计算,外窗面积较大或门较多时,按照1~2次来计算,外窗面积较小或门较少时,按0.5~0.75次来设计计算;
3)、原则上,新风量不得小于送风量的10%。
根据以上三者分别计算出新风量,选取大者为设计新风量值。
一般建议新风直接单独由散流器直接送入室内,在室内装修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新风接入室内机回风管。
6.5、室外机的散热
室外机应布置在易于其散热的地方,一般布置在楼顶或空间较开阔地带。
当外围建筑对室外机散热有障碍时,室外机需接导风罩,导风罩出风口风速为5~8m/s,且由于室外机出风余压为30Pa,所以所接风管不宜过长。
6.6、多联新风机的设计
多联新风机内机,只能配置单模块室外机,且不能与非新风机内机混合搭配,否则会造成能力严重衰减。
例如:1台MDV-220T1/XFSY(N1)匹配一台8HP室外机
1台MDV-250T1/XFSY(N1)匹配一台8HP室外机
1台MDV-280T1/XFSY(N1)匹配一台10P室外机
1台MDV-450T1/XFSY(N1)匹配一台16P室外机
一台10P室外机可匹配2台MDV-140T1/XFSY(N1)等
其它在此未谈及的注意事项须严格按照产品要求来设计。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