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跳仓法”浇筑混凝土以及取消后浇带
周小疯子
2014年12月01日 21:45:09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见“跳仓法”浇筑混凝土可以取消后浇带,这个话题。引用一下网上的介绍: 跳仓法施工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及管 理等的综合性问题,必须采取‘抗’与‘放’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来预防”。“跳仓施工方法”虽然叫“跳仓法”但同时注意的是‘抗’与‘放’两个方面。 “放”的原理是基于目前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胶凝材料(水泥)水化放热速 率较快,l~3d 达到峰值,以后迅速下降,经过 7~14d 接近环境温度的特点,通过对现 场施工进度、流水、场地的合理安排,先将超长结构划分为若干仓,相邻仓混凝土需要间隔 7 天后才能浇筑相连,通过跳仓间隔释放混凝土前期大部分温度变形与干燥收缩变形引起的约束应力。“放”的措施还包括初凝后多次细致的压光抹平,消除混凝土塑性阶段由大数量级的塑性收缩而产生的原始缺陷;浇筑后及时保温、保湿养护,让混凝土 缓慢降温、缓慢干燥,从而利用混凝土的松弛性能,减小叠加应力。

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见“跳仓法”浇筑混凝土可以取消后浇带,这个话题。引用一下网上的介绍:

跳仓法施工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及管 理等的综合性问题,必须采取‘抗’与‘放’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来预防”。“跳仓施工方法”虽然叫“跳仓法”但同时注意的是‘抗’与‘放’两个方面。
“放”的原理是基于目前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胶凝材料(水泥)水化放热速 率较快,l~3d 达到峰值,以后迅速下降,经过 7~14d 接近环境温度的特点,通过对现 场施工进度、流水、场地的合理安排,先将超长结构划分为若干仓,相邻仓混凝土需要间隔 7 天后才能浇筑相连,通过跳仓间隔释放混凝土前期大部分温度变形与干燥收缩变形引起的约束应力。“放”的措施还包括初凝后多次细致的压光抹平,消除混凝土塑性阶段由大数量级的塑性收缩而产生的原始缺陷;浇筑后及时保温、保湿养护,让混凝土 缓慢降温、缓慢干燥,从而利用混凝土的松弛性能,减小叠加应力。
“抗”的基本原则是在不增加胶凝材料用量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主要从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入手,包括控制骨料粒径、级配与含泥量,尽量减小胶凝材料用量与用水量,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与入模塌落度,以及混凝 土“好好打”保证混凝土的均质密实等方面。“抗”的措施还包括加强构造配筋,尤其 是板角处的放射筋与大梁中的腰筋。结构整体封仓后,以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抵抗后期的收缩应力,整个过程“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从约束收缩公式分析中,可 得混凝土结构中的变形应力并不是随结构长度或约束情况而线性变化的,其最大值最后总是趋近于某一极值,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能尽量贴近这一值,则可极大地减小开裂。同时可看出最大应力总是与结构的降温幅度成正比(干燥收缩也等效为等量降温),故 提高抗拉强度不能以增加水化热温升或干燥收缩为前提。
“跳仓法”施工要求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与结构的保温、保湿措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等措施,籍以避免产生有害开裂。
水泥水化是放热过程,根据水泥品种的不同,其七天水化热为300-400V/kg。在绝热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升可达40-70℃。水泥的水化热大部集中在前七天释放,在自然环境下,由于存在发热和散热两种因素,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一般在2-4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温,这样就会产生冷缩,温度每下降10℃时,产生冷缩值约ε0y1*10-4,相应地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拉应力,另一方面,大体积的散热较慢,这样内外就会出现很大的温差,从而在内部产生温差应力,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


我在网上搜了下这方面的资料,现在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1. 我们知道,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是很差的。跳仓法施工时,先浇的仓和后浇的仓连接处怎么保证不会裂缝?浇筑后仓时,先交的仓基本上已经成型不再收缩,那么等后浇的仓成型过程中还是要收缩,收缩小了那么连接处有应力,收缩大了就直接开裂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2. 这样会更加节省用来周转的材料吗?
3. 跳仓法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吗?保温?养护?对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配合比有什么要求吗?
4. 关于跳仓法的资料,大家都说说吧!
提的问题不是很专业,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免费打赏
甲方施工员
2014年12月02日 07:25:56
2楼
没接触过,也想学习下
回复
偷地雷的
2014年12月02日 13:22:57
3楼
见有个工地做过,这个对施工的质量,砼的配比材质要求的很严。我是没这么做过。
回复
ab1300
2014年12月02日 14:10:13
4楼
本帖最后由 ab1300 于 2014-12-2 14:12 编辑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是很差的。跳仓法施工时,先浇的仓和后浇的仓连接处怎么保证不会裂缝?浇筑后仓时,先交的仓基本上已经成型不再收缩,那么等后浇的仓成型过程中还是要收缩,收缩小了那么连接处有应力,收缩大了就直接开裂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我一直也有这个疑问,难道是后浇的窗较短,收缩小吗?
不过王教授回避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实践成功了,不理解。

回复
qq_1415847033078
2014年12月02日 15:10:49
5楼
学习下。。。
回复
gggl1982
2014年12月02日 15:59:29
6楼
楼主说了跳仓法施工,但是遗漏了跳仓法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措施哈——诱导缝;跳仓法一般用在细长型底板、墙体和楼板中,如楼主所说,先浇仓和后浇仓因为后交仓的收缩变形还是会产生裂缝的,诱导缝的作用就是引导裂缝发生在预定的部位,然后提前在该部位做好防水加强措施。诱导缝的做法一般是利用PVC管中灌上黄油然后套在纵向钢筋上,那么PVC管长度范围内钢筋对混凝土便失去了粘结应力(约束力),裂缝便会在这个部位产生,那么通过在板的下部增加一些加强措施,便可以控制整个板的防水效果。
回复
gggl1982
2014年12月02日 16:00:16
7楼
诱导缝和施工缝的位置是一样的哈
回复
周小疯子
2014年12月02日 21:31:33
8楼
gggl1982 发表于 2014-12-2 15:59 楼主说了跳仓法施工,但是遗漏了跳仓法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措施哈——诱导缝;跳仓法一般用在细长型底板 …向您学习!
回复
周小疯子
2014年12月02日 21:32:34
9楼
ab1300 发表于 2014-12-2 14:10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是很差的。跳仓法施工时,先浇的仓和后浇的仓连接处怎么保证不会裂缝?浇筑后仓时,先交 …我也不理解,是有个什么诱导缝吗?
回复
hengxin87
2014年12月02日 21:42:28
10楼
没接触过,值得看看学习
回复
lcobb
2014年12月02日 23:04:23
11楼
马着,等更多的人解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