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法国著名风景园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逝世,为了纪念这位风景园林的伟大人物,小编做了一期关于米歇尔·高哈汝大师的栏目,让我们一起在他的生平事迹与作品中体味大师的造诣。” 【大师简介】 米歇尔·高哈汝出生于1937年,早年毕业于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后在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任教。从20世纪60年代起,米歇尔·高哈汝就与巴黎著名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工作室”(AUA)的先锋派建筑师合作,致力于彻底改变社会住宅的景观面貌。受同时代的风景园林师雅克·西蒙的影响,80年代后开始研究生态敏感区域的景观规划工作。
“2014年10月30日法国著名风景园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逝世,为了纪念这位风景园林的伟大人物,小编做了一期关于米歇尔·高哈汝大师的栏目,让我们一起在他的生平事迹与作品中体味大师的造诣。”
【大师简介】
米歇尔·高哈汝出生于1937年,早年毕业于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后在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任教。从20世纪60年代起,米歇尔·高哈汝就与巴黎著名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工作室”(AUA)的先锋派建筑师合作,致力于彻底改变社会住宅的景观面貌。受同时代的风景园林师雅克·西蒙的影响,80年代后开始研究生态敏感区域的景观规划工作。
米歇尔·高哈汝在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执教数十年,曾是凡尔赛园艺学院向风景园林学院转变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作为法国当代风景园林的开创者之一,他对法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以及青年风景园林师的成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992年获得风景园林大奖,2003年获得城市规划大奖
【设计理念】
高哈汝注重场址中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再生。感觉灵敏,始终保持超越眼前景物的意愿以及面向空间的地平线开敞的手法,是其设计思想上最显著的特征。主要设计手法包括:在种植工程中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强调设计作品的延续性和不断生长变化;将环境中的各种景观要素结合在设计之中,并寻求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设计范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摆脱原有城市的狭隘形象。高哈汝始终将重点放在公共空间上,尤其是在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之上。
【大师作品】
【再现田园风光——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
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这座城市曾举办1968年冬奥会。位于城市南部的奥运村附近的新城也是从上世纪60 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的。公园位于新城两个大型的居住区之间,高哈汝希望在这个城市公园中再现自然风景,以体现城市与自然可以相互融合的观念。
高哈汝从西班牙旅行的经历中得到启发,那里起伏的山峦上种植着的橄榄树林,体现了一种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气息。在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中,高哈汝用许多圆圆的土丘模拟起伏的山丘,并用上面成排地种植的乔木模拟橄榄树林,以此体现乡村的田园景象。
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这座城市曾举办1968年冬奥会。位于城市南部的奥运村附近的新城也是从上世纪60 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的。公园位于新城两个大型的居住区之间,高哈汝希望在这个城市公园中再现自然风景,以体现城市与自然可以相互融合的观念。
高哈汝从西班牙旅行的经历中得到启发,那里起伏的山峦上种植着的橄榄树林,体现了一种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气息。在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中,高哈汝用许多圆圆的土丘模拟起伏的山丘,并用上面成排地种植的乔木模拟橄榄树林,以此体现乡村的田园景象。
【展现时光变迁——苏塞公园】
苏塞公园坐落在巴黎城市近郊的法兰西平原上,公园的原址曾为麦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一览无余。地块周边是以大片耕地和水面为主的自然景观,园址上还有萨维涅湖以及名为苏塞和卢瓦都的两条小溪流过。
1980年,巴黎的塞纳—圣德尼省(la Seine-Saint Denis)组织了苏塞公园的方案竞赛,要求在这里兴建一处面积达200h㎡的大型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由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游憩环境。
高哈汝夫妇的设计方案突出的一点是在原用于防洪的蓄水池周边建沼泽景观。
北部的森林区域,放射形的道路网络、叉路口式的道路、林中空地、树篱和丛林再现了大巴黎地区独特的森林景观。东部的区域将法国乡村典型的灌木篱(bogage)景观与积蓄洪水的低洼盆地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设计不落痕迹,景色返朴归臻。南部的城市公园是市民活动的主要区域,其中心是在原来的萨维涅湖基础上建成的水面,红色的木桥成为景观的焦点。湖面一侧的低洼处是大片的沼泽湿地,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周围的高台成为适于观测的场所。此外,公园中还有儿童游戏场、迷园、活动草坪以及通向附近居住区的林荫道。
高哈汝夫妇的设计方案首先从公园边缘开始实施,用种植确立公园的边界,避免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公园用地遭到蚕食。他们从公园建设的经济性和景观变化的持续性角度出发,在公园中种植了30万棵只有750px高的小树苗,并且运用塑料地膜确保小树苗的迅速生长。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树苗已经成长为郁郁葱葱的树林。
苏塞公园坐落在巴黎城市近郊的法兰西平原上,公园的原址曾为麦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一览无余。地块周边是以大片耕地和水面为主的自然景观,园址上还有萨维涅湖以及名为苏塞和卢瓦都的两条小溪流过。
1980年,巴黎的塞纳—圣德尼省(la Seine-Saint Denis)组织了苏塞公园的方案竞赛,要求在这里兴建一处面积达200h㎡的大型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由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游憩环境。
高哈汝夫妇的设计方案突出的一点是在原用于防洪的蓄水池周边建沼泽景观。
北部的森林区域,放射形的道路网络、叉路口式的道路、林中空地、树篱和丛林再现了大巴黎地区独特的森林景观。东部的区域将法国乡村典型的灌木篱(bogage)景观与积蓄洪水的低洼盆地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设计不落痕迹,景色返朴归臻。南部的城市公园是市民活动的主要区域,其中心是在原来的萨维涅湖基础上建成的水面,红色的木桥成为景观的焦点。湖面一侧的低洼处是大片的沼泽湿地,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周围的高台成为适于观测的场所。此外,公园中还有儿童游戏场、迷园、活动草坪以及通向附近居住区的林荫道。
高哈汝夫妇的设计方案首先从公园边缘开始实施,用种植确立公园的边界,避免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公园用地遭到蚕食。他们从公园建设的经济性和景观变化的持续性角度出发,在公园中种植了30万棵只有750px高的小树苗,并且运用塑料地膜确保小树苗的迅速生长。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树苗已经成长为郁郁葱葱的树林。
【呼唤乡村记忆——日尔兰公园】
日尔兰公园位于法国里昂南部,罗纳河(Rhone)的河畔,公园的主旨是回归自然,为市民提供休闲、漫步、体育活动和欣赏花卉等放松自我的机会。公园规划面积80h㎡,其中一期占地20h㎡,2000年7月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公园模仿乡村的牧场风光,设计了一大一小两处草坪区域,这里视野开阔,可欣赏到园外的风景。公园还模仿乡村的种植方式,设计了一处3h㎡的花卉园,栽有水生植物的水渠环绕着花园。在金属板围合的种植池中,成排地栽植着一些木本植物、禾本科植物、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花卉。花园的植物栽植、灌溉和收割一方面反映了园艺耕作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能让游人欣赏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在草坪区和花卉园之间,是一条东西向的步行道,在步行道上可以观赏日出东方或夕阳西下等自然景观。
日尔兰公园位于法国里昂南部,罗纳河(Rhone)的河畔,公园的主旨是回归自然,为市民提供休闲、漫步、体育活动和欣赏花卉等放松自我的机会。公园规划面积80h㎡,其中一期占地20h㎡,2000年7月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公园模仿乡村的牧场风光,设计了一大一小两处草坪区域,这里视野开阔,可欣赏到园外的风景。公园还模仿乡村的种植方式,设计了一处3h㎡的花卉园,栽有水生植物的水渠环绕着花园。在金属板围合的种植池中,成排地栽植着一些木本植物、禾本科植物、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花卉。花园的植物栽植、灌溉和收割一方面反映了园艺耕作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能让游人欣赏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在草坪区和花卉园之间,是一条东西向的步行道,在步行道上可以观赏日出东方或夕阳西下等自然景观。
米歇尔·高哈汝告诉我们:在他的园林里,自然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自然和城市,还是自然本身都是高哈汝关注的焦点。他不仅尊重自然,也在设计中展现自然的变化:地形、季相、时空。高哈汝表现了他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也正是这种爱,让他的设计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他值得我们学习缅怀。
米歇尔·高哈汝其他作品:
法国波尔多水镜广场景观规划浅析
本期每月特刊就到这里,在楼下留下你的脚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