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开始练习
开始练习 Lv.12
2014年11月02日 20:45:26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11-2 21:01 编辑 内墙抹灰质量细部控制要点对工程管理人员来说,提起内墙抹灰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能引起重视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有一种“假如施工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返工。它不象主体工程那么严重。”的心理在作怪。许多操作工人也存在一种“拿着抹子就抹,抹上去就是钱”的侥幸心理。殊不知到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工程大量返工。这不仅使企业和个人受害,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大量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谈一些关于内墙抹灰质量细部控制的要点,以供商榷。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11-2 21:01 编辑

内墙抹灰质量细部控制要点对工程管理人员来说,提起内墙抹灰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能引起重视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有一种“假如施工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返工。它不象主体工程那么严重。”的心理在作怪。许多操作工人也存在一种“拿着抹子就抹,抹上去就是钱”的侥幸心理。殊不知到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工程大量返工。这不仅使企业和个人受害,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大量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谈一些关于内墙抹灰质量细部控制的要点,以供商榷。
一、墙柱门口的阴阳角:阴阳角有方正和顺直两项。许多工程施工到贴踢脚板的时候,才发现门口、柱角阴阳角不方正;到888涂料施工的时候才发现阴阳角不顺直;最后想得到好的观感,除抹灰返工外别无它法,结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假如,当初抹灰施工时,制作L50×5长50㎝角铁工具顺直阴阳角,并用方尺控制阴阳角方正;管理人员经常检查,可能不会导致如此后果。
二、房间方正:房间找方也非常重要,但不少操作工人抹灰时却不进行这项操作。这种情况下,假如主体偏差不大的话,还好,不然到贴地板砖、做水磨石或吊顶施工时就麻烦了。地板砖无论怎么调缝到边,留宽度总不能保证一致,从而造成水磨石分格再分不方正的严惩后果;吊顶分格咋看也觉得不顺。悔之已晚。
三、窗口位置:不少工程铝合金窗安好之后,三边缝大小不一、偏差较大。原因是窗口两边抹灰不垂直。窗上口不水平,只好返工窗口抹灰。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当初抹灰时对窗口位置加强控制的话,则完全可以避免如此后果。
四、门口位置:门口施工时一定要向抹灰工交代吃口宽度,特别应注意几个组同时施工的情况。以免抹灰好后,各门口抹灰面压门框宽窄不一;另外是门口抹灰前一定要检查门框安装位置、垂直度,避免门框与墙不平行;门框距墙中宽度不一。
五、抹灰面层:护壁墙施工时,易出现的问题是:罩面白灰膏或素水泥浆施工过迟,压面无法压光滑,有细小格楞;涂料施工时,不得不用砂纸将小格楞磨平,既费工又费时。
六、梁底水平:许多抹灰工不注意梁底水平的控制,以致吊顶施工时,吊顶龙骨水平而露出梁。梁底两端距吊顶龙骨明显不平,严重影响观感。
七、内外墙交接窗口位置:有些工程内墙靠框架柱边齐,框架柱边兼做窗边。这时施工时一定要等外墙瓷片排好版后再施工内墙。避免先施工内墙,再施工外墙面砖时,内外墙在窗口位置不同面。
八、墙体踢脚板位置、吊顶标高位置、平整度:打灰工操作的时候,刮杆靠尺往往放不到踢脚板位置和吊顶标高位置,而使这两个位置平整度欠佳。踢脚板施工时能保证踢脚线上口平直,而保证不了踢脚线上口厚薄均匀一致;吊顶施工时能保证接墙龙骨平直,而龙骨与墙体间却留有缝隙,交工的时候也往往因这两点反复翻修,到最后仍达不到满意的结果。最好的办法是抹灰时向操作工仔细交底,加强对两位置检查,从而避免交工时的麻烦。最后,笔者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认为按以下三点施工一定能管理好内墙抹灰:
⑴内墙抹灰前一定要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交底,特别是对细部质量点的控制方面;
⑵坚持做样板间;质量不合格队伍坚决不用;‘
⑶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应注意的各个质量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
免费打赏
甲方施工员
2014年11月03日 08:01:59
2楼
规范施工很重要,返工浪费工时和材料 不合算
回复
无间道
2014年11月03日 08:20:22
3楼
都是一些常规的问题。
回复
jun_08123
2015年08月31日 23:01:38
4楼
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
回复
与我无缘的你
2015年09月01日 20:07:36
5楼
很好的资料
回复
0奋斗的人0
2015年09月11日 11:49:05
6楼
工程本身就是高危行业,所以规范施工很重要。
回复
一帆风顺00
2015年09月11日 15:16:16
7楼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说的挺好,希望再多整理一些
回复
a13701445827
2015年09月19日 12:44:29
8楼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说的挺好,希望再多整理一些
回复
co1440735831704
2015年09月20日 13:13:14
9楼
非常好的经验,学习中
回复
co1441792778688
2015年10月07日 10:32:29
10楼
就是有点少啊
回复
ly225323
2015年10月09日 07:39:03
11楼
好东西!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