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工程折射新兴国家之痛
fsh_123456789
2013年09月04日 14:16:30
只看楼主

  上月中旬,印度孟买频发大楼倒塌事故,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纽约时报》曾发表专栏文章,矛头直指当地政府的错误决策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  豆腐渣工程,多见于快速发展国家,新兴国家尤为突出,韩国曾经有之,如今的印度有之,俄罗斯有之,中国亦有之。这背后,除利益驱使和腐败纵容外,是否还有其他难言之痛?  我们看到,印度充满泡沫的房地产行业同时推高了建筑物价格和高度、加速了建筑施工速度、降低了孟买及周边地区新建筑的质量。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局为求政绩而匆忙新建的住宅质量堪忧,而政府却对开发商的“马虎”视而不见。

  上月中旬,印度孟买频发大楼倒塌事故,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纽约时报》曾发表专栏文章,矛头直指当地政府的错误决策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
  豆腐渣工程,多见于快速发展国家,新兴国家尤为突出,韩国曾经有之,如今的印度有之,俄罗斯有之,中国亦有之。这背后,除利益驱使和腐败纵容外,是否还有其他难言之痛?
  我们看到,印度充满泡沫的房地产行业同时推高了建筑物价格和高度、加速了建筑施工速度、降低了孟买及周边地区新建筑的质量。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局为求政绩而匆忙新建的住宅质量堪忧,而政府却对开发商的“马虎”视而不见。
  这到底是一种主观恶意,还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之痛?
  印度孟买4月、6月和7月接连严重塌楼事故,均发生于城市边缘一代,凸显了政府推进改造的决策和监督问题。
  从许多新兴国家的豆腐渣工程引发的事故来看,GDP冲动、粗放、侥幸、贪婪、麻木,一系列不应该有的心理因素,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时代,都以发展为理由而合理化,结果却以“豆腐渣工程”这样独特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
  1995年发生导致98人死亡的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件后,韩国各界曾痛定思痛,认为过去30年在基本建设中片面追求施工速度、忽视质量指标,以及偷工减料、玩忽职守等现象都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在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国家,房屋、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不仅因为社会需要,而且因为蕴藏巨大获利空间而获得快速发展。因此,建筑安全绝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问题,它与决策和监管息息相关。违背科学决策原则,默许偷工减料,甚至主动权钱交易,实际上不是在促进发展,而是纵容风险,枉顾人命,这样的速度,宁可不要。
  韩国1995年后的一系列措施,让政府的监管和工程监理不再形同虚设,各项法律机制和问责机制的确立,使此后的工程事故大为减少,这一点全世界有目共睹。
  新兴国家一次次的豆腐渣工程引发的事故,是对“要发展就不择手段”的无声否定:再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