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哪些做法应该避免?
zzmayh
zzmayh Lv.2
2004年11月17日 17:12:48
只看楼主

结构设计中,哪些做法是应该避免或禁止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本人上过很多其他网站,类似的问题也很少见。但我觉得提出来大家探讨探讨很有必要:1、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错误的做法与结构设计大有裨益。2、开展广泛的讨论,如果错误的东西你都避免了,那么你的结构不是会渐趋完美么(呵呵!)?3、活跃论坛气氛!在此,小弟也建议luifengw兄弟:将该问题置顶(没什么其他企图),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结构设计中,哪些做法是应该避免或禁止的?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本人上过很多其他网站,类似的问题也很少见。但我觉得提出来大家探讨探讨很有必要:
1、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错误的做法与结构设计大有裨益。
2、开展广泛的讨论,如果错误的东西你都避免了,那么你的结构不是会渐趋完美么(呵呵!)?
3、活跃论坛气氛!
在此,小弟也建议luifengw兄弟:
将该问题置顶(没什么其他企图),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对发表较好意见的gg/mm,给于适当的奖励,以此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小弟人微言轻,还望鼎力斑竹支持!
免费打赏
haihaihai
2004年11月23日 11:18:00
22楼
我做了很多折板楼梯,没发现折角处易出现裂缝.
回复
haihaihai
2004年11月23日 11:23:40
23楼
1.框架要成榀布,
2.大垮度扳跨中上皮加构造钢筋
3.三边支撑的悬挑板,两侧边加上皮筋
回复
zzmayh
2004年11月23日 17:00:06
24楼
呵呵,这么多热心的人:
激动阿!
回复
zhanllee
2004年12月02日 11:31:48
25楼
如果底框住宅不能避免时怎么办?要注意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回复
huangn
2004年12月02日 15:02:47
26楼
配筋时应避免在一块板上使用过多直径的钢筋
回复
jiayaol
2004年12月02日 20:49:55
27楼
砖混结构上做井子梁,边梁可不可以直接搭在砖墙上,我没有把握,梁高1米啊
回复
moschino
2004年12月03日 10:01:02
28楼
在pkpm建模时,选择好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有错层和刚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中,要采用总刚分析算法!

个人认为,结构布置方案最为重要! :)
回复
ly8341
2004年12月03日 11:39:55
29楼
小弟对现浇板的一点经验,仅供参考。
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回复
huangn
2004年12月03日 15:43:05
30楼
回28楼
这个应做圈梁,还要做梁垫,梁垫与圈梁合二而一。
回复
gangjinyuhunningtu
2004年12月08日 16:50:43
31楼
不同的基础类型不要混用,不同的结构类型不要混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