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哪些做法应该避免?
zzmayh
zzmayh Lv.2
2004年11月17日 17:12:48
只看楼主

结构设计中,哪些做法是应该避免或禁止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本人上过很多其他网站,类似的问题也很少见。但我觉得提出来大家探讨探讨很有必要:1、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错误的做法与结构设计大有裨益。2、开展广泛的讨论,如果错误的东西你都避免了,那么你的结构不是会渐趋完美么(呵呵!)?3、活跃论坛气氛!在此,小弟也建议luifengw兄弟:将该问题置顶(没什么其他企图),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结构设计中,哪些做法是应该避免或禁止的?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本人上过很多其他网站,类似的问题也很少见。但我觉得提出来大家探讨探讨很有必要:
1、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错误的做法与结构设计大有裨益。
2、开展广泛的讨论,如果错误的东西你都避免了,那么你的结构不是会渐趋完美么(呵呵!)?
3、活跃论坛气氛!
在此,小弟也建议luifengw兄弟:
将该问题置顶(没什么其他企图),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对发表较好意见的gg/mm,给于适当的奖励,以此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小弟人微言轻,还望鼎力斑竹支持!
免费打赏
5260czll
2004年12月09日 09:48:41
32楼
29楼主,这篇很有用!:)
回复
hawk1835
2004年12月10日 08:52:30
33楼
有梯梁的地方很容易形成短柱,我一般通过布置构造柱来解决,实在没有办法实现了才搭在框架梁上。
回复
gaojj716
2004年12月10日 19:55:02
34楼
避免长剪力墙
回复
panper
2004年12月15日 10:03:54
35楼
框架梁上柱应该避免!
还有悬挑梁应小心了
回复
bianxd0415
2004年12月15日 19:32:12
36楼
1.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在应用日广的宽扁梁中是不合适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2.纵筋搭接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一般情况下,d取钢筋直径的较小值,这是有个前提,即大直径钢筋强度并未充分利用。否则应取钢筋直径的较大值。如框架结构顶层的柱子纵筋有时比下层大,d应取较大的钢筋直径,甚至纵筋应向下延伸一层。其实,两根钢筋放一起,用铁丝捆一下,能起多大用,还消弱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所以,钢筋如有可能尽量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3.钢筋锚固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这是在钢筋强度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钢筋强度未被充分利用时,如梁上小挑沿纵筋,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等,锚固长度可折减。如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仅要求有10d的直钩即可。
4.柱子造价在框架结构中是很小的,而在抗震时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经实验,考虑空间作用时,柱子纵筋加大至计算值的2.5倍左右才可保证塑性铰不出现在柱子上。可不按计算配筋,大幅度增加纵筋,同时增大箍筋。
5.抗震缝应加大,经统计,按规范要求设的防震缝在地震时有40%发生了碰撞。故应增大抗震缝间距。
6.锚固?搭接?:例如,中柱节点处,框架梁下纵筋锚入柱内LAE,其搭接长度:2*LAE-柱宽,如钢筋直径25,LAE=40D,柱宽500,2*25*40-500=1500,既其搭接长度,已经达到了1500,远大于1.2*LAE=1200。而柱变断面,如上下柱断面相差50,上柱锚入下柱40D,此处按锚固还时搭接?
7. 关于回弹再压缩:
    基坑开挖时,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约束,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弹,回弹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被人工清除。当基础较小,坑底受到很大约束,如独立基础,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当基坑很大时,相对受到较小约束,如箱基,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压力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当做安全储备,这也是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原因之一。
8. 柱下条基一般认为在刚度较大,柱子轴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时,可按倒楼盖计算。实际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楼盖计算。即采用修正倒楼盖。先按平均反力计算连续梁,然后将求得的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相平衡,将差值的正值加到柱两边的1/3梁上,负值加在梁跨中1/3,相对来讲,跨中1/3的压应力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接近平衡。
9. 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话又说回来,也不差几根箍筋。但有时画图想偷懒时可用此与老总狡辩。
10. 一般情况下,悬挑梁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长度较短时。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加大施工难度。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当然,大挑梁外露者除外。外露的大挑梁,适当变截面感官效果好些。
11. 现浇板一般应做成双向板。其一,双向板的支承边多,抗震的稳定性好,垮了两边还有两边。单向板垮一边板就下来了。二,双向板经济。从计算上讲,例如四边简支支承的双向板,其单向跨中弯距系数约1/27,两边简支的单向板跨中弯距系数为1/8,二者比为2*1/27 / 1/8,约为60%。从构造上,双向板的板厚为1/40~50,单向板为1/3~40,双向板薄,再着,即使是单向板,其非受力边也得放构造筋。
12. 梁垫:为了减小支座反力偏心对砖墙体产生的附加弯距,可做成内缺口梁垫。
回复
manindreaming
2004年12月15日 23:01:45
37楼
大跨度悬挑梁负筋的截断位置应小心
最好校合一下弯矩包络图
回复
feicaihj
2004年12月16日 19:21:30
38楼
1、板的设计:划分板时,不要出现折角,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开裂;板局部有较大荷载时,不要均摊应加密钢筋,如卫生间有蹲位的地方;
2、梁的设计:要区分开圈梁和过梁,避免重叠;梁的高度选取是要特别注意净高,尤其在楼梯位置;
现在有好多好软件了,但我们还是要细心地,有空多下工地看看自己的设计是怎样做出来的。
回复
a-load
2004年12月17日 00:20:40
39楼
回复25楼
如果底框住宅不能避免时怎么办?要注意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可以将一部分剪力墙落地,并贯通至基础,做成落地剪力墙与框支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受力体系。
落地剪力墙应该加厚;
框支层周围楼板不应错层布置;
框支剪力墙转换梁上一层墙体内不宜设边门洞,不宜在中柱上方设门洞;
落地剪力墙与相邻框支柱的距离,1--2层框支层时不宜大于12米,3层及3层以上框支层时不宜大于10米。
回复
a-load
2004年12月17日 00:27:01
40楼
续答:
这种结构的水平荷载性能较差,破坏一般出现在支承框架的顶节点和框架柱的底部截面,当框支柱的轴压比较大时,结构破坏带有突然性。
设计关键是底部加强部位结构的加强
回复
lxmw
2004年12月17日 09:54:53
41楼
雨蓬不能从填充墙内挑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