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方案包括具体地块的改造,基地位于重庆渝中,改造地块部分为历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居民建议临时扩建的部分,多以混凝土及木结构. 现存建筑中80%为低层或多层砖房,10为混凝土建筑,10%为木建筑. 由于人文气息浓厚,街道空间特点鲜明,现决定尽量保留街道及其主要界面,在地块内部加入新功能. 这样的话需要在保留砖墙维护结构的同时,将建筑整体结构转换为框架结构,以满足抗震需要.同时拆除建筑内墙与楼板,重新根据需要划分功能.
个方案包括具体地块的改造,基地位于重庆渝中,改造地块部分为历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居民建议临时扩建的部分,多以混凝土及木结构. 现存建筑中80%为低层或多层砖房,10为混凝土建筑,10%为木建筑.
由于人文气息浓厚,街道空间特点鲜明,现决定尽量保留街道及其主要界面,在地块内部加入新功能.
这样的话需要在保留砖墙维护结构的同时,将建筑整体结构转换为框架结构,以满足抗震需要.同时拆除建筑内墙与楼板,重新根据需要划分功能.
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旧城改造的做法,貌似还没有类似的保留外墙而敲掉楼板之类的做法?结构的诸位老师能评论一下此做法的可行性和代价吗?外形风格并不是保留的目的,我是想在这次作业中尽量降低成本,同时保留老街区的记忆。
整体风貌
低层砖房
多层砖房
![1.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2.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3.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12楼
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
回复
13楼
政府出钱 不差钱在!!
回复
14楼
还是拆了吧……
回复
15楼
我也觉得拆了好一些!!
回复
16楼
建议重建,灵活性和性价比更高...
回复
17楼
这类项目做起来挺难做的,特别是有些历史建筑
回复
18楼
重庆的飘过
回复
19楼
修比拆难。拆是不是一了百了?!
回复
20楼
拆了重建 .。
回复
21楼
真可悲,我记得听柳肃老师讲中国古建筑的时候老师就一直在感慨国人对保护古建筑的素质极其低下,豪不尊重历史,完全没有正确的审美观,难道满城的摩天大楼就真的比我们那充满历史意义的古建筑要美么??这不是加固的成本问题。而是我们对于历史的一种态度!!
回复